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司馬遼太郎>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三節

《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三節

司馬遼太郎作品

  黑百合花一朵

  那是天正十五年(1587)的盛夏,侍女把寫有上述文字的一張禮品清單呈到甯甯面前。送禮人在來信中寫道:

  不日之內,臣將給閣下奉上此花。

  甯甯心裏想道:“是真的嗎?”

  她起初無法相信禮單上所寫的是真的。百合花而居然是黑的,僅此一點就令人感到事情過于玄乎了。

  “怕是誰弄錯了吧!”

  甯甯不僅心裏想,也對侍女這樣說了。她也和丈夫秀吉一樣,不承認世上有稀奇古怪的事。

  甯甯,也寫作祢祢。在她成了貴族之後也寫作甯子。當時的貴族女子,名字中都有一個“子”字,例如建禮門院德子等。按照那個時代的慣例,關白的正室夫人稱爲北政所,爲此,當她的丈夫秀吉升任關白的時候,世人便稱呼她作北政所。那時,宮中的來往書信公文,則寫作“豐臣吉子”。

  關于吉子兩字的讀音,看來連她自己也沒有什麼定見,大概不過是因爲“吉”字含有福星高照,可慶可賀之意,才選用了它吧。反正甯甯不管用什麼文字來作名字,對于她的高貴的身份,絲毫也沒有什麼影響的。她不僅是“從一位”這個當時婦女所能達到的最高官位的保持者,而且也是豐臣家的家庭、後宮,以及侍女們的總指揮。

  呈獻禮品清單的是佐佐成政。

  成政,原來是豐臣家的政敵。此人是自小在織田家長大的老家人。信長看重他武藝高強,作戰勇敢,xing格剛直,不斷地提拔他,沒多年工夫,他便升任爲一員獨當一面的將領了。信長進入晚年後,成政被分配到北陸探題的柴田勝家的麾下,身居主宰越中一guo的要職。信長死後,當北陸的柴田勝家與秀吉逐鹿中原的時候,成政當然參加勝家一方,抵抗秀吉。他這樣作,並不單單是由于政治上的所屬,而且也是因爲他討厭秀吉。在織田家舊日的將領中,象成政這樣強烈地憎惡秀吉的人,實在不多。

  秀吉將北陸柴田勝家的反抗鎮壓下去之後,便領兵進入越中,降伏了成政。出人意料的是,秀吉竟饒了那麼憎惡他的人一條命。世人對于秀吉的這種寬宏大量,甚感意外。而比誰都要感到意外的,不用說是成政自己。

  “不知爲什麼,我的一條命會得救啊!”

  對于象成政那麼思想單純、脾氣剛烈的人來說,這樣的疑問很可能是一個終生難解的迷了。秀吉當時所考慮的,主要不是什麼成政個人的問題,而是如何平定天下的事。“秀吉song懷寬大,連成政都沒有殺。”如果這樣的名聲在天下傳布開去,那麼,聽到這一消息的各guo尚在抵抗的人,將會絡繹不絕地自動打開城池,把弓箭扔在地上來投順他的吧。秀吉希望産生這樣的效果。爲了擴大影響,他把越中一個郡封贈給了成政。僅僅這一點,就已經使世人瞠目結she了。何況緊接著在征服九州之後,秀吉又把肥後五十余萬石封地賜給了成政。肥後這地方被公認爲日本土地最肥沃、物産最富饒的領地。

  “爲什麼會蒙受如此優厚的待遇呢?”

  成政苦思冥想,最後終于找到了一個使自己滿意的答案:那是因爲有甯甯。在歸順秀吉之後,有一段時期,成政曾在秀吉身邊服侍過,陪他聊天。這時候,他也曾拜谒過甯甯,並給甯甯贈送過禮物。

  成政心裏盤算著:“可不能怠慢了這個女的。”

  正因爲他是一個曾經吃過敗仗的人,因而可以說,在這方面,他比別人更爲敏感。若論在豐臣家對人事最有發言權的人物,那可絕不是謀臣黑田如shui,以及從創業時期起就一直輔佐秀吉的先鋒大將蜂須賀正勝等人,而是這位北政所甯甯,這一點,成政也是一清二楚的。

  也有人說,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這兩位將領,是甯甯一手栽培的。在長濱城的時候,他們還只是個小小勤務兵,甯甯看出他們頗有才幹,老早就推薦給秀吉了。成政還聽到過其他許多類似的故事。她這種知人善任的才能,也深得秀吉的信賴。秀吉一貫很器重她,對她的意見,從不等閑視之。如果追溯到秀吉還在使用藤吉郎這個名字時的往事,甚至可以說,豐臣家是秀吉和她聯合經營起來的。

  甯甯不僅xing格開朗,而且不擺架子,絲毫也沒有專權弄勢、作威作福之chu。她唯一的癖好是喜歡評論豐臣家的各種人物,好對人事安排發表意見。這種癖好,就是在她被稱爲北政所之後,仍和草創時代一樣,沒有改變。而且,她對人物的品評,很少私心,又切中要害。在這方面,秀吉也很器重她,遇事常常和她商量。自然而然地,在她周圍聚集了一批武將們,他們對位高勢盛而又qin切隨和的她十分仰慕。也許可以說,上面提到的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以及甯甯的養父母家的淺野長政及其兒子淺野幸長,乃是這一武將集團中最早的成員了。

  佐佐成政覺得他自己的近乎奇迹般的榮升,抑或是由于北政所爲他美言了幾句之故;對豐臣家來說,這倒是很自然的事。

  “她爲什麼喜歡我這樣的人呢?”

  這原因,盡管模糊模糊,不甚分明,但成政也是略有所悟的。甯甯對男子的評價標准,有明顯的特點。她對于馳騁沙場的武將們要求寬,而對那些善長于宮廷社交的人物要求嚴。她喜歡男子的粗犷的xing格和耿直的品質。即便由于他們的粗疏而招致失敗,她也毋甯是傾向于把這種失敗看成是他們的美德。曾經有過這麼一件事,有一次,秀吉想要撤除兩三名武士的職責,理由是認爲他們粗疏、魯莽。但是當甯甯聽到這件事後,便在秀吉面前一再爲他們說情,終于救了他們。以至于聚在她身邊的武將們不久便給世人以這樣一種印象:他們都是些能武不能文的人物。之所以這樣,究其根源,恐怕也是和她這種xing格愛好不無關系的吧。

  想到此,成政似乎明白了北政所爲什麼會對自己這樣的男子懷有好感的原因。加之,成政與甯甯、秀吉同是尾張人,對于生在尾張的甯甯來說,在這方面,也是多少有些偏愛的。她對豐臣家的爲數衆多的近江人,常常態度冷淡;而對跟自己同鄉的尾張人,則格外qin熱。佐佐成政是尾張西春日井郡比良村人,看來僅憑這一條,就使甯甯産生了一種他並非外人的感情。

  成政想道:“對她的此種好意,得設法回禮啊!”

  在這種情況下,如能加強與這位喜歡參與人事的北政所的聯系,那麼對于成政這樣一個封地在遠離京城的邊遠地區的大名來說,乃是最重要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該送什麼禮物好呢,此事卻叫成政頗傷腦筋。甯甯原是個物慾淡薄的人,加之chu在如今這樣的貴婦人地位,即使送她任何貴重的禮物,恐怕也不會使她特別欣喜的吧。成政苦思冥想,斟酌再三,終于想起了早先自己在那裏當過諸侯的越中guo……

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三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三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