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死了。
二是突然猝死的。
二死在豬圈裏。
春上,二家的母豬快生崽了,二
伯人偷(村裏的豬、牛常常被偷),就睡在豬圈裏看著。有很久了,她夜夜睡在豬圈裏。那天夜裏,老母豬哼哼了一夜。天亮的時候,老母豬一窩生下了十二個豬娃兒。二
卻死在了豬圈裏。大概二
是給母豬熬過一鍋米湯後死去的,盛米湯的盆子就放在老母豬跟前。二
還給生下的小豬仔擦洗了身子,一個一個都擦幹淨了,二
就猝然倒下了,手裏還抓著一塊破布……
等我和母匆匆趕來的時候,二
已經躺在靈
上了。二
靜靜地躺在靈
上,頭前放著一盞長明燈。看上去她像是剛剛睡熟。身子很自然地伸展著,兩只手很松地撒開去,仿佛該做的都已做完,也就一無遺憾地睡去了。
二死時沒有痛苦,她是在甯靜中帶著微笑死去的。那一絲淡淡的笑意從嘴角
牽出去,因此嘴角
有一點點歪。那微曲的笑紋一絲絲牽動著二
臉上的皺紋之花,那皺紋之花就很舒展很燦爛地開放了。于是那睡去的臉龐看上去很亮,很幸福。母
給她洗臉的時候,試圖抹去那有一點點歪的牽在嘴角
的微笑,可是沒能抹去,那微笑依然挂在二
的嘴角上,帶著一點點乏意,一點點甜蜜,一點點光亮……
二死後,母
翻揀了她所有的
裳,企望著能找一套新的給她換上,可母
沒有找到,她的
裝全是打了補丁的。母
歎口氣,趕忙打發人去做。母
說,二
辛勞一生,要裏外全換新的,讓她幹幹淨淨上路。
那天夜裏,我坐在二的遺
前爲她守靈。半夜的時候,我企望著油燈再忽閃兩下,企望著二
能下來,在她走入
世前再“下來”一次,給我講一講先人的過去,可二
沒有“下來”……
二是三天後安葬的。她的棺材是桐木做的。
夫在村人的幫助下伐了三棵桐樹,那桐樹是二
嫁過來那年栽的,每棵都有一抱多粗,現在又要隨二
一塊到地下去了。
釘棺的時候,夫哭得死去活來,他後悔不該去煤窯上,後悔不該……然而,卻沒有人喊“躲釘”。按照鄉間的習俗,“躲釘”的話應該由下輩人來喊的。可二
的兩個兒子都不在跟前,也不知忙什麼去了。于是就沒有人給二
喊“躲釘”!
村人們說,這是多大的失誤啊!沒有人喊“躲釘”,二就被釘進棺材裏去了,連肉
帶靈魂一同釘進去了。二
就不能夠升天了……真的不能麼?
二的葬禮十分隆重。起靈的時候,哭聲震天!全村的老輩人都來給她送葬了。人們流著淚說,沒有見過這麼能幹的女人,她不該去呀!她才四十七歲,怎麼就去了呢?
那天剛下過雨,送葬的隊伍在黃黃的土路上緩緩行進。引魂幡像雪片一樣“嘩啦啦”在空中飄著,兩班響器吹奏著淒婉的哀樂。可二的魂靈在哪裏呢?二
的魂靈……
當送葬隊伍來到村口的時候,空中忽然出現了一群一群的蜻蜓。蜻蜓在二的棺材上空密匝匝地盤旋著,一會兒飛上,一會兒飛下,竟眷戀著送葬的隊伍,久久不去……
我看見了藍藍的天,我看見了黃黃的路,我看見精靈似的蜻蜓在藍天與黃路之間飛翔,起舞。難道二的魂靈化成了蜻蜓麼?不會的,不會。我知道二
被釘住了,她被釘進棺材裏去了。
走向墓地的途中,我沒有哭,我哭不出來。我不知道我爲什麼竟哭不出來。在我的一片空白的意識中,仿佛仍是二牽著我的手在走,一踏一踏地走。我似乎又聽見二
在我的耳畔說:
“兄弟,別怕。”
進了墓地後,我才有了死亡的恐懼。我看到了一座一座的墳丘,漫向久遠的墳丘。那墳丘排列著長長的大隊,沒有姓名標記的大隊,那是走向死亡的大隊。我看見十六條大漢把棺材放進那個早已挖好的土坑裏,爾後是一鍬一鍁的黃土抛灑在上邊,發出“噗噗”的聲響。一會兒功夫,那棺木就不見了,只剩下了一〓黃土,一〓新的黃土。
周圍全是哭聲,哭聲在袅袅上升的焚化紙灰中飄蕩。我在哭聲中追尋二的生命,我又一次聽見二
說:
“散了。”
埋葬了二後,我獨自一人在田野裏遊蕩。春風涼涼的,鳥兒在枝頭叫,可我卻無法排遣心中的孤寂。我看了二
承包的十畝地,土地上種著小麥和早玉米。小麥一片油綠,平玉米剛出齊苗比。在每一條田埂上,我追尋著二
的足迹。我看到了二
新打的田垅,田垅上留著二
的腳窩;我看到了二
新打的菜畦,菜畦裏留著二
的鋤痕;我聞到了二
長久呼吸過的空氣,空氣裏彌漫著
甜甜的芳馨……
可二你在哪兒呢?我的二
!
我知道這是個充滿怨言的時代,世界上到都是怨言,人人都有怨言。可我不明白,二
爲什麼就沒有怨言呢?二組總是在勞作,一日日的勞作,無休無止的勞作。那麼,二
的歡樂在哪裏呢?歡樂?!
二面對的幾乎是一個無聲的世界。她割草的時候聽不見鏟響,鋤地的時候聽不見鋤聲,在樹下聽不見鳥叫,在家裏聽不見鍋碗瓢盆的碰撞……可她什麼都看見了,那聲音在她心裏。她是最應該大罵大叫的,最應該發一發怨言的,可她沒有。她總是默默地勞作,默默地……她不問活著是爲了什麼,從來不問。天下雨了,她承受著雨;天刮風了,她承受著風;那老田頭更是一日一日地背著……她爲什麼不問一問呢,爲什麼?
回到村裏,我又看了二新蓋的三所瓦房。第一所在村頭,那院裏已經栽上了樹,瓦房卻是空的,裏邊堆放著一些糧食和柴草。我看出那瓦房的牆是“裏生外熟”的(裏邊是坯,外面是磚)。大約蓋這所瓦房的時候二
還沒有能力全用磚,只能用一半坯一半磚來蓋。房子的屋宇很大,空氣卻是生的,沒有人味。我又看了二
蓋的第二所瓦房。二
蓋的第二所瓦房在村尾,是排在最後邊的一所。一位放羊的老人告訴我,這地方原來是個大坑,這坑是二
用一車一車的黃土墊起來的。二
整整拉了一年土,才把坑墊起來了。如今那裏矗立著一所房子,也是瓦房,渾磚蓋成的瓦房。那院裏也已栽上了樹,瓦房仍是空的……我貼在牆上谛聽,想聽到一點什麼,可我什麼也沒聽到。我又看了二
蓋的第三所瓦房,那瓦房蓋在老地方,是剛剛翻蓋的,牆還是
的,家裏人還沒來得及搬進去。三所瓦房是一樣的門,一樣的窗,一樣的屋脊,一樣的獸頭……這瓦房是二
爲兒子們留下的。二
有二個兒子,一個獻給了共和
,余下的兩個兒子已經長大。這是中
最普通的一個鄉下女人的收獲。那麼,二
一生的歡樂就在這裏麼?不,不是的。我感覺不是的。
我又重新查看房子,在每一座瓦房前徘徊,久久地徘徊。我發現鄉村裏的房子幾乎是大同小異,並沒有特別的地方。于是我走進新房,貼著牆壁一看。倏爾,我看見了二
留在磚上的指紋!有“鬥”有“簸箕”的指紋,那指紋是二
打坯時留下的標記。那標記一下子使我激動起來,我仿佛看到了溫馨的活鮮鮮的人生,詩一樣的人生。那人生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難道,難道這就是二的生存之謎麼?我不知道。
臨離開村子的時候,二的兩個兒子悄悄地跟到了村口。這時我才發現,已經長大成人的這兩個小夥都穿著西裝,很皺的西裝。鐵蛋和平安臉上雖然還帶著淡淡的哀傷,但目光卻是堅定的,兩人一同說:“舅,俺不想在家了,在城裏給俺找個事兒做吧。”
我突然覺得什麼東西斷了,一下子就斷了。我看到了背叛,可怕的背叛。我知道他們終將會離開土地的,即使我不幫他們,他們也會的。我無言以對,只默默地望著他們。
我想問蒼茫大地,這是爲什麼?
大地沈默不語。
……《黑蜻蜓》全本在線閱讀完畢..
如果喜歡本書或本作者,您可以:
▷ 下載黑蜻蜓TXT全本
▷ 浏覽李佩甫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