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表示對丘吉爾格外優待,勞合—喬治在組閣時讓丘吉爾在陸軍部、海軍部或空軍部中任意選擇。丘吉爾當然願意回到海軍部去,他在給首相的信中表達了這個意思,並且表示“我可以接受任何要求,讓大家的願望變爲現實:‘艦隊做好了准備。’”但是在與其他閣員磋商的過程中,勞合—喬治收回了讓丘吉爾任海軍大臣的許諾,而讓他同時兼任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這件事引起了報界的批評。《泰晤士報》的社論說:“一匹馬,一個人。我們對丘吉爾先生同時兼任兩個職務所具備的能力表示懷疑,尤其是對同時擔任兩項這樣生氣勃勃和方興未艾的高級職務就更是如此了。”爲了平息批評,丘吉爾說服勞合—喬治任命好朋友西利擔任空軍部副務大臣。
當時陸軍部和空軍部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是士兵複員。經過了長期戰爭的士兵們都渴望回家過平民生活。但是在戰爭結束前陸軍部製定的複員計劃,出于對戰後工業建設的急需的考慮,規定那些對恢複和發展工業生産有用的技術人才可以優先複員。這就造成了一種不公平。那些服役長、吃苦多、功勞大的士兵看著戰爭後期才參軍的人卻先回了家,心中極爲憤怒。陸軍的軍紀幾乎廢弛,士兵們的怨恨轉化爲許多起兵變。丘吉爾曾寫道:“根據各軍營傳來的消息,一周之內就有30多起士兵不服從管束的事件。往往有相當多的士兵自由活動好幾天而不接受任何約束。”形勢對丘吉爾說來極爲嚴峻。
1919年1月14日,丘吉爾在白金漢宮參加了授任儀式,第二天他立即召集全陸軍委員會委員、駐法英軍總司令黑格將軍以及有關的民事部門的代表開會。他建議廢除現行複員計劃,而以一項依年齡大小、服役時間長短以及受傷輕重而決定是否複員的新計劃來代替。丘吉爾對這一政策概述爲:“在4個人中讓3個人走,給留下的這個人雙份薪
,以完成4個人所擔負的工作。”爲了在征召到足夠數量並對之進行訓練的志願兵能承擔軍隊應負的責任之前彌補大量複員造成的空缺,丘吉爾提出了一項在一個有限的期間內實施征兵的法案。
丘吉爾的這一提議與政府成員們在大選中向民衆所作的許諾相矛盾,並且由于首相正在巴黎參加和平會議而未能與其磋商。勞合—喬治在得知丘吉爾的方案後感到吃驚。丘吉爾不得不立即發電報,繼而派出秘書,最後自趕到巴黎,去向勞合—喬治加以解釋。丘吉爾說這是一個非常情況下的應急措施,“要是目前的做法再繼續幾個星期,那除了一群士氣低落、怒氣沖天的暴徒外,什麼也看不到了。這批留下來的人,認爲沒有什麼公平原則,絲毫不顧這是軍事組織。”勞合—喬治在知悉了全部情況後同意了這項計劃。1月29日,陸軍部下令實行新政策,實施新軍饷標准。丘吉爾也在報紙上撰文對這一政策加以闡釋。就在此時,又發生了幾起嚴重的兵變。1月底,加萊有三、四千名軍需和運輸部隊的軍人發生兵變,占領了這個港口達數天之久,直到從前線調來兩個師的兵力才使之平息下來。2月上旬,大約有3000名休假歸隊的軍人在倫敦換車時,因遇罷工,行期受阻,在車站被耽擱了一夜,既無飯吃,也無法休息。第二天一清早,他們集
到白廳前面舉行示威。丘吉爾急令近衛步兵和皇家警衛騎兵分隊將他們包圍後解送到威靈頓兵營。
這些事件使人們認識到,丘吉爾的計劃不僅是合理而公正的,而且是及時的和深得軍心的,征兵法案亦被認爲是十分必要的,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盡管阿斯奎斯派和工強烈反對,但法案在下院還是以絕對多數得到通過。丘吉爾在這一特殊時期中所表現出來的膽識和魄力,受到了人們的廣泛稱贊。
丘吉爾在陸軍部面臨的另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是英及協約
對俄
革命的幹涉問題。早在戰爭尚未結束、丘吉爾接掌陸軍部之前,英
就已經開始了這種幹涉。英軍和法、日、美等
軍隊都開進了俄羅斯。這一方面固然是爲了重建東部戰線,牽製德軍兵力,以阻止德
人將部隊撤到法
進行作戰;但另一方面則是要支持白俄軍隊進行反布爾什維克的戰爭。英軍在俄
的部隊不多,但占領的地域卻比較廣闊。對德戰爭結束後,英
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擴大對俄
的幹涉。1918年11月13日,英
政府批准了一年前同法
簽訂的在俄
南部劃分勢力範圍的協定。第二天,又通過了一系列決定,內容包括向白軍將領鄧尼金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援助,向西伯利亞的英軍增派軍官和補充軍事裝備,以及實際上承認由高爾察克領導的鄂木斯克政府。1918年11月30日,英
政府又指示英軍比較集中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政府代表,要求英軍“繼續占領穆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繼續向西伯利亞進攻,並設法說服捷克人留在西伯利亞,占領(借助5旅英軍)巴統——巴庫鐵路線。在提供各類軍事物資方面,對諾沃羅西斯克的鄧尼金將軍給予一切可能的援助,向波羅的海沿岸各
提供軍事裝備。”據統計,到1919年初丘吉爾出任陸軍大臣時,英軍已有約14000名士兵在俄
,由7名將軍指揮著這些部隊。
丘吉爾在1918年底,曾就對俄政策在戰時內閣會議上發表意見。他認爲,英要麼盡快從俄
撤出,要麼“派出大量軍隊,提供足夠的機械化裝備”以更有效地進行幹預;而他更傾向于選擇後者,因爲丘吉爾對俄
革命抱有極端的敵視態度。他在丹迪市發表的競選演講中把布爾什維克稱爲“殘暴的大猩猩”,斷定布爾什維克“很快就會把俄
拖回到動物形態的野蠻時期”,說“共産主義理論……就是倒退到中世紀”。後來他還對朋友說過:“戰勝了世界的老虎——德
佬之後,不能再讓大猩猩掐死我。”1919年初,丘吉爾抱怨說:“我們這個
家對俄
所幹的事情是否明確和恰當,對這一點並未建立起堅定和強烈的信念。”因爲勞合—喬治以及帝
自治領的總理們不願由于幹涉俄
革命而卷入一場新的很可能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勞合—喬治並不同情俄
革命;但士兵厭戰、工人罷工以及政府面臨的巨大財政困難使他在這一問題上舉棋不定。他“自己就覺得,經常是開始倒向這一邊,然後又擺向另一邊”。
1919年2月,丘吉爾敦促協約成立專門委員會來擬訂幹涉俄
的計劃。勞合—喬治在參加和會期間,確知美
總統威爾遜對幹涉俄
不熱心,卻在自己回倫敦時讓丘吉爾到巴黎去向戰時最高委員會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丘吉爾在碰到釘子之後便會死心。豈料丘吉爾在……
丘吉爾傳3 身兼數職的內閣大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