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推銷員,他所推銷的東西是遠洋貨輪的航線和集裝箱的艙位。在幾年裏,他迅速學會了一整套美式推銷技巧:怎樣從電話本上尋找潛在的顧客;怎樣打電話預約面談,讓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聽你胡扯;以及最後怎樣在面談的半小時裏說完原本兩個小時也說不完的話,讓人以爲占了大便宜似的買下你的東西。
在那幾年中,他不但練快了嘴巴,磨厚了臉皮,學會了和日本商人、韓商人、越南商人、南美商人打交道,還漸漸培養出了一種敏銳的市場意識。
他在那家美公司裏很快就站住了腳。公司的報酬待遇不薄,
食可以無憂。不過,他知道,在公司做一個推銷員是沒有什麼前途的。1988年回北京時,他很喜歡看“人藝”演出的美
話劇“推銷員之死”,但他死時,可不想只是一個推銷員。
他耐心地等待著機會。
機會終于來了。不過,與其說他等來了機會,不如說他發現了機會。
當時,南非政府由于實行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在際上受到廣泛抵製。許多
家與南非都沒有正式的外交關系。但實際上,許多
家都與南非有著大量間接貿易。他知道,對航運業來說,這裏有著一個很大的市場。
1990年,他辭去了那家美公司的推銷員工作,創立了自己的“遠洋運輸代理公司”。不久,第一筆傭金彙到了他公司的帳號上。
他的生意迅速擴大,很快就由航運業擴展到與之相關的保險業、進出口貿易。他的眼光也由南非轉向東歐、越南……
作爲一個中人,他仍然無法忘情于中
大陸的那個巨大市場,幻想著有一天能在那裏一展身手。
這些年來,他一直試著與各種中資公司的代表和內貿易代表團打交道。在這方面,他在美
學到的那一套就不頂用了,有用的倒是一位舊日同事的開導:“想作
內買賣?先別充大爺,先學會裝孫子。”所謂“裝孫子”,就好吃好喝地招待對方,再多賠笑臉。不過,有時這還不夠。有的
內貿易代表團來了,吃完喝完,就會提出:“讓我們也開開眼,見識見識那些
內看不到的……”而生意裏的“貓匿”也越來越多。
爲了開拓內市場,他回了不少趟
。每次回來就感歎,說
內遠沒有形成一個以質量和價格爲基礎的公平競爭的市場。在
內,人人抱怨“全民經商”。實際上,應當抱怨的或許是當前經商的方式,而不是經商的人數。
他又在耐心等待,相信自己的機會一定會到來。
在無數投身商的中
留學生中,他不過是其中的一個。
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畢業和在美居留,在美經商的留學生人數也在日益增多。留學生經商已漸成一種蔚爲壯觀的流。
當年,多少滿懷“做學問”的熱忱赴美“深造”的中留學生,一到美
就發覺,美
社會的結構重心不在政治,不在文化,甚至不在科學,而在商業經濟。曆史上,有一個美
總統曾說過:“美
的事業就是商業”(thebusinessofamericanisbusiness.)的確,在美
社會裏,一切價值都可以用商業價值來衡量,而商業上的成功又是一切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基礎。作爲一個充分發展的商業社會,在美
辦一家公司遠比在中
申請一張護照容易。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商業世界最終將吸引許多有才華和膽識的留學生投身其中,成爲他們爭雄的戰場。
二次世界大戰之時,人類在戰場上以血肉之軀相互拼殺;戰後,東西方之間開始了以激烈的軍備競賽爲特征的“冷戰”。如今,“冷戰”結束了,一場新的以貿易和商業爲形式的經濟實力的較量又在際間迅速展開。下一個世紀,中
能不能崛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這場較量中的成敗。
《留學美國》第十四章 二十一世紀新的戰場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五章 美國式的再教育”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