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茨科和雅斯柯在克拉科夫沒有停留多久;要不是雅斯柯要想見識見識這個奇異如夢的城市裏的風土人情,他們也許停留得還要短。老騎士急于要趕回老家去,收割和鋤草。盡管雅斯打一再請求,也沒有用。因此他們在聖母升天節[注]左右就到了家。一個到波格丹涅茨,另一個到茲戈萃裏崔他姊姊那裏。
從那時起,生活就過得平平穩穩了。他們都忙于農作和一般的鄉村事務。茲戈萃裏崔盆地上的收成很好,雅金卡的産業莫奇陀裏一帶的收成尤其好;但是波格丹涅茨的收成就不是這樣;由于幹旱,莊稼不好,用不到花多少力氣就收割完了。總的說來,波格丹涅茨的耕地很少。整片土地坐落在森林附近,由于主人長期外出,連那些由修道院長的莊稼漢整頓過的小塊農地,也都因爲缺少勞動力而荒蕪了。老騎士雖然很痛惜這些損失,卻並不十分放在心上,因爲他想,一切都可以用錢來安排得井井有條,只要他確實是爲了一個自己心愛的人而勞就是了。但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的彷徨,破壞了他的勞動和日常生活的熱情。他確實並不偷懶。黎明就起身,趕牲畜,檢查農業和森林方面的勞動情況。甚至選定了一塊建造城堡的地基,准備了木材。但是等到一天過完,灼人的太陽化成金紅
的夕照,他就常常會湧起一種強烈的渴望,接著是一陣從來沒有
驗過的不安情緒。“我在這裏費盡力氣,辛辛苦苦,”他心裏說,“我那
愛的孩子也許已在什麼地方死了,身上
著一支矛,餓狼正在大嚼他的屍
。”想到這裏,他心裏就非常痛苦和焦急。于是他仔細觀望著和傾聽著,是否會聽到馬蹄聲,宣告雅金卡又來了。雅金卡每天都來探望一下老騎士。他會在她面前振起精神,跟她談起他的種種美好希望,聊以自慰。
雅金卡總是在晚上來看他,鞍上帶著石弓和矛,防備回家時有什麼危險。
她想要在哪一次訪問中,突然碰上茲皮希科回來了,那是不可能的。因爲連瑪茨科本人也不敢指望他不到一年半載就會回來。但是這位年輕小的心裏卻顯然懷著這個希望,因爲她來時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不像往常那樣穿著結帶的
,披著一件羊皮上
,顯得渾身是毛,而且頭發上有樹葉,現在她的辮子結得很漂亮,上身穿著西拉茲的上等花布做的
服。瑪茨科出來迎接她,她總是劈頭第一句就這樣問道:“有什麼消息?”仿佛有人給他寫了信來似的。
“沒有消息!”他總是這樣回答她。于是他領她到屋裏去,在爐邊聊天,談談茲皮希科、立陶宛、十字軍騎士團和戰爭,每一次談的都是同樣的話題。但他們從不厭倦,老是談個沒完。
好幾個月都是這樣度過的。有時候瑪茨科去訪問茲戈萃裏崔,不過多半是雅金卡來看他。有時由于鄰近地帶發生騒動,路上不太平,或者正值公熊春情勃發易于傷人的季節,瑪茨科便送她回家。這個老人憑著他那超人的氣力,再加上全副武裝,是不怕任何野獸的;因此他對于野獸所造成的危險比野獸對他所造成的危險要大得多。他們兩人騎著馬並排走,常常聽到樹林深嚇人的聲音,但是他們毫不理會,因爲什麼都傷害不了他們。他們唯一關心的是茲皮希科。他在哪裏?他在幹什麼?也許被人打死了,也許他很快就會打死他向逝世的達奴莎母女起誓要打死的那麼多十字軍騎士。他會馬上回來麼?這問題雅金卡已經問過瑪茨科成百遍了。他每次回答總是十分小心,而且先要經過一番考慮,仿佛他是第一次聽到這問題似的。
“您說,”她問道,“對一個騎士說來,戰場上的戰鬥比不上攻打一座城堡那麼可怕麼?”
“你瞧維爾克的結果是怎麼樣。任何武器都不能抵擋從堡壘上滾下來的原木,而在戰場上,一個騎士只要經驗豐富,就能以一當十。”
“茲皮希科的甲胄好麼?”
“他有幾副好的;最好的一副是從弗裏西安人那裏贏得來的:那是米蘭的出品。一年前,那副甲胄茲皮希科穿起來還嫌太大,現在已經合身了。”
“那末這種甲胄是刀槍不入的唆,是麼?”
“不,人製造出來的東西,人都能破壞。米蘭製造的甲胄,就能用米蘭的寶劍把它斫壞,或者被英吉利的箭射穿。”
“英吉利的箭?”雅金卡吃驚地問道。
“難道我沒有告訴過你麼?世界上沒有比英吉利弓箭手更好的了,除非是荒野上的瑪朱爾人。但瑪朱爾人也沒有這樣好的弓和箭。英吉利的石弓可以在百步之內射穿最好的甲胄。我在維爾諾附近看見過的,英吉利弓箭手從來箭無虛發。他們有些人能射中飛鷹。”
“哦,異教徒的子孫!那你們怎麼能戰勝他們呢?”
“只有一個辦法:加緊向他們沖擊!那些狗東西也都是使戰斧的能手,但是肉搏戰的時候我們就製服得了他們。”
“天主的手當時保佑了您,現在也會保佑茲皮希科。”
“我常常說:‘天主創造了我們,又把我們安置在波格丹涅茨。那麼他自然會設法不讓我們死光滅絕。’哈,這就全仗天主心啦。確實,要毫無遺漏地照顧到全世界,可不是件容易事;凡人總會有所遺漏的;因此必須記住:首先別對神聖的教堂吝啬,其次,天主的心靈跟凡人的心靈不同。”
他們就這樣經常談天,相互安慰,相互鼓勵。于是一天又一天,一個禮拜又一個禮拜,一個月又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到了秋天,瑪茨科同勃爾左卓伐的老維爾克發生了沖突。這是修道院長和維爾克關于波格丹涅茨的森林邊界的一場舊爭論。那時候波格丹涅茨押在修道院長手裏,他在那裏砍伐了樹木,把它占有了。當時修道院長曾經同時向維爾克父子兩人挑戰,或者用矛或者用長劍決鬥。可是維爾克父子不肯同一個教士作戰。上了法庭,他們又沒有得到一點好。現在老維爾克又想起了那些土地;但是瑪茨科對于土地向來非常貪婪,何況他知道再沒有比這塊新地更適合于種大麥的了;要把這塊地讓給維爾克,他聽都不要聽。有一次他們不約而同都去拜訪克爾席斯尼阿的神甫,在那裏偶然遇見,這才算沒有訴諸法庭。他們在那裏大吵一通之後,老維爾克突然嚷道:“讓別人來評評理看。人間沒有公道,天主自會主持公道;你這樣虧待我,天主會在你子孫身上報應的。”頑固的瑪茨科突然心軟起來,他臉
轉白,沈默了一會兒,然後向他那吵吵鬧鬧的鄰居說道:
“聽著,引起這件事的不是我,而是修道院長。天主知道誰是誰非。但是我不要你咒罵茲皮希科,這塊地你拿去吧。願天主賜茲皮希科健康和幸運,我誠心誠意地把它讓給你了。”
他向老維爾克伸過手去,老維爾克一向知道這位鄰居的爲人,不覺大爲驚奇。老維爾克萬沒想到這個顯然是鐵石心腸的人心裏還蘊藏著對他侄兒的愛,極其關心他侄兒的福祉。老維爾克默默無言,好久說不出一句話,後來還是克爾席斯尼阿的神甫看見事情有了轉機,感到非凡高興,畫了個十字表示爲他們祝福,老維爾克才說道:
“如果這樣,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要的不是利益。我年紀大了,又沒有誰來繼承我的産業,我要的是公理。誰待我好,我心甘情願讓步。至于您的侄子,願天主就地賜福于他,使您也不必這樣一大把年紀還要爲他痛哭,就像我爲我的獨生子痛哭那樣……”
于是他們彼此擁抱起來;彼此推讓了好久,都不肯拿這塊土地。最後還是瑪茨科答應拿下來,因爲老維爾克確實沒有繼承人。
瑪茨科衷心喜悅,就邀請老維爾克到波格丹涅茨來,用豐盛的酒菜款待了他。瑪茨科非常高興,因爲他想到不久就可以從那塊土地上收到豐富的大麥;他還認爲他已經解除了天主對茲皮希科的溫怒。
“只要他回來,”他想,“這些土地和財産盡夠他受用了。”
雅金卡對于這一次的和解也感到很滿意。
她聽了這一切的經過,說道:
“如果仁慈的天主耶稣想表示他喜愛和平而不要爭吵的話,那麼茲皮希科一定會平安無恙地回到您身邊來了。”
聽了這番話,瑪茨科容光煥發,好像被陽光照亮了似的。
“我也這麼想,”他說,“有什麼說的,全能的天主畢竟是全能的天主;要了解天主的力量,必須有悟。”
“您是從來不缺少機智的。”她回答道,一面向上望著。
她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
“哦,您也愛您的茲皮希科!哦,您也愛他的!”
“誰會不愛他,”老騎士答道。“你自己呢?你恨他麼?”
雅金卡沒有直接回答,但是她原來就坐在瑪茨科身邊的板凳上,這時候把身子挪得更近些,轉過頭去,用胳膊肘輕輕碰了他一下。
“別管我,”她說。“我有什麼地方得罪了您?”
……《十字軍騎士》第七十三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七十四節”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