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了不起的只是‘第二次複活’。”赫爾德林無動于衷地說。
“唔,”蘭德爾有些不自在地問道,“你看我有什麼問題沒有呢?”
“大致沒什麼問題,”赫爾德林一本正經地說,他一面打開抽屜拿出一張卡片來。“你的出入證是紅的,不過分類是b級,這已經是很高很高的機密等級了,所以——”
“我來說明一下,”惠勒連忙口說,“依照
際刑警
的辦法,赫爾德林把所有‘第二次複活’的工作人員區分爲5個機密等級。紅卡a級的意思是可以接近所有的機密資料,這個等級只給了我們五位發行人和圖書庫的負責人格羅特先生。紅卡b級也可以接近所有的機密資料,不過卻有一個地方不能去。其他各種顔
的出入證是發給一般職員佩用的,當然所受的限製更多。所以,史蒂夫,你現在可以了解,赫爾德林已認爲你沒什麼問題,而且已把你定爲第二個最高機密等級了。”
蘭德爾瞟了坐在對面的赫爾德林一眼:“惠勒先生所說的有一個地方不能去,那是什麼地方呢?”
“就是本飯店的地下室書庫,”赫爾德林說,“那也就是格羅特先生工作的地方。”
“那麼,那裏面保存的都是書籍了?”
“裏面存著詹姆斯福音的紙草和彼得羅納斯的羊皮紙原稿,以及五種文字的譯本。那些東西可以說比黃金珠寶還要有價值。”赫爾德林隊長說完站了起來,繞過自己的桌子把識別卡遞到蘭德爾的手裏。
“蘭德爾先生,這就是你進出‘第二次複活’總部的證件,你現在可以隨時進去並且展開工作了。”
兩個小時以後,當蘭德爾回到他設在二樓206號房間的辦公室,並且坐在那皮質的轉椅上時,他回想到剛才所會見的一些人,不禁感到興奮而富有刺激。
惠勒先是帶著蘭德爾到他自己的辦公室坐了一下,然後就指派內奧米陪著蘭德爾去介紹一些有關的人員和他認識。那些人員大都是已在“第二次複活”中工作了數年的專家學者,他對每一個人的有關資料,例如姓名、面貌、特征和專長知識等,都在筆記本上記載了下來,以便加深記憶。
此刻,既然還有半個小時,惠勒才來找他去一道吃午飯,他便在打字機前坐下來,開始整理他的筆記:
6月13日
“第二次複活”總部專家人名錄
漢斯·博加德斯……金長發、厚眼皮、面部偏平、語音尖細、身形瘦長。曾任荷蘭聖經協會圖書管理員,現在“第二次複活”參考圖書室工作。據內奧米介紹,此人猶如計算機,可隨時找出別人所需之任何資料。需此人協助的地方很多,故應與他友好相
。
弗農·紮奇裏牧師……來自加州的一個雄辯布道家。聲音洪亮,相貌堂堂,眼神富催眠魔力,是美總統的朋友。對《
際新約》的推銷具有階值,應計劃對此人予以最佳運用。
哈維·安德伍德……美民意調查機構主持人。外表文靜,喜愛沈思,現任“第二次複活”的顧問。在《
際新約》發行前每月來阿姆斯特丹停留一周,與此人相談頗爲投機。據其最近民意調查所得資料顯示,在10年前約50%的人每周前往教堂聽道一次,而現代已降低爲7%。10年前約40%之成年人認爲宗教已逐漸喪失其影響力,而且持此看法者已高達80%。另據稱,60%的大學學生認爲宗教對其生活無關,其余的則認爲關系密切。安德伍德認爲此一新聖經發行後可以改變此種趨勢,或許可挽救這一宗教組織。
艾伯特·克雷默……首席編輯。據內奧米稱其工作之重要僅次于翻譯。此人身形矮小,駝背,工作認真,態度謙虛。出身瑞士波恩。他保證說,《
際新約》將無任何錯誤發生。
艾薩克斯教授……以列希伯來大學教授,古希伯來文專家,曾翻譯死海卷軸。對希伯來文的意義能明辨細微,並曾舉出實例爲證。
蘭德爾打好以後再與他筆記本上的筆記對照,以免遺漏。他一面檢查著,一面感到這些專家學者們都與他不同,因爲他們每一個人都深深地喜愛自己的工作,並且從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當他要再度檢查一遍時,他忽然聽到嘟嘟的敲門聲。
接著門開了,惠勒探頭進來:“史蒂夫,看到你已開始工作,真高興。不過午飯的時間到了,你還是收拾一下和我去見見那些大亨吧。”
于是他見到了那些大亨們。
在一張相當大的橢圓形桌子邊圍了10個人,他們以英語和法語混合著交談。由于蘭德爾的法語已經不太熟練,所以他雖大都能聽得懂,但卻不能以法語主動交談,而蘭德爾所聽到的倒確實有些引人入勝。
午餐由兩個服務員一道道地端上來,主菜是甲魚湯和蘆筍燒魚片,而他們則一面吃一面輕松地交談著。
現在,甜食和咖啡也端上來了。蘭德爾想在還沒有吃完飯之前把每一位客人分辨清楚,于是他再度仔細地打量起大亨們。雖然,坐在他左右的惠勒和戴克哈德博士已用不著他再在他們兩人身上多花時問。
緊鄰著戴克哈德博士坐的是波恩大學的神學教授格哈特·特勞特曼博士,他那像馬丁·路德一樣的半月發型看上去令人覺得非常滑稽。蘭德爾越看下去越有點忍俊不住,于是連忙把目光投注在他隔座的英出版家特雷弗·楊身上。這可說是個典型的吹牛佬,裝腔作勢,自命不凡,語鋒犀利,而目前仍在倫敦的傑弗裏斯博士便是他的神學顧問。
蘭德爾繼續繞著桌子看下去,下一位就是短小精幹诙諧機智的法出版家查爾斯·方丹先生。惠勒剛才曾向他悄悄地說,方丹非常富有,他在巴黎的住宅簡直豪華得猶如皇宮,同時他在法
政壇上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然靠著方丹坐著的是他的顧問,一個槁木死灰的老人。蘭德爾依稀記得此人是法
法蘭西大學的語言學家菲力浦·索伯利爾教授。
再看過去就是來自意大利米蘭市的出版家盧吉·蓋達先生,他的長像使人疑似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再生。還有,他若不是有四重下巴,便是患有甲腺炎的病症。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而對他在意大利發行的各種報刊和他那豪華的私人座機吹噓個不停。至于他在近樓臺的有利情勢下首先獲知蒙蒂教授的發現,則更是畢生所引以爲豪的事了。
最後一位是蓋達的神學顧問,米自梵蒂岡教廷的卡洛·裏卡迪。此人生得鹞眼鷹鼻,一臉嚴肅。
蘭德爾的目光仍然停留在這個意大利人的身上,他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
“蓋達先生,”他說,“你是位天主教書籍的發行人,你怎會有興趣發行一種基督教的《聖經》,而且你怎樣在像意大利這樣的天主教家銷售呢?”
這位意大利的發行人……
箴言第12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