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二節上一小節]回頹勢,進行了好幾次反沖鋒。因此從盆地四周的各山頭的陣地上往下看,只見福島家的山道旗和宇喜多家的鼓紋旗一進一退,一退一進;戰場上空,煙塵滾滾,遮天蔽日;時而呈現出犬牙交錯的狀態;忽而一方面追趕另一方,繼而一方又被另一方所追。雙方打得難分難解,不辨勝負。到上午十一點左右,西軍的石田三成部隊也打退了正面陣地上的東軍部隊的進攻,大谷部隊有大規模地突入盆地中央之勢,對此,東軍各部都向盆地的中央靠攏,然而卻只是白白地卷起了幾人馬的漩渦而已,未能阻止住西軍的推進。
但是到正午十二點,戰場的形勢發生了逆轉。
這是因爲在松尾山上布陣的小早川秀秋發動叛亂,命令他的一萬五千人組成的部隊從山上往下沖,突破了在山麓布陣的西軍的大谷部隊,把他的一字長蛇陣切成了數段,分割包圍,並幾乎把它全殲了。大谷吉繼投刃自盡。這麼一來,宇喜多部隊被東軍的過半數所包圍,陷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秀家弄不清這是瞬間所發生的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在這時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那是金吾搞的?不可能是他吧!”秀家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早從開戰之前起,石田三成等西軍首腦們就一直對金吾秀秋懷有疑慮,然而秀家卻始終是樂觀的,他無論對石田三成還是大谷吉繼都這樣說過:“秀秋叛變?那是不可能有的事。”秀家的理由是極其單純的,正如他的爲人一樣。
理由僅僅如此:“秀秋是太閤養子。”
秀家的看法是,秀秋受過太閤的大恩。自己也是養子,我們是同一立場的人,我了解他的心思。即便其他人都背叛了秀賴,秀秋也根本不會起這樣的歹心。我可以爲他擔保,金吾是根本不會背叛的。秀家只是一個勁兒地講著這個意思,而且看來是真心實意地相信這一點。石田三成曾在背後議論秀家道:“這是個無憂無慮的人。”事實上是,自舉兵討伐家康以來,關于政局的這樣一種複雜情況,三成差不多一次也未曾和秀家商量過。
但是,秀家通過正在使戰場發生急劇變化的非常事態,懂得了人世的離奇。秀家,這位詩歌的愛好者,要是時世太平的話,也許已成了個第二、第三流平的詩人,通過這件事,與其說他省悟到自己對政治感覺遲鈍,莫如說他對秀秋的忘恩負義感到無比的憤怒。秀家喊道:“金吾這小子,不能饒了他!”現在可不是饒不饒的問題,眼下宇喜多部隊被東軍打得七零八落,幾乎潰不成軍了。而秀家此刻心裏想的只有一件事:不能饒了金吾。或者可以說,他已經爲此而下定了死的決心。他從折凳上倏地站起身來,命令道:“給我牽馬來!”
他說要立即驅馬殺入小早川的部隊之中,找到金吾,與他決一死戰。秀家大喊道:“天道不容啊!”只見他一腳踏著馬镫,縱身一躍,便騎在馬上。
此時,明石掃部牽住了馬缰,勸他說;“主公不宜這樣!”
掃部按照吃敗仗時的慣例,想讓主將秀家從戰場上險。掃部向東北方望去,只見石田三成據守的笹尾山陣地也已陷落,剛才還在山頭上迎風飄揚的“大吉大利”字樣的帥旗已經不在,由此看來,石田三成也已逃之夭夭。掃部講了這情況。
這位年輕詩人回答道:“治部少是治部少,我是我。”
秀家說:“治部少也許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而發動這一場戰爭的,然而,我則是根據自己的信念到這裏作戰的。別的事,我不管它。我只是一心一意要遵照已故的太閤殿下的遺囑,扶持秀賴公執掌天下,而作了全力以赴的努力。太閤的遺囑也好,秀賴公的天下也好,全都敗壞在金吾這忘恩負義之徒的手裏了。我除了用這柄寶劍誅伏金吾這逆種之外,已無法貫徹自己的信念。”秀家還要繼續說下去,但是掃部不聽他的,動作敏捷地卷起帥旗,折斷旗杆,接著命令秀家的兵們,叫他們保護著秀家趕緊離開戰場。秀家被衛侍部隊的一
人馬推擁著向西邊落荒而去。
秀家戰敗之後,宇喜多家也隨之而滅亡了。但是,在秀吉爲了維護豐臣家而一手提拔的好幾個養子當中,唯有這位秀家報答了養父秀吉對他的期望。
在這之後的秀家的境遇,則是屬于另外的主題了。戰後他逃到了薩摩,偷偷地藏在島津氏的公館裏,受他的庇護。後來,島津氏投降了幕府,他的身份敗露。島津氏及其夫人的娘家——前田家一起向德川幕府懇求,請求饒他一命,爲此,才幸免一死。他曾一度被送到駿河,幽禁在該
的久能地方。
家康大概是覺得“用不著殺了”。
關原之戰以後,石田三成和安寺的和尚惠瓊,以及小西行長等主謀,都被
了死刑,他們的首級被放在京都的河灘上示衆。家康認爲,秀家原來就沒有被三成他們當作政治人物來看待。三成等人僅僅是看重他的俠義心腸和戰鬥力,才請他入夥的。誠然,在關原的主戰場上,秀家曾起過那麼大的作用,使東軍多次陷入危險的境地。然而,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也就算了。現在的秀家,已經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物了。
後來,秀家又從久能發配到在江戶城以南一百二十裏之遙海面上的孤島——八丈島上。秀家在這個島上足足住了四十年。他在島上的生活始終十分貧苦。日常的工作就是編草席,然後把它換成食物,這樣來勉強維持生活。“要是能吃一頓白米飯,就是死了也心甘。”這是他常說的一句口頭禅。這話傳到了江戶。有一年,一艘便船來到八丈島,給他帶來了幾草袋的大米。贈米的是他過去的家臣志摩守花房。此人在關原之戰中參加了家康一方,現在在江戶享受著榮華富貴呢。這麼做,大概是因爲對過去的主人有點負疚之感吧。
秀家死于明曆元年(1655)的冬天,終年八十四歲高齡。在這之前,秀賴也死了,家康也死了;德川幕府也已經到了第四代,即家綱將軍這一代了。秀家,這個被流放的囚徒,關原戰場上的失敗者,卻比勝利者中的任何人都活得長久。
……《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二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三節”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