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開完了布置第二天工作的生産會,場記把在現場撿到的那封信遞給了我。我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那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我把信留了下來,作爲以後的一個笑談吧。
劉曉慶一去,音信皆無。這不禁使我擔心起來,怎麼了?出了什麼事?她在北京?還是已經到上海了?到了那裏爲什麼沒有來電話?是不是工作太忙了?
我打電話到北京,說劉曉慶已經去上海了。又打電話給上海,打了好幾次劉曉慶都不在。是不是有大多的應酬?她會不會累壞了?如膠似漆的夫妻,即使是短暫的分別,也會覺得度日如年。所以,雖然一天的拍攝已經使我感覺很疲勞了,但我依舊在那裏等著。
已經到了午夜,電話打過去,沒人接。
癡心的我還是在那裏傻等。
不知不覺,我打起盹來,這一睡,就睡到了三點鍾。
匆忙拿起電話。好在對方的總機還有人值班,我順利地要到了劉曉慶的房間,然而……依然沒有人接!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我依然沒有想到是出什麼事了。我連服都沒
,就倒在
上眯了一覺。
第二天,打電話到組裏,組裏說這兩天沒有劉曉慶的戲,至于她回沒回宿舍。就不知道了。我又要了一次劉曉慶的房間,還是沒人接。正在我准備放下電話的時候,聽筒裏傳來了一個女聲。
“乖乖,你跑哪兒去了!我抑製不住自己的驚喜。
那邊卻冷冷的:“對不起,我是服務員。我頓時覺得尴尬萬分,連聲抱歉,但還是沒忘記托付她:“我是劉曉慶的愛人,她回來了讓她給我挂個電話。“她已經兩天沒回來住了,”對方依舊是冷冰冰的,“我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回來,所以沒法幫你傳。”電話“啪”的一聲挂斷了。
我拿著電後愣愣地站在那裏:兩天沒回來了?哪兒去了?可能去了杭州?或者到女朋友那裏去住了?不會!她如果離開了。一定會打電話告訴我的,怎麼會連個電話都沒有呢?
我帶著滿腹疑團又去拍戲了,只是這一天,在拍戲的間隙。我不免在心裏暗暗打鼓:爲什麼她兩天都沒有消息呢?她去哪兒了?
晚上又一次打電話到《紅樓夢》劇組,對方也在沖我抱怨:“你問我們,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還在找她呢!”
當我報明自己的身份,對方的口氣才有所和緩:“我們確實不知道劉曉慶去哪兒了,明天就要拍戲,我們也在找她!”
劉曉慶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我的心裏七上八下。晚上。又給汪洋同志打了一個電話,沒想到他競說:“劉曉慶回來了,她就在我這兒。”
電話裏傳來劉曉慶的聲音。
你到哪裏去了,怎麼也不來個電話?
她支支吾吾的,不知所雲,好像故意不讓其他人知道我問的是什麼,說了許多毫不相幹的話。她在遮掩什麼?她的思維從來都是很缤密的,怎麼會所答非所問?我感覺到,她在撒謊!她的前言不搭後語使我的脊背開始發涼。
我撂下了電話,呆呆地站在那裏:難道,那封信是真的?
她說去杭州的胡某家了,我又給胡某家挂了個電話,她愛人說,胡某一直沒離開杭州,劉曉慶山沒有去過。
一種不祥的感覺襲上心頭。
這件事後來才落石出。原來,姜某的《花轎淚》攝製組在蘇州拍戲,劉曉慶去見他了。”
也許是賓館裏的服務員太忠于職守了。她們發現姜某的房間進去了一個女人,而且,這個女人在正常的會客時間結束以後仍舊沒有出來,于是,這些過于忠于職守的服務員在一個不合適的時間進入了姜某的房間……
不言而喻。她們發現了她們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女當事人出乎了她們的意料。
據說,劉曉慶當時的態度還很強硬,可是,她偏偏遇上了一個態度更爲強硬而且剛直不阿的服務員,最後,事情只好這樣了結,劉曉慶因違反賓館的有關規定破罰了款,而這份有劉曉慶簽名的罰款文書據說仍舊保存在那個賓館的檔案裏。
我一整天都悶悶不樂的,雖然不斷地在心裏爲劉曉慶也爲我自己開,可是仍舊無法躲避那種灰蒙蒙的感覺。
晚上,我在賓館裏無所事事,或者說,即使有事我也沒有心情去做。無意間.我發現這個賓館的八樓竟然有一間小小的咖啡廳,于是,我帶著沈重的失落感,爬上了八樓。
咖啡廳裏已經有了好幾個組裏的同志了,原來他們早就發現了這個幽靜的地方、我沖他們打個招呼,但依舊是悶悶不樂的。那幾個人看出我心事重重,也不方便問。
我找了個靠窗戶的地方坐了下來,望著營口市的夜空。
營口的海灘上建了許多養蝦池,爲了發展養蝦業,還從日本請了許多技工。現在,這些日本農民也坐在這個咖啡廳裏,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咖啡廳裏應該是怎樣一種氣氛,一堆人湊在一起,又叫又鬧,其中一個日本農民還了鞋,把腳跷到了桌子上。
本來心裏就煩,日本人這麼一鬧,我登時就氣不打一來…
“從座位上跳起來,直奔日本人的桌于,指著那個了鞋的日本人,我大聲呵斥:“請你們小聲一點,請你把腳拿下去!”
日本人就是這樣欺軟怕硬,我強硬的態度使他們害怕了,那個光著腳的農民悄沒聲地把腳拿了下去,其他人也收斂了其中一個人還謙虛地站起來,沖我鞠一個躬。
我又得意又興奮地回到廠自己的座位,沖著服務員大聲說:爲我拿一瓶啤酒!我是不喝酒的,但是那一天、我要了啤酒,我要用酒來獎勵我的“壯舉”,我也需要酒來壓抑郁悶的心情,麻*我的神經……
一瓶,一瓶,又一瓶……
再來一瓶!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喝了多少瓶,只是感覺著肉己漸漸地麻木了,忘記了……忘記了後來都發生了些什麼。
再下面的記憶,就是第二人早晨製片的敲門聲把找驚醒了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又要開始新的一大的工作…
劉曉慶從上海回來了。由于我工作個開身,就請一個朋友幫我到大石橋火車站去接她,再順便買許多毛鉗,因爲劉曉慶特別愛吃海産品。
她還是那樣風塵仆仆的…回來就來到了現場,也許是怕影響我工作,她站在遠沖我笑了笑,擺了擺手。
我這個傻丈夫也沖她笑了笑,就又興高采烈地投入到工作中過了好多年,我的那個朋友才告訴我,他那次到火車站的時候,發現劉曉慶的身邊還有一個人,據說是從上海一直陪劉曉慶到了東北。當時,那個朋友雖然也在娛樂圈呆了很久,但並不知道那個人是誰,只覺得他特別像一個農民,後來才知道,那人是姜某。
我是在十年以後才知道這件事的,現在想一想,劉曉慶那時只是遠遠地沖我擺擺手,或許是因爲她在感情上已經開始和我疏遠了?
晚上,一堆朋友爲劉曉慶接風,大家都很高興,因爲劉曉慶的回來,意味著攝製組的工作將要步入正軌,戲也能拍得快一些,離回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在飯桌上,大家盡情他說笑著,我自然成了所有玩笑的中心。朋友們一同嘲笑我這幾天的坐臥不甯,笑我離不開老婆。
劉曉慶的興致好像並不高,她推說有點累,提前離開了。沒有一個人覺得有什麼異常,大家依然吃吃鬧鬧,快樂得不得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曲終席散之時,我回到了我們的房間。
一進門,我大吃了一驚,劉曉慶沒有躺在上休息,卻在衛生間裏忙碌碌地洗我的
服,她把我幾天來積下的髒
服都泡了起來,正在費力地搓洗著。
我連忙說:“還是我來洗吧!
劉曉慶搖了搖頭:“這是我該爲你做的!
哎!這是我盼望已久的妻子說的話。我一直生活在一個傳統的家庭環境裏,總覺得妻子應該把家務事都擔當起來,而男人應該在外面闖蕩,幹一番大事業,可是,自從找了劉曉慶,我又總是覺得,因爲我能幹,因爲我心疼她,因爲我不願意她把手洗得很粗糙,也不願意看著她一邊擰服,一邊用手捶著腰,所以,我非常願意地把洗
服這種活全擔當了起來。
劉曉慶給我洗服,這是破天荒第一次,看她那麼執著,我也不好掃她的興,我真希望我家裏人能夠看到劉曉慶現在的樣子,省得他們總是在背後笑話我,娶了個什麼也不會幹的媳婦。
就在我暗自得意、沾沾自喜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劉曉慶倚著門框,在呆呆地看著我。當她意識到我也在注視她的時候,又轉過了身,回到衛生間洗服去了。
那時候工作很忙,我沒有想得更多,現在回想起來,我也許能夠理解劉曉慶當時的心情了。在經曆了蘇州證據確鑿的罰款以後,她也覺得沒有臉面面對我這個丈夫,想通過爲我洗服來平衡心中對我的歉疚之情。
可是,我太粗心了,我沒有想到這麼多。本來我還想問她在上海發生了什麼,可是活到嘴邊又收住了。那時的我並不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我依然把她當我忠實的好妻子去鍾愛著,我要給她一個丈夫所有應該給予的信任,我要讓她感到快樂。
只是當天晚上,我們洗澡的時候,透過朦胧的蒸汽,我猛然發現她的眼裏盈滿了淚。
“怎麼了?你怎麼哭了?”
“誰哭了?是你把肥皂弄到人家眼睛裏了。”
粗心的我仍然相信那是我不小心的結果。
接下來又是拍戲,劉曉慶依舊表現得非常敬業,她的吃苦耐勞常常會讓我感動。但是,那個階段,她表現得特別焦躁不安,而且,常常一個人出去買書,書是我喜歡的,她多買一些也沒什麼壞,但是,她卻在那些書上全簽上了“劉曉慶”三個字,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也許,她那時就在爲分手,分家做准備了。後來我才知道,她那個時候是以買書作借口出去打電話,也難怪她會焦躁不安呢!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醉裏挑燈看劍!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無奈的妥協”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