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才的時候,心裏只覺得煩惱,離開了以後,卻又感到茫茫然起來。家裏一切還如平常,就是鄰舍或來到的戚總常常問起:“怎麼樣呢?新少
今天不去教書嗎?”我聽了只是搖頭苦笑,又不好告訴他們說是公婆聽信小姑讒言,深思男女混雜而不願我去教了;也不好告訴他們說是校中如何不像樣,我自己不願天天前去受罪。我住在家中,老黃
對我說:還是多抱抱簇簇吧,女人總歸看家養孩子的,那怕出洋回來也沒有用。我默著無語,只覺得自己未免太委曲事負了,看家也輪不著,養孩子也由不得我作主人。
有一天,我悄悄地寫了封信給母,告訴她如何依戀想念之情,說渴望能夠再與她同住。她馬上差了一個能說會話的女擁林
來了,告訴我婆婆,道是端午節到了, 心想接我也甯過夏。原來照n城的老派規矩,女兒出嫁後的三年中,總是接回嫁家來過夏的。理由我也不曉得,或許是暑天容易出毛病吧,新婚夫婦總熱絡些,同住在一起反而不大好。至于以後呢?以後往往是子女多了,離也離不開,因此只好作罷。我結婚後第一個夏天因爲腹中有簇簇,母
思訪不便,因此沒有來接我;這番得到我的信,所以便如此說了。
我婆婆進房與公公商量了一會,半晌出來對林說:“我看准定是這樣把,等你家小組在端午節那天拜過了羹飯,再回去不遲;給我上複
家母,就這樣好不好、’林
當然說好,于是約定那天下午,仍由她雇車子來接。
于是婆婆留林吃點心,吃完了,林
又說:“那本外孫小
可否也叫
抱著同去住幾天呢?”婆婆沈吟了半晌,說道:“簇簇理該給外婆去瞧瞧,只是孩子家會吵鬧,讓她過一宿先回來吧。”林
聽說如此,便歡天喜地的給母
報信去了。
那天夜裏我幾乎睡不著覺,屈指一算,離端午節還差四天哩,好長的日腳!母不該著林
提起什麼端午,假如定要到端午便索
遲來說幾天也罷,省得叫人家好等——我最怕等待,說要去便去,不能去拉倒,管它什麼是立夏抑或端午?
然而她們卻偏要管哩!我婆婆第二天合公公計議道:懷青今年算是第一次回娘家去過夏,簇簇又是初次望外婆,我們節禮須送得像樣些呀。公公說:粽子最要緊,你們明天快先揀上好的糯米浸起來,石堿也要揀清潔的,等葉我去買。杏英聽了先自咽口唾沫,一面咧著嘴巴連聲問爹娘:“究竟我們預備裏多少只數呀?多一些好不好?”我心裏想總不會少你這個讒嘴丫頭塞肚子的,就不給你也會輸,偷不著就要咒詛煞蔽簇的老外婆呢。于是大家就此決定,別無他話,只索抖擻精神做去。
第二天一早,我喊老黃倒
不應,自己跑下樓去,只見
在替簇簇撲粉。我問:老黃
呢?
說:她清早起來便到河頭淘儒米去了,要裏八鬥米粽子呢,太太昨夜關照過的。我聽了沒話說,自己舀
洗了臉。
第三天吃過早點,大家便動手了:婆婆叫我抹著葉,也是用浸過的,先從
中撈出來,放在石長凳上抹平直了,狹短的破碎的都要棄去。我把平直完整的棕
著葉一張張遞給婆婆及老黃
,心裏盡想著明天回去時情形,不由的臉上只要透出笑容來;但繼而一忖回娘家就顯得這麼高興,不是叫婆婆瞧著寒心嗎?無論如何使不得,只好勉強把面孔繃緊。杏英的面孔也繃緊,原因是她要裏粽子,婆婆不答應。婆婆說她裏的粽子仿佛大飯團一般,沒有尖翹翹角兒,送出去豈不給簇簇的外婆笑話?我對婆婆說:橫豎拿去也是吃掉的,這樣子差些有什麼關系?婆婆答道:這個你不知道,粽子項要緊的是一只項角,長長尖尖的茁在上面,下面三個角給它支平穩了,一只只簇在盤中多好看!據說張獻忠難小腳山,揀一只最
小尖翅的金蓮放在上面作項子。我婆婆在端午那天爲了揀這個頂粽,不惜大費周章把全
粽子都排列在四張大入仙桌上,端詳了又端詳,最後還得聽憑公公來決定——究竟這只高出侪輩的頂粽是否真能出類拔蘋呢?我們俗眼也是分辨不大出來,不過既然是公公挑的,便沒人敢反對,一家之主挑只尖兒,還會有錯嗎?
午刻做羹飯,大家匆匆吃過,便把八節禮裝好;但是婆婆還不放心粽子,叫挑擔的人千萬腳步走得穩些,別讓簇成尖堆的粽子紛紛掉下來。“萬一,”我婆婆再三叮囑:“有幾個滾下來了,你須在路上小心把它們裝好;暗,這只纏紅絨的角兒頂尖的粽子是放在最上面的,千萬別弄錯了。”挑擔的人才動身,林
也帶著兩輛空車來接我們了。
我那天穿的是淡紅綢薄夾袍,領上,袖口,前都繡著花。外套淺灰
短大
,一條五彩花手帕
在左袋口,半露出像朵雜
的
冠花,簇簇要來拿,我趕快閃開了。她今天也給打扮得花團錦簇,一套金黃
軟緞製的連
連褲簇新的服裝,背後扣鈕子,上面繡著仙鶴銜格珠圖,一只只飛的姿勢不同,身上羽毛是白的,翼尖,嘴尖,尾巴頭頂都夾著黑
,腳爪像是看不清楚的暗灰。她的祖母說:端午日,簇簇還是仍舊穿老虎鞋吧,只要揀雙新的。金鎖片,銀項圈,一古兒都給她挂上,還要用五彩絲線打絡了給串上本黃曆,說那是鎮壓的,又可以辟邪。簇簇的帽子,前面半環形綴著十人尊空心的小金羅漢,但是她祖母還是不放心,昨夜忽然異想天開地在帽頂上又給她綴了一只金製小八卦,只叮囑
一路上須小心,別失掉了。簇簇打扮完畢,張開小嘴只是啃自己拳頭;她的腕上戴著一副精巧響鈴鍋,也是金製的,每只鍋上有三個響鈴,右手腕上還縛著一圈五彩絡子,乃是立夏節上老黃
給她會上的,說是簇簇腕上套了立夏繩今年便再炎熱些也不會中暑的了。簇簇胖得很快,如今繩圈已清在嫩肉裏了,我看看著實肉痛,但卻沒有話說。最後,她們給她在鼻尖上搽了一大瓣墨迹,這也是老規矩,初次到外婆家去應該是“烏鼻頭”的。
于是我上樓去把房門鎖上了,拎出一只提售,裏面全是襯衫褲襪子手帕等等,夾單旗袍也有幾件,因爲我要住過夏哩。其我要帶的東西還多得很,只是提鎮裝不下了,我又不好再加一只箱子或網籃,給人家瞧看似乎把東西統統搬回娘家去了。我叫上來把提筐拎下樓去,一面走進婆婆房內,請婆婆也進來,就把自己的房門鑰匙及首飾箱子整個交給了她,手上只帶玫瑰紅寶石戒子一只,結婚鑽戒一只,腕上左只是表,有只是細絲縷花金鑰兒,婆婆把東西藏過了,與我一同走下樓來。
到樓下,婆婆叫老黃送我們上車。一而她指著一大籃東西道:“這是送外婆的包頭,還有其他食物,你可分贈鄰舍和
戚。”我應了一聲,林
便連……
結婚十年歸甯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