人們怎麼愛著,便在怎樣地生活著。人類經曆過幾千年的文明史,物質和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愛慾和怨恨絲毫未變。面對情感世界的缤紛彩,誰不迷惑,誰不動情?然而幸福總是那麼少,痛苦,總是那麼多。愛情來時洶湧如
,退去卻不留痕迹,留下的只是癡男怨女們情絲不斷的憂愁,恩怨未了的煩惱。家破妻離的慘劇、無辜孩子的淚
。
據1994年發表的《中婦女狀況》白皮書,中
有2.7億個家庭,家庭離婚率爲1.54%,據此推算,每年約有40萬個以上的家庭解
……父母離異,家庭變故,孩子卻無辜受害,有人在四
飄零霧裏看花,花紅葉綠。可是曆盡艱辛,走到一起後,又會發生多少悲歡離合……作爲女人,不可能不在乎一個愛情的歸宿,也不可能不在乎有一個“可以將自己的感情終身托付給他”的人,女人的本
不是飄泊,也不是冷酷。男人的愛卻造成女人的淚……從瓊瑤的《
花》到沃勒的《廊橋遺夢》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從文學作品中接受了這種與傳統道德觀念背道而馳的感情,而且有人開始迷戀起窗外的風景來了。與此同時,“情人”現象漸漸顯出一種“囂張”和“蔓延”之勢。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婚姻道德、家庭道德、愛情道德?這值得整個社會深思……倒在情人
中的家庭大廈英
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有這樣一句話:血濃于
,家裏人總比外人
。
這大概算得上是一句大實話。從這句話裏,我們大概可以在偉人與凡人之間和種種差別當中,看某種共同的東西。
是啊,誰不愛自己的人,誰不愛自己的家呢!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家庭,是一個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人生的起點和歸屬,是嚴酷生活競爭中的避風港,是漂泊遊子心中的根。
所以,人們對家庭所寄予的期望,應當是和諧、美滿和幸福,而不是家庭的破裂,不是由此而來的心理抑郁和創傷。
然而,面對席卷全球的情人湧來時,家庭竟顯得那麼脆弱,沸騰著變化
的世界,使得人們在爲數不清的煩惱所攪擾而困惑不已的時候,又不得不爲家庭的震顫與破裂而傷心。廣州的一項調查說明,當今離婚率比80年代初上升了185%。據《1996年上海統計年鑒》的數據表明:1995年初婚14.61萬人,離婚4.53萬人,兩者的比例是3.23:1,也就是說,每三對初婚人口就有一對離婚,而5年前的1990年,則是每近6對初婚人口才有一對離婚人口,上升幅度幾近一倍。80年代初,當我們從動蕩的社會中覺醒,以改革開放爲契機,爲實現幾代中
人的夢想——東方的複興而奮鬥時,一些西方預言家們曾經斷言:隨著中
現代化建設的逐步發展,西方世界在工業化進程中伴隨而來的離婚率升高,家庭破裂和傳統婚姻觀念的演變等現象,將在這塊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再現。果然不幸被言中!
中或許還沒有哪一部新法象一九八0年頒布的婚姻法那樣,一問世就在神州大地上卷起驚濤駭
,或者更確切地說,在人們的心靈中掀起巨大的波瀾。一九八一年春,一個女人率先試法,僅以夫妻之間沒有愛情爲理由,要和她那個品行端正,忠厚老實的男人離婚。這樣一個簡單的離婚案,在當時卻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在一個自宋明理學宣揚的“存天理、滅人慾…的傳統社會裏,一個經濟落後導致的“嫁漢嫁漢,穿
吃飯”的小農經濟爲基礎的農業大
裏,“愛情”一旦顛倒爲“情愛”似乎就變得那麼不能令人容忍了。這個離婚理由一上來就被很多人視爲荒謬的,而這個女人一上來也就免不了被斥爲“墮落的”了,曾幾何時,人們的思想開始轉變,真實的情感終于戰勝了封建的禁锢。離婚,在當今社會更多地被看作是公民的私事。而由于男女之間的相互愉悅産生的愛情理所當然也是公民的私事,與他人無關。但世事變幻,有一些新的愛情産生就總有一些舊的愛情死亡,而且在人類的微妙情感世界裏還有可能同時愛上幾個人。“第三者”的出現就是一個明證。據不完全統計,由于“第三者”的出現而導致婚姻破裂,家庭解
的占整個離婚案件的70%,而多少由于害怕輿論的譴責或迫于其它原因沒有查明的因“第三者”
足導致的家庭破裂直到離婚的更是爲數不少。當今中
,社會和世人對婚外戀的寬容已達到了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這的確是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在人們掙
封建禮教的束縛時,事情是否走向了它的反面呢?家庭,畢竟是我們人生幸福的搖籃,而不是事業上的成功可以替代得了的。當我們擁有一個溫馨、甜蜜的愛巢時,往往不知道珍惜,在家庭大廈轟然倒塌時,受害的是誰呢?這裏,我們有兩個真實的例子,盡管同樣是夫妻離異,家庭破裂,受害者卻大不相同,其中奧秘,實在值得人們慢慢去慨歎,去回味,去深思……(一)他們愛得瘋狂,愛得癡迷,愛得忘了周圍的一切。
她叫小麗,今年二十八歲,是某市一個貿易中心的部門經理。
她身材修長,柔韌,面容俏動人,結婚雖已兩年有余,卻仍保持著迷人的風韻。她丈夫姓王,是某大學講師級的科研人員。他們倆是三年前經人介紹認識的,當時,小麗還不過是貿易中心的營業員。小王
情溫和。家庭條件優越,本人又才華橫溢,在
家級刊物上發表了十余篇科研論文,小麗對此很滿意,便主動出擊,頻頻約會,倆人很快便如膠似漆,年底就舉行了婚禮。
結婚之後,小王做了大部分的家務活,小麗則在單位裏當上了會計,出納,最後被提升爲部門經理。按理說,他們的生活應是幸福美滿的。然而小王的科研單位是一個基礎學科的研究機構,較爲清貧。小麗自當上部門經理後,收入已肩高薪階層,整天接觸的生意場更是奢靡豪華。家裏的彩電、冰箱,空調都是她買回來的。經濟地位的變化,使得小麗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她不時地嘲諷丈夫學而無用,自己是以商養學。小王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男人,這些話深深地傷害著他。一種潛在的裂縫在他們之間顯現了。
在二個月前的一次商貿洽談會上,她認識了現在的那個他。此人叫小李,今年三十六歲,年輕有爲,已是一家外企的副總。在那晚的舞會上:小李在暗端詳著清秀而妩媚的小麗,借著酒勁,感覺到
內慢慢升起一
難耐的*火。盡管他尚未結婚,但他已是花叢中的老手了。在外企裏,洋老板對這方面的事很開通,只要是雙方情願,不惹麻煩,一般都不聞不問。因此,他膽子越來越大,到
沾花惹草。由于他外形俊朗,身上又有大把的鈔票,很多涉世不……
二十一世紀——都做情人,誰做妻子第四章 情人潮中,人類失去了什麼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