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走穴二三事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走穴二三事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曉慶還是很細心的,她發現了我情緒上的問題,就千方百計地爲我尋開心,讓我能夠高興起來。她不僅每天在廠裏盡心盡責地拍戲,回到家裏,還盡量盡一個妻子的責任。

  也許是爲了盡快使我擺tuo這種情緒,或者是爲了逃tuo那不愉快的、尴尬的、而又無時不在的心理障礙,我們只有積極地工作了。

  這個時候,中guo又湧起了一gu走穴熱chao,約我們演出的人總是接二連三。每逢有一點空閑時間,一份份的演出合同就接踵而至,于是,我們又開始了肆無忌憚的走穴活動。

  觀衆的情緒是高漲的,演出的場次似乎永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盡管我們一再加演,但是觀衆的熱情絲毫未見衰退,每次加演場次的票總是一售而空。

  由于和後面演出的地區已經簽了合同,而且他們把票都賣了出去,所以,我們不敢延長在任何一個地方的停留時間,否則,就會陷入一個可怕的惡xing循環中。

  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加場次不加停留時間。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們那時一天要演八場,這個“八場”的概念就是:早晨七點半開始第一場,晚上十二點五十最後一場開幕。即使是這樣,演出的票子還是很難搞到的。

  爲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所有的演員整天都不能離開劇場。每當自己的節目結束,就在後臺的沙發上稍事休息,下一場再繼續演。這邊演出剛剛結束,那邊就開始下一場的剪票了。就這樣,我們馬拉松的表演要堅持一天八場。

  記得那時最高的紀錄是一大演出九場。

  當時雖然對我私演私分問題的調查已經結束了,但是,由于我們的演員來自全guo各地,有許多人的單位還會不時地派人來調查我們的演員。可是,當那些外調人員聽到我們一天演出九場的時候,他們哈哈大笑,根本不相信這會是事實。

  一天九場,這在中guo一定是全guo紀錄了,而且,我相信它也是一個世界紀錄,沒淮哪一大就會被記載到《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上去,因爲,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guo家會像中guo這樣擁有這麼多精神饑渴的觀衆群了。

  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朗出現的情況,也許以後永遠不會再出現了。一天九場,也許會成爲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紀錄了。當然,我沒有調查過,但是我想大概不會錯!

  有得就有失,有紅火就有冷落,我們當然也有走麥城的時候。

  記得有一次在山西的一個邊遠小城市裏,那次是我當穴頭來組隊,湊了一個演出班子。雖然用的是一個“湊”字,但,我們的人員素質和節目質量在當時還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和guo家級的演出相抗衡。參加演出的所有同志都是各個團的主力演員,甚至在我們的樂隊裏都有近年來赫赫有名的作曲家。

  演出是認真的。因爲這是我們特別嚴格的要求。

  我們覺得,老盯姓掙錢也不容易,我們不能糊弄老百姓,這就是我們當時走穴的一條標准,或者說是一種所謂的良心吧!當時.我們拿的錢的確不少,可是,由于那時走穴的風頭剛興起不久,我們拿這麼多錢好像還並不太心安理得,不像現在這些大腕兒們那樣認爲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因爲在不久以前,我們也是這種演出的觀衆,我們就更加理解買票觀衆的心情了。所以,我們也一直要求所有演員都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場演出,不要辜負了觀衆們的期望和錢。

  可是,由于經驗不足,我還是犯了一個錯誤。

  看到每天劇場裏都是滿滿的,我以爲沒什麼問題,沒想到劇場的經理每天只賣了五六成的票,剩下的票全留給關系戶了。結果,到了演出即將結束的時候,劇場的經理告訴我們,票沒有全賣出去。那一次,我們是和劇場在售出的票中分成,所以這樣算起來,去掉演員的吃住、差旅費,幾乎沒剩下多少。但是,做人要講信譽,由于是我當穴頭,既然把大家帶出來,就要對人家負責,答應給大家的數,絕對一分也不能少。人有的時候是怎麼也堅強不起來的。在我非常自信自己的能力,希望打一個大勝仗的時候,卻突然遭到了這樣的打擊,碰了這樣的…個大釘子,被那位老經理當羊肉涮了一回,而且是啞巴吃黃連一一一有苦說不出啊!

  當時,正好最後一場還沒有演,于是,就有演員說,如果他們不給錢就不演了。可是,爲了藝術家的良心,我們還是勸說那些演員們堅持演完了最後一場。唯一不同的是,我站在門口,把那些沒有票的人毫不客氣地攔在了門外。這最後一場演出一定也使那位老經理坐蠟了,因爲他把好多最qin密的朋友都安排看最後一場演出了。我們也算是以牙還牙了吧。好在情況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壞。我本來和劉曉慶打算回北京再把大家的錢結清,沒想到按照劇場經理結算的數目,居然還拉平了。雖然,我和劉曉慶沒有拿錢,但是大家的錢一分也沒有少。

  演出結束了,我們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到下一個演出地點。

  坐在長途車上,我依舊在發著抖。雖然已經打過針,吃過葯了,但我仍然高燒不退,這次和以往不一樣,不是劉曉慶偎著我,而是我靠在她的身上。

  外地的公路不像北京的這麼好,汽車在上面行駛時,顛簸得非常厲害,不時還會遇上一個大坑,汽車會毫不猶豫地跳得高高的。夜裏,路過那小村莊,農家場院裏的燈會瞬間從車窗前劃過,然後,又把我們甩在無邊的黑暗裏。

  我枕著劉曉慶的tui,顛簸著、顛簸著,恍餾間感覺到劉曉慶一直用手輕拍著我的身ti,在額頭上試著我的ti溫。

  我們就這樣向另一個演出地點迸發,爲了錢,爲了今後能過上好日子,爲了實現像大堂一樣的生活理想……

  那時.我們像一只只小螞蟻,不辭辛勞地往家裏搬東西。

  都說河南焦作的瓷器好,其實,有什麼好,只不過是便宜。于是,我們就買了一大堆瓷器,從一個演出點扛到另一個演出點,記得好像是從河南扛到了湖南。好家夥!那瓷器做得可真著實,又厚又沈。真不知當時爲什麼要那麼蠢地把它們從焦作帶到湖南,又帶到北京,周遊了大半個中guo?其實,北京什麼瓷器沒有啊!

  哎,只是爲了給家裏省幾個錢,哪怕是幾毛錢也好啊!

  演出的地點大多都是那種交通不發達的地方,我們每次轉移都是對方開長途客車來接我們。這種長途的疲勞,不分白天黑夜的行進。就是我們這些走穴隊的主要生活。現在看起來,不要說是劉曉慶,就是我,也再吃不了那麼多的苦了。

  那顛簸的讓人腸子都暈的鄉村公路。那漫大飛舞的令人氣管阻塞的風沙……

  當時我們坐的汽車好像密封情況特別不好,那些灰塵從每一個縫隙裏不厭其煩前仆後繼地向車裏灌進來,令人渾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窒息的感覺。有的演出地點還好,可以下車以後洗一洗,可是有的地方條件很差,根本沒有辦法洗澡。

  好在,我的燒慢慢地退了,吃一塹,長一智,以後我們再也沒有吃過同樣的虧。

  有那麼一部電影,叫《脖子上的安娜》,劉曉慶也可以叫“胳膊上的劉曉慶”了吧!

  我們的破客車在煙塵滾滾的鄉村公路上行進著,車上載著這些出門掙錢的人們,大家向下一個希望駛去,不管路途多麼遙遠,不管時間有多長,也不管有多麼辛苦,劉曉慶總是乖乖地枕在我的胳膊上。

  我們就這樣開始了一種新的充滿了朝氣的生活。

……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走穴二三事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關于錢的思索”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關于錢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