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像灰的幕一樣下個不停,
場上的小石子似乎也塗著一種
沈的顔
,但是教室的幼小孩子們,已經玩了各項遊戲,顯得十分興奮,個個臉上紅撲撲的。
大鼓的響聲,確實給孩子們的精神的激勵,使他們元氣倍增。因爲從那鼓聲能聽到他們最喜歡的月岡老師的心聲。
蝴蝶戲花的舞蹈一完,9個孩子在擺成一個圓圈的椅子上一就座,老師就拿來一大本書,好像讓大家一窺什麼秘密似地:
“過來,過來!”
而且是悄悄地向孩子們招手。
緊靠邊的孩子站起身要過來。老師說:
“悄悄地,悄悄地,悄悄走!別出聲,別出聲……”
那孩子果然聽話,輕輕舉步,輕輕落腳地走上前來。
“好,可得悄悄地看哪!”
老師打開那書讓他看,然後悄聲告訴他:
“呶,好好看吧!明白啦?”
孩子也好像煞有介事地微笑著點點頭。
究竟是什麼呢?其他的孩子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好像等不得輪到自己了。
那書好像一本畫冊,但那上面到底畫了什麼,連花子母也産生了好奇心。
每個人都到老師這裏來一次,9個孩子全都看過之後,老師面向大家。
“你們都仔細看過了吧?是什麼畫呢?是劃船競賽,是劃船競賽的畫。好,到這邊來。”
在碩大的黑板和學生課桌之間,是一大片木板鋪的地,看來那是個遊戲場。
這回是在這裏開始劃船競賽。
從月岡老師大大方方往地板上一坐,把兩只伸出老遠這一點,就連花子母
也大吃一驚。她必須保持和孩子們一樣的精神狀態,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教育他們,所以,連老師的動作也要和孩子一樣。
孩子們也學月岡老師,坐下來之後立刻排成一行。
老師兩手比劃著劃賽艇的姿勢,作示範動作。
“預備,開始!”
她自己加快速度,同時嘴裏喊著:
“快,快,快!”
孩子們兩使出全部力量,恨不得把地板撓起來,拼命劃船。
他們不能直著前進,因爲有的撞上相鄰的孩子,或者被女孩子的裙子裹住,但是最後到達的仍然是那個最小的貴美。
貴美的兩只腳還像嬰兒的腳一樣胖乎乎的,軟軟的,好像一點力氣也沒有。可是兩腳紅紅的,很討人喜歡。
“貴美,有本事,有本事!”
月岡老師把她抱起來。
“好,坐成一圈兒!”
老師讓大家把圓圈縮小,坐得離她近些。
“你們大家是狗,都會汪、汪、汪地叫。”
老師先四腳著地作出狗的樣子給他們看,對他們說:
“汪、汪地叫一叫試試!”
孩子們都模仿狗的樣子,四腳著地爬著,彼此瞪著眼睛狠狠地瞧著對方汪汪地叫。
這種遊戲,並不僅僅讓孩子們學狗。目的在于讓耳朵聽不見狗叫聲的孩子們,從自己的口中發出狗的叫聲。這事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月岡老師宣布:
“下一個項目是玩套環。”
每人5個環,還是老師先投,她說:
“環套上去,算好,套不上掉下來啦,就說不——行。記住,不——行。”
環掉在地板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
“不——行!”
“不——行!”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
說得不夠輕松,聲音沈重而含混,就像認認真真地數數兒時一樣的腔調。
“好,扔得好一點兒!”
老師把一個孩子叫到跟前把環交給他。
那孩子投環不中時,其他的孩子就喊:
“不——行!”
如果投中,老師便曲著手指讀出:
“一個……兩個!”
有人投中三人,老師說:
“中了三個。真棒!三個呀!好,清一,請你畫三個圓圈!”
老師從黑板那裏拿來兩只粉筆,她說:
“喜歡哪種顔?喜歡黃
?不喜歡紅
?喜歡,不喜歡,你說喜歡!”
“喜歡!”
“對,說不喜歡!”
“不喜歡!”
“對!請畫三個大圓圈兒。記住,是三個。”
在這些遊戲中,包含了數目,顔,喜歡和不喜歡這些話,巧妙地組合進遊戲裏去而對他們施教,花子母
非常佩服和感動。
花子母是被鼓聲吸引而來的,她看了孩子們按鼓聲的數打老師的手之後,這一個小時之內,她用各種各樣方法,幾度重複,教會了他們一、二、三這三個數。
像這樣,花費幾小時,幾天,幾個月,用堅韌不拔的精神,反複地演練下去。
這位老師的苦心與耐,難道……
不怕麻煩,不露厭煩的神,和孩子們高高興興地一起遊戲
像月岡老師這樣年輕貌美的姑娘,爲什麼能做到這一點?
對于惟一的女兒花子,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教育才好……
所有這些,無不使花子母認真思索。
投環遊戲輪了一遍之後,大概是意在改變寓教于遊戲之中的教育方法,調整一下孩子們的情緒,這回是老師分發給孩子們圖畫紙和毛筆。
發之前她站在學生們面前念:
“紙,紙!”
“紙!”
孩子們學她的口形。
“毛筆!毛筆!”
“毛筆!”
“給你!”
然後是一一發給學生。但是每個學生必須先說“謝謝”才把紙筆交給他們。
最後是分發墨汁。
“好啦!畫什麼都行,喜歡什麼就畫什麼!”
月岡老師巡視了一遍學生們愉快的面孔,然後走近花子母。她說:
“毛筆畫今天是頭一次畫,都很高興哪。”
花子母默默地點點頭。
她想,不論出現什麼好的意外,花子的一生也不會畫一幅什麼畫了吧?
但她還是以愉快的聲調說:
“看到您這麼好的施教方法,就覺得他們耳朵已經能聽到什麼了。”
“不錯。想出各種各樣的施教方法,並且試行下去。不過深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只好請母們幫忙。”
月岡老師望了望教室後邊窗下規規矩矩地坐著的母們接著說:
“反正她們天天陪孩子到學校,所以就讓她們留在教室裏好好看看上課的情況。”
那些母們每個人的膝蓋上都放著打開的筆記本,記了一些什麼。
月岡接著說:
“我要求母們把孩子在學校學的東西記下來,其次還要求母
們作好在家裏孩子的生活記錄。因爲,不管在學校裏老師教了多少話,那些話在家裏一句也不說,那又頂什麼用?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是在家庭的時間的幾分之一,所以,家庭的配合更加重要。說學校的老師是幫助家庭施教的忙,倒是更實際一些。聾啞女孩子上了普通女子中學,以優良成績畢業的例子,日本也有。”
“啊!”
……
美好的旅行15 母親們的日記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