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梁曉聲>狡猾是一種冒險>第五章第2小節

《狡猾是一種冒險》第五章

第2小節
梁曉聲作品

  [續狡猾是一種冒險第五章上一小節]”的傳統觀念,使自己成了一個“好女人”的當代“樣板”。這種頤依,也是極具挑戰xing的。在一個家似乎可以任意摧毀的當代,弗朗西絲卡似乎是一個獨樹一幟的女xing

  康司丹斯在她所chu的那個時代的勇敢選擇,具有女xingti的積極意義。弗朗西絲卡的選擇,則順應了社會的暗示。前者將被女人所歎服,後者將被社會所歎服。前者征服女人,後者征服男人。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不乏深刻,但毫無感人之chu。《廊橋遺夢》中,毫無深刻,但不乏感人之chu

  在人類家庭和愛情的矛盾日益顯現之際,在西方人力圖從矛盾中尋找到可能緩解的葯方的當代,中guo人所面臨的家庭和愛情的矛盾,將在下一個世紀像地球上的能源汙染一般空前嚴重。而且絕不是《廊橋遺夢》之類葯方所能緩解的……

  “腐敗”在中guo已不止是一個政治詞。

  它已開始蔓延到我們社會的各個層面,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今天是精神。

  明天是xing和愛。

  《廊橋遺夢》,是在中guo人之xing和愛的准則大塌陷前,從美guo飄來的一只好看的風筝。

  我們其實正站在即將出現的塌陷巨坑的邊沿上,望著那風筝,頭腦中禱告著腐敗的邏輯和“真理”,期待著在墮落中獲得“新生”……

  盡管我覺得自己正從高空向一片地球的“潰瘍”降落,但我還是希望立刻就降落在那一片“潰瘍”上。人非鳥,沒翅膀,在空中運行久了,心裏總不那麼踏實。哪怕是一片沙漠我也願先降落一下,定定心。何況我知道,真正迎接我的,將是一部分人類創造的大都市的繁華與文明……

  某些日本人,對于日本與“改革開放”後的中guo的關系,是比普遍的中guo人更在乎的。某些日本人非常明白,日本若想在西方世界的guo際關系中獲得好感,樹立優良的guo家形象,目前仍是相當難的。日本若想在亞洲的guo際關系中獲得好感,那麼首先必須獲得中guo的好感。而這又必須從日本人能獲得中guo人的好感開始。舍此,日本不能在亞洲樹立起優良的guo家形象。那麼也就意味著它不能在全世界樹立這一形象。

  中guo曆史中出現過許許多多抵抗型的女人。她們的抵抗有時頑強剛烈到誓死如歸的地步。在男人強迫纏足的曆史年代,不少女人僅僅爲了抵抗這一強迫而不措生命。

  你從中guo的文學和戲劇中,不難看到一個又一個對“男權中心”進行抵抗,奮起挑戰,發動猛攻的中guo女人的形象。

  日本式的頹廢。它的特點不是刺激,而是甜膩膩。

  日本男人必須有日本女人那樣的女人。

  日本女人必須有日本男人那樣的男人。

  日本必須有日本男人那樣的男人和必須有日本女人那樣的女人。

  這乃是一個guo的基因。

  xing的自由和解放,使情反而在現實的“愛”中,成爲至可寶貴的元素了;放他們和她們,對“情”,尤其對“純情”,倒似乎更“情有獨鍾”了。

  你若內心向往墮落,日本可使你墮落誘你墮落的方面太多太多;你若渴求自強和成功,只要你比周圍的人付出的大,日本也會提供給你相應的機會。

  物質相對豐富了,社會嚴密地秩序化了,社會矛盾大面積地消解了,xing也最大限度地公開化了、自由化了,構成“人格”的含意大部分擅變了,人的精神沖動整ti上減弱了……

  一些日本人在日本當年的侵略罪惡和後來的原子彈苦難之間,尴尬地陷入了半個多世紀的沈默。對前者他們慾說還休。對後者他們也只能慾說還休。他們的巡航,是人類最矛盾的尴尬之一種。他們的沈默,是人類最不心甘情願的沈默之一種……

  我以爲,他們是可以被理解的。

  我這個中guo人能理解他們,也願理解他們。

  日本和美guo的關系,很像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常見的關系——劍俠或刀客,剪除了他的心患人物,卻同時扮演了對方的兒子的“監護人”角se,類乎“義父”的“監護人”角se

  日本人對美guo的心理,必是十分矛盾的。但是矛盾而不複雜,僅僅矛盾面已。一方面,他們視美guo爲“義父”。因爲目前仍在受美guo的軍事保護和核菌庇,不得不依然的傍靠三分;另一方面,他們又怎甘永遠chu于“義子”的地位?何嘗不願擺tuoguo的“監護”?何嘗不想像美guo佬似的,在世界舞臺上過把頤指氣使,動辄製裁這個製裁那個的“guo際江湖”霸主的瘾?一方面,對美guo幾十年如一日的“監護”感恩戴德;另一方面,對自己遭受過的原于災難耿耿于懷。

  將一個guo比一個人,那類乎殺父之仇類乎jian母之仇!日本有對美guo進行報複的企圖嗎?有也沒有。有也自有。根本實現不了。起碼根本不可能在軍事方面付諸實現。日本真的對美guo汲有進行過報複嗎?日本汽車沖擊美guo市場,日元升值美元貶值之際,日本人心中的快感是可以想象的。

  我是一個渺小的小說家,曆來以職業的文學的眼光看社會和時代。

  我是中guo人,又是作家,正chu這一時代,觀而思之,極想留下一點兒力所能及的記載,爲後人研究這一時代,提供哪怕百分之幾的參考。

  漸漸習慣了一只眼以小說家的文學的目光看世事,另一只眼尋覓點兒社會學心理學的感覺。我覺得許多世事,這樣看,比以純粹小說家的文學的目光看,視野更廣些,視力更深遠些,似乎也更明透些。

  作家關注社會,關注時代,實在沒必要理解爲被要求,被強加,變爲主觀能動真的那麼有害,那麼不好嗎?中guo作家尤其在思想方面,受壓抑的曆史實在太久了,于是思想的能動xing漸漸萎縮了,喪失了。我主張自己恢複這種能力。我自己不是很得意于這些“東西”。

  偏頗是相對于公允而盲的。但公允絕不等于中庸。我的偏頗,有時幾乎是對中庸的故意的反動。

  但是也不可一味地對中庸反動。偏頗到離公允極遠的地步,也是和圓滑的中庸一樣可鄙的。

  過得去的物質生活,自由表達的獨立意識。

  中guo一切現今的所謂“富豪”,十幾年前皆尋常人。機遇加精明,是他們成功的條件。我書中由他們的成功重複了這樣一個普通的道理——機會屬于有准備的人。看我的書,誰也不會從中看出對他的攻擊。只不過文字不那麼崇拜。他得允許我不崇拜他。

  但是,在他那兒,看出了不以爲然。(就算是不以爲然,也得允許不以爲然吧?)我是歡迎一切人對我本人的言行、創作及頭腦進行批評的。有人對你的頭腦予以特別的關注,那等于是擡舉。批評只要稍有幾分道理,我都是引以爲省、引以爲戒的。哪怕毫……

狡猾是一種冒險第五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五章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