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日本留學一千天第二五章 如火如荼上一小節]發言呢?”我問。
“關于《伊勢物語》與《古今和歌集》的關系。”
“這個題目不是太大點兒嗎?”
“對。不過我將來的畢業論文就打算搞這個,現在正好可以一點一點弄起來。好在研究會的同學們能給我不少幫助。”
“研究會裏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研究專題嗎?”
“只要是與《伊勢物語》有關的內容隨便你搞什麼。大家輪流作專題報告。”
“有沒有老師指導你們呢?”
“倒是請了一位老師給我們當顧問。但他很忙,不可能常常來。主要還是靠我們自己互相探討互相研究。高年級的同學也起指導作用。”
“每個星期都有活動嗎?”
“對,至少是一次。需要的時候就搞兩次。”
“每個人對待研究會的活動都很認真嗎?比方說不遲到,不缺席。”
“那當然。如果不願意出席又何必要參加進來呢?”
“那麼,如果在研究會裏搞出來了一篇論文,又能怎麼樣呢?”
“發表呀。在大學生節上,所有的研究會都要公布,發表本年度的研究成果的。”
日本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大學生。我們東洋大學的學生節是在每年11月21日到25日五天。這幾天裏,全校停課,所有學生團在整個校園裏轟轟烈烈大搞“彙報”:發表論文(以展出或刊物的形式),搞各種展覽,演出,還
自動手製做各式菜肴,小吃在校園裏出售,簡直鬧翻了天。
其實,展覽會和演出活動並不只在學生節才搞,在校園裏時時都能看到學生團搞展覽或演出的布告。
“‘書藝會‘書法作品展于x月x日在xx教室展出。歡迎各界踴躍光臨!”
“《人》攝影作品展……”
“無伴奏重唱團。西歐古典名曲演唱會……”
“東洋大學管弦樂團貝多芬交響樂作品演奏會……”
“《大地》美術作品展覽……”
“電視劇《紅蘋果》初次公演會……”
……
由于時間關系,各種演出會我尚未欣賞過,但展覽會我總是盡可能地去看。它們給我的印象是:認真,而絕不是尋開心,瞎胡鬧。
說到育活動。日本各所大學都有自己一年一度的
育節。在爲期一天的時間中,全校上下不分師生圍繞一系列項目展開熱烈而友好的比賽和
育表演。同時,日本全
每年還舉行春,秋兩次的全
大學生
育對抗賽。重點項目是棒球,冰球,足球,橄榄球等,其中尤以棒球爲最大熱門。棒球實力強不強,對一個大學的名譽甚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就因爲這個,每年的大學生棒球聯賽都緊扣著所有大學生們(當然也包括老師們)的心。許多學生乃至老師都情願放棄上課
赴賽場當拉拉隊員。而賽場上一分一秒的比賽實況也迅速無誤地反映到校園廣告牌上。學生們團團圍著廣告牌焦急地等待戰報的心情,與中
觀衆觀看中
女排迎戰外強時的心情幾乎沒什麼兩樣。
東洋大學的棒球是值得驕傲的。它在1986年的春季大賽中奪得了全日本冠軍的錦旗。全校上下爲此歡呼雀躍。“東洋大學全日本第一”的巨幅紅標語從高高的樓頂垂挂下來,閃耀奪目,坐在幾公裏外的電車上都能清楚地看見。那陣子,所有外校來東洋大學兼課的老師登上講臺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們得了冠軍,恭喜恭喜!”而學生們只要一走出校門,總愛不無自豪地對人拍拍自己高挺的
脯,響亮地說一聲:“我是東洋大學的!”
這確實是一個思想開闊的天地。你可以自由地去想,去學,去幹,憑你有多大的勁兒,憑你有多高的熱情。放心,沒人給你潑涼,更沒人給你畫地爲牢。正確也好,不正確也好,一切都只由客觀實踐來下結論。對于一個成長中的年輕人說來,難道還有比這更理想的學習環境嗎?
說實在的,千辛萬苦來到了日本,又千辛萬苦考進了大學,我何嘗不願意在專業學習之余,也走進這些青年團當中去鍛煉自己,發揮自己呢?
多麼想參加“老舍作品講讀會”,與日本青年一起研究老舍啊!
又多麼想參加“戰後文學研究會”,鑽研鑽研日本戰後的文學啊!
加入“混聲合唱團”,同大家一起練聲,演唱各歌曲該是非常快樂的吧?
加入“電視劇攝製小組”,和同學們一起編劇,拍戲該是非常有趣的吧?
還有,那“英語會話小組”是怎麼練習英文會話的?
那“探險小組”又是怎麼搞探險的?
那自稱“雜志出版集團”的又是如何搞雜志的?……
什麼都想知道,對什麼都有興趣。卻什麼團也參加不了--我每天晚上都不得不去打工。沒有錢,也就失去了時間和機會。你說有多慘!然而更慘的卻還是專業學習跟不上。鬧得本來就緊繃繃的我,更沒心思去左顧右盼了。 們中
的外語教育
平絕對是世界第一流的!
《日本留學一千天》第二五章 如火如荼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二六章 啃”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