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梁曉聲>我的大學>第5節第3小節

《我的大學》第5節

第3小節
梁曉聲作品

  [續我的大學第5節上一小節]學生同住的中guo學生,是不能將《紅旗》雜志、《學習與批判》、《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和各種大批判學習材料帶到宿舍的。我和小莫嚴格遵守這一“紀律”。

  一天上午,宿舍裏只有我和沃克,我抱起被褥去曬,卻忘了有本過期的《學習與批判》壓在褥子底下。它被帶到了地上,我沒發現。曬好被褥回到宿舍,見沃克正拿著那本《學習與批判》在看。

  “我看看行嗎?”他將《學習與批判》朝我揚了一下。“這……”我不禁面露難se

  《學習與批判》是上海市委機關刊物,被工宣隊們稱爲“小紅旗”。上海市委禦用寫作班子的大塊文章,經常以頭號標題發表在上面。幾乎每一篇大塊文章都有政治背景,都是一種政治煙幕。

  “這是不許我們留學生看到的嗎?”麥克似乎敏感到了。“不,不,沒這個規定。”我說,同時暗想,我這是在替誰辯護啊?

  其實,莫說《學習與批判》,就是《人民日報》、《紅旗》雜志,只要一個在中guo的外guo人想看,搞到一份或一期看看並非難事。搞不到手的,也可以站到某些報刊欄前去看。《紅旗》雜志一有“重要”文章發表,則被按頁碼扯下,張貼于有玻璃櫥窗的某些報刊欄內。希望更多的人們從中得到某些暗示,從而緊跟之。

  “你騙我。你們一定有這個規定。我不看了。”沃克將《學習與批判》輕輕扔在我的chuang上。

  那一時刻,我覺得身爲一個中guo人,在這位瑞典留學生面前無地自容。世界上絕沒有哪一個guo家的哪一所大學,像當時的複旦一樣,連自己guo家公開發行的報紙和刊物,也對外guo留學生實行“封鎖”。

  我望著他,低聲問:“你生氣了?”

  他聳了一下肩膀,說:“是的。但我並不生你的氣。”我走到自己的鋪位前,默默坐下了。

  沃克則在他的鋪位一躺,頭枕在雙手上,眼睛瞧著屋頂。忽然,他低聲問:“你知道嗎,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guo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guo家。”

  我說:“知道的。”

  隔了一會兒,他又說:“我愛中guo。東方文化和文明,在我很小的時候對我就具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我的父qin是斯維德爾摩大學研究東方文學資格最老,也最有成就最有權威的教授。他經常對我說,中guo是東方文化、文明和文學的寶庫。他支持我到中guo來留學。可是我的母qin堅持反對。她認爲中guo是一個動蕩不安的guo家。我到中guo來,她很不放心。但是我的父qin幫助我說服了母qin……”

  我靜靜地坐著,望著他。將那冊《學習與批判》卷起來拿在手中。

  他問:“你在聽麼?”

  我回答:“是的。我在聽。”

  他接著說:“中guo,作爲一個guo家,將自己封閉得那麼嚴。中guo人,作爲人,一個個也將自己封閉得那麼嚴。使我感到要在中guo真正了解一個中guo人,與一個中guo人建立誠摯的友誼,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認識那位羅馬尼亞女留學生嗎?”“認識。”

  “你與她很坦率地交談過什麼嗎?”

  “也沒有。”

  “真遺憾。你們都是社會主義guo家的人。難道你們中guo學生對一個來自社會主義guo家的留學生也戒心重重嗎?”“……”

  “我和她交談過。她對我講過一件事,真是滑稽可笑。她說一艘中guo商船有次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港口城市停靠,三個年輕的中guo船員走上碼頭。那一天是羅馬尼亞的假日,碼頭上很熱鬧。姑娘們和年輕的婦女們穿得漂漂亮亮,惹人注目。她們都又主動又友好地向三位年輕的中guo海員招手,微笑,抛送飛吻。可是他們呢,排成三人縱隊,在碼頭上齊步走。對周圍的一片熱情毫無反應,個個臉上表情嚴肅,就像在碼頭上cao練步伐的士兵一樣。而且目不旁視,使熱情的羅馬尼亞姑娘和婦女們感到又古怪又迷惑。有一群羅馬尼亞姑娘瞧著他們哈哈大笑。其中一個調皮的姑娘悄悄跟在他們身後,出其不意地抱住了走在最後那個年輕的中guo海員,並在他臉上使勁qin了一下。他用中guo話大聲叫喊起來。你猜他叫喊了一句什麼?……”

  “什麼?”

  “快救我!”

  “你胡說。”

  “你問濟珈去,她會對你再講一遍的。因爲那個qin了中guo海員一下的羅馬尼亞姑娘,不是別人,就是她自己。”“……”

  “那個被她qin了一下的中guo海員,還當著她的面兒對兩個夥伴聲明:‘不是我抱住了她!是她……·主·動抱住了我!不信你們問問她!你們得給我作證!’……”

  “濟珈怎麼說?”

  “她說,‘是我·主·動抱住了他,還qin了他一下。’碼頭上的女人男人全大笑不止。三個中guo海員重新列成縱隊,跑步回到了船上……”

  “……”

  “和我們外guo人接近,說出一些真實的思想,對你們中guo人就那麼可怕嗎?”

……

《我的大學》第5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6節”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我的大學》第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