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吸收了孟氏兄弟入學,孔子辦學的經費得到了絕對的保證。
孔子作學問,不似有些人那樣,東一筢,西一掃帚,而是有著嚴格的計劃,常集中數年時間,專事某一方面的研究,諸如普查民俗風情,研究音樂理論,等等。近來他正結合教學實踐,深入研究周禮。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難題,而且平時學生關于禮的請教,他常常不能給以圓滿的答複,很感內疚。他早聽說老聃貫通禮樂的奧旨,深明道德的精義,有心前往拜師求教,無奈困難重重,一直未能如願。如今南容每日來聽講,他是完全有條件幫助夫子的。一日,孔子向南容談出了自己的設想和打算,求他成全。夫子一經提出,南容滿腔熱情地答應,他說:“一年一度向周王納聘的時節到了,往年都是由家父前往,今歲我奏明君侯,讓先生攜我同往,如此便可收到一舉兩得之利。”南容刻不容緩地奏明昭公,昭公欣然准奏。其實,昭公是頗費過一番心思的。一則他素知南容是個賢臣,由他陪孔子出
,完全可以放心,可以信賴。二則孔子早有賢名,料定將會發展成爲一
強大的政治勢力。早在十四年前,孔子生子,昭公賜魚,就並非盲目之舉。十四年的時勢證明他的預料是准確的。三則昭公早不滿于眼前的政治局勢——三分公室,政權旁落,自己充當傀儡。他幻想著孔子此番赴周都,將討回強公室、抑私家的靈丹妙葯。于是立刻頒賜孔子車一乘,馬兩匹,禦者一人,由敬叔陪同前行。
黃塵滾滾,馬蹄哒哒,一乘單轅華車從魯城中馳出,向西南方向飛奔而去。車轄、輪辋、鞍辔的精美黃銅飾件在陽光下閃耀著令人目眩的光斑。執禦的人端坐在車上,長鞭一甩,“叭”的一聲在半空中一個炸響,四匹肩肥臀圓的駿馬撒開蹄子風馳電掣般地飛奔。
車上兩人正襟危坐,儀態肅然。靠右首坐的那個人身材高大魁梧,頭弁幾乎觸到了車蓋,他便是孔子。左首是一個冠服華貴、皮膚白皙的青年公子,他就是南宮敬叔。
一行三人,曉行夜宿,飲風餐露,雖說辛苦,倒也其樂無窮。敬叔不時地向孔子請教婚喪祭饷之禮,孔子便無所不答,津津樂道。就連各種禮儀的繁文缛節、一招一式都描繪得淋漓盡致,令敬叔歎爲觀止。一路上更使敬叔大開眼界的是,孔子不僅會講,而且會做。每當遇有鄉下背攜戶口簿子的人從車前經過時,他總要禦者放慢車速,手扶車轼(車前橫木),注目以禮,說是爲了表示對人的尊敬;每當行至路口不知去向時,孔子從不讓禦者問路,而是自下車,大禮參拜後再問去路;遇著盲瞽之人,他總是下車表示敬意;遇著穿喪服的人,他總要手扶車轼以示同情。敬叔感歎道:“若如夫子知禮謙讓,何恐天下不安!”
這一天,車子從一座山下經過,不遠有一青年正在張網捕雀,孔子命禦者暫停前行,師生憑轼觀看。只見那些大雀飛來,在網周圍落下,警惕地試探著跳向前去,它們跳跳停停,環顧周圍動靜,快到網跟前時,歪著頭,仔細地研究那羅網,對網中撒下的誘餌看也不看,立即振翅飛去,還發出警告的叫聲。而那些小雀毫無顧忌地集于網前,鑽進網內啄食,被捕雀青年盡行捉去,成了囊中的獵物。孔子對敬叔說:“大雀機警,見網遠避,機警則遠禍;小雀貪食,自投羅網,貪食則亡身。鳥雀尚且慎擇所從,所以君子應以不貪爲貴,擇交而從。”
敬叔拱手施禮道:“衷心感謝老師的教誨!”
孔子教學的地點不限于講堂,而是全社會;孔子教學的教材不限于“六藝”,而是廣泛的生活。
南宮敬叔年歲太輕,不足二十歲,說起來還是個孩子,第一次出,一方面覺得重任在肩,不勝榮耀,另一方面感到緊張。快到洛邑了,他急切地詢問孔子說:“夫子,拜見老子時,應如何施禮?”
孔子微微沈思,輕聲說道:“不必拘謹,大凡有德君子,嚴己寬人,虛懷若谷,唯求己之行有禮,不求人之行于己。此乃大德不逾矩,小德可出入喲!”
聽孔子這樣說,敬叔放下心來。正慾談論別事,忽聽禦者興奮地喊道:“快看,洛邑到了。”禦者緊接著甩動鞭子,在空中連著炸了三個爆響,孔子等擡頭觀看,果然已經看到洛邑城中臺榭觀阙高大的綽影了。
孔子乘車不回顧,不講話,那是在一般情況下的習慣。如今要赴長途,連乘數日,又有得意弟子隨行,自然要打破舊習,與弟子交談,對弟子進行活生生的教育。
孔子見已到洛邑,十分高興,向四周觀看一遍,忽然對禦者說:“慢!”
敬叔忙問:“夫子爲何緩行?”
“你看這大道已打掃得幹淨清潔,定是老聃已知我等近日到此,早有准備,切不可急馳狂奔。”
禦者遵命,緩缰而行。馬車拐過一個樹林,孔子看到路兩旁早有人在迎候,急忙下車,手擎贽禮——大雁,款步向前。敬叔也慌跳下車跟上。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一說谥號聃,楚苦縣人,此時正仕于周爲“守藏室之史”①。他熟于掌故,精于曆史,谙熟周禮,明于天道,通于曆數,雖未開庭設教,但問學者絡繹不絕。近日得知孔子赴周,不勝歡悅,連忙差人灑掃庭院,郊迎貴賓。孔子等人走上前去,只見正中一位長者,身材高大,骨硬肌健,上身著玄
右衽交領絲
,下身穿玄
多幅裙裳,長可曳地,足登雙層絲靴,腰系著四寸寬的生絹紳帶,其外有一細小雙帶,佩挂一支鲨鞘玉柄長劍。這渾身玄
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使人一見便生幾分敬意。再看那面部,須眉皆白,與全身玄
形成鮮明對照。白眉長過寸余,下垂過目。幾绺稀疏的長須,一尺有余,宛如一縷新絲,飄逸有致。滿頭白發俱挽在一頂小巧的白
鹿皮爵弁之內,爵弁兩旁各綴一行晶瑩玉飾,燦如銀星。一柄彎如虬龍的藤杖點在路面上笃笃有聲。
--------
①守藏室之史,相當于現在的家圖書館館長或曆史博物館館長。
孔子看後,心中暗暗稱贊:好一派道骨仙風!他雙手高舉大雁,深揖大禮說道:“魯君派孔丘與南宮敬叔前來求教于尊師門下。”
老子上前一步,還禮,接過大雁,交給侍從,複又施禮說道:“仲尼好學,遐迩聞名,後生可畏,老朽不及。”老子言若洪鍾,擲地有聲。他轉過身拿起侍童用木盤托上的三觥清酒,“仲尼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老朽敬二位薄酒一觥。”說罷,先自仰首一飲而盡。孔子和敬叔也隨之飲罷。二人又各斟一杯,啜一滿口,余酒潑灑于地。這也是秉禮而爲,是爲祭路。
老子和孔子、敬叔同車入城,余者尾隨車後。直至驿館門前,老子絕……
孔子傳第九章 周都求學 學問益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