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冬過來者方知春天的溫暖,久病初愈者方知健康的幸福,度過漫漫長夜者方知光明的偉大,初出洞穴者方知天地的遼闊。魯長期受齊晉的欺淩與脅迫,一旦挺起
來,昂起頭來,怎能不心花怒放!夾谷會盟,孔子斥齊君臣,斬齊樂工,不費一兵一卒收複了久已失去的
土,震驚諸侯,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
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個夜,人們早已司空見慣。夜,是黑暗的標志,汙穢的象征,醜類的聚會。然而,公元前500年盛夏魯都這個夜晚卻不同凡響,這是個勝利之夜,揚眉吐氣之夜,燃燒著光明之夜,狂歡之夜。全城居民,般地湧上大街小巷,鼓樂喧天,歡聲雷動,燈籠火把映紅了天空,遠遠望去,宛如一條火龍在翻騰,在滾舞。狂熱的人群載歌載舞,使曲阜的每條街道都變成了歡騰的河流,整個曲阜城則是盛滿了歡歌笑語的海洋。無違和無加陪著亓官氏夾雜在歡樂的人群中,她們像這河流裏的
花一樣在起伏,在流淌,亓官氏沈浸在這歡騰的熱流中,她感到溫暖,感到甜蜜和幸福,她仿佛第一次看清了丈夫的心
和面容,認識了人生的意義……
魯宮內正在大擺宴,文武大臣濟濟一堂,共慶共賀。魯定公、季桓子走了進來,廳堂內頓時鴉雀無聲。魯定公站在首席位置上,用目光掃視著整個大廳,仿佛在尋找著什麼。
執事官南宮敬叔趨前奏道:“請奏韶樂!”
魯定公點點頭,南宮敬叔高喊道:“奏韶樂!”
樂工們奏起優美悅耳的韶樂。突然,魯定公一揮手,樂聲戛然而止。魯定公問左右:“大司寇安在?”
季桓子茫然地搖搖頭。南宮敬叔說:“啓禀君,夫子身
不適,令弟子向
君致歉。”
“噢?”魯定公吃了一驚。
“請奏韶樂!”南宮敬叔再次奏曰。
魯定公微微地點了點頭。樂師們奏起了韶樂,舞女們從宮廷兩側出來,翩翩起舞。
魯定公舉起了酒杯,似有心事。衆大臣也都舉起了酒杯,大廳裏充滿了慶賀聲、談笑聲。漸漸的,魯定公的心事溶進了酒杯中,隨著蒸騰的熱汗冒走,他陶醉在歡樂之中。
孔宅前廳,從魯宮中不斷傳來陣陣悠揚的樂聲,街上的火龍把廳內映得亮如白晝。孔門弟子有的坐著,有的立于窗前,看著外面的熱鬧場面,議論著夫子的功德。
“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失地,夫子真偉人也!”
“嗯,老師呢?”
“對了,老師爲何不赴宴?”
正說著,從後堂傳來了和悅的琴聲。
後堂之內,孔子正在琴,琴聲時而輕悠,如潺潺流
,時而激越,似萬馬奔騰……他把自己的全部心願和理想都傾注在這五弦琴上。
公元前499年,孔子五十三歲。
夾谷會盟的勝利大大提高了孔子的威望,加上孔子以禮律己,對上恭敬,對事認真,更博得魯定公和季桓子的贊賞和信任。魯定公慾將齊歸還魯的土地封給孔子,他說:“此次會盟,賴卿事前有備,臨事秉禮力爭,威震壇坫,使寡人化險爲夷,那齊侯竟被嚇得歸田修好,實出寡人意料。今寡人將齊所歸之地賜卿爲祿田,卿勿推辭。”
孔子說:“人臣相君會盟,不爲強權所屈,乃應盡之職,無所謂功,更談不到賜田封地。君今天把
土封給微臣,明天又封給他人,試想,
君有多少
土可封呢?當今之魯
,公室衰微,朝政旁落,弊全在分封!”
魯定公聽了,感歎再三。事後背著孔子于建了一座城池,命名爲“謝城”,以志魯人永遠記住孔子,感謝他在夾谷會盟中爲魯
立下的不朽功勳。直到工程竣工,魯定公才告知孔子,擺宴慶賀。
宰中都一年,孔子總結出了一條很重要的經驗,那就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製訂出切實可行的政策與措施,才能贏得勝利,達到目的。如果只蹲在署衙中想當然,閉門造車,發號施令,難免因出不合轍而傾覆。所以,做大司寇以後,孔子常帶領弟子和司寇府的工作人員微服出訪,觀民風,察民情,訪民之疾苦。
仲春一日,孔子帶領顔回、子貢、伯牛等幾個弟子下鄉查訪一件民事訟案。他們師徒一行正在曲阜城裏行走,越過中心大街向北,行不多時,見前邊街道兩旁,家家張燈,戶戶結彩,腳下紅毯鋪地,空中彩柬飄飛。街上行人熙來攘往,俱都冠楚楚,喜氣盈盈。車輛尾隨,擔挑相銜,絲纏緞裹,耀眼生輝,令人目眩,忽然鑼聲震耳,鼓樂喧天。迎面來了一隊儀仗,只見彩旗獵獵,傘扇凜凜,金瓜铮明,斧钺瓦亮,黃镫朝天,排列兩行,款款前行。儀仗隊的後邊是龐大的樂隊,鍾鼓絲竹,八音俱全;吹拉彈唱,十技盡獻。樂隊後邊是兩輛驷乘裝飾豪華的車轎,車轎的前後左右俱是披紅挂彩的妖男冶女,簇擁而前。顔回告訴夫子,這是慎潰氏的兒子在娶
。孔子師徒像在萬花筒中前進,只看得衆弟子眼花缭亂,卻氣得孔夫子臉發黃,額發青,眼發脹,頭發懵,手腳冰涼。孔夫子何以如此氣憤呢?因爲魯
是周公封地,素來人心思古,民風淳厚,孔子常引以爲驕傲。可是眼下竟有人奢侈腐化到如此地步。奢侈惡習最足以消耗民衆資財,變爲窮困,弱者成爲遊民,流爲乞丐,強者結
爲盜,遺害無窮。此風不煞,長此以往,勢必盜賊蜂起,
弱民窮,不攻而自破。最使孔子氣惱的還是慎潰氏兒子娶
竟僭用太子結婚的儀仗,真是無法無天!這正屬于他司寇執法所應管轄的範圍之內,因此暗暗決定嚴懲慎潰氏,以儆效尤,煞住這
僭禮奢侈的邪風,以倡節儉和禮製。
孔子師徒一行來到吳村東北的一個山鎮,這是他們這次出訪的目的地。他們扮成城裏下鄉收購山貨的商賈,找了一幢民房住下。鎮上有一個淳于氏,仗著與季孫氏有一點串門子,便橫行鄉裏,魚肉百姓。這裏山高皇帝遠,上邊素來無人過問,地方官吏又不敢過問,淳于氏便任意妄爲,肆無忌憚。孔子做了大司寇後,此方百姓聽說他爲官清廉,愛民如子,便紛紛聯名越級上訴到司寇府,希望大司寇能爲民除害。
城裏的商人進山收購土特産,走東家,串西家,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特別是多接觸些婆婆,她們心直口快,無所不講,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淳于氏驕橫不法,欺男霸女的大量罪行。
一天中午,孔子師徒正在圍桌進餐,忽聽街上有一位老女人悲慘的哭聲,就跟當年經過泰山時所聞到的哭聲一樣令人撕肝裂膽。哭聲中還夾雜著衆多的議論聲和咒罵聲。他們哪裏還顧得上吃飯,顔回、子路等便跑到街上去探個究竟。原來鎮子上有一位名叫紅雲的姑娘,從小死去了父,母子相依爲命,苦度時光。淳于氏見紅雲長得俊俏絕倫,便慾霸……
孔子傳第十九章 司寇執法 人民受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