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丘吉爾傳1 北非大捷和地中海戰略上一小節]大利的龐大陸軍,已經潰不成軍了。可惜由于距離過遠、供應困難,使英軍隊向西推進受到嚴重影響。
英軍的巨大勝利與海軍和空軍的有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海軍除了以猛烈的炮火轟擊敵軍陣地外,還給陸軍運送了大批軍供物資。空軍雖然在數量上少于敵人,但英飛行員的勇敢精神,反而使他們占盡上風,取得了製空權。戰鬥結束後發現,意軍被擊毀和放棄的飛機就達幾百架。
在戰役的進程中,丘吉爾在1940年12月23日晚向意大利人民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我們的軍隊還在粉碎並且一定要粉碎你們的非洲帝”。他指出,是墨索裏尼這個法西斯獨裁者將意大利帶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他號召“意大利民族能再次創造自己的命運”。
在丘吉爾指示下,英軍乘勝前進,把迅速摧毀意大利在東北非的部隊,作爲1941年前幾個月在海外作戰的主要目標。2月6日,英軍比預定計劃提前3個星期攻克班加西,並在沿海公路線上同幾個意軍主力縱隊激戰了一整天。7日拂曉,意軍在出動30輛坦克作最後的掙紮仍遭失敗後,在伯根佐將軍帶領下向英軍投降。在兩個月中,尼羅河集團軍向西推進了500英裏,殲滅了意軍9個師,俘虜13萬人,繳獲坦克400輛,大炮1290門。丘吉爾致電韋維爾將軍,熱烈祝賀英軍獲得的這一輝煌勝利。
在蘇丹,普拉特將軍指揮著英聯邦部隊于1941年1月向卡薩拉發起了猛攻。19日,意軍被迫撤離該地;不久,他們又不得不放棄加拉巴特,最後完全退出了蘇丹。在埃塞俄比亞,桑福德將軍指揮的一小支英軍爲核心,使全的起義工作進展迅速,逐步肅清了戈賈姆以西大部分地區的殘敵。1月20日,海爾·塞拉西皇帝回到了埃塞俄比亞王
。
2月,英軍實施“帆布”作戰計劃。14日占領了基斯馬尤;22日攻克傑利布,使意軍全線崩潰。25日,英軍摩托化部隊進入意屬索馬裏的最大港口摩加迪沙,繳獲了大批軍需品,其中包括40多萬加侖的寶貴的汽油。參加指揮這一戰役的坎甯安將軍命令部隊稍事休息後,于3月初開始長途奔襲,17日攻占了距摩加迪沙740英裏的季季加,光複了意屬索馬裏全境。坎甯安將軍不顧疲勞,繼續向摩加迪沙以北約200英裏的費爾弗挺進。這一行動完成後,英屬索馬裏亦被全部收複。3月底,部隊抵達迪雷達瓦集結,爲下一步進攻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作准備。在3個月中,坎甯安將軍的部隊長途跋涉了850英裏,擊斃、俘虜或擊潰意軍5萬多人,而他的部隊傷亡不到500人。
與此同時,英軍在埃塞俄比亞也進展順利。3月27日攻占了軍事重鎮克倫;4月1日攻克阿斯馬拉;8日迫使馬薩瓦的守軍投降。此時坎甯安將軍的部隊已進入了亞的斯亞貝巴。盡管墨索裏尼嚴令“死守”,但意軍大勢已去,難以堅持抵抗。
5月5日,海爾·塞拉西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亞的斯亞貝巴。
英軍隊在北非獲得了出人意料的全面勝利,5萬英軍竟然擊潰了50萬意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勝利。
與北非戰場遙相呼應的是地中海對岸的巴爾幹半島戰場。墨索裏尼在妄圖征服埃及的同時,于1940年10月28日向希臘發動了全面進攻。應希臘政府的要求,英海軍接防了克裏特島天然良港蘇達灣,並以此爲基地,派飛機襲擊塔蘭托的意大利艦隊和普遍騒擾意大利南部。意軍有三艘戰艦,一艘巡洋艦被擊中,造船廠也遭嚴重破壞,而英軍只損失了兩架飛機。在英軍支持下,希臘軍隊發動了反攻。11月22日,希臘軍隊將意軍趕回到阿爾巴尼亞,並攻占了科爾察。他們還包圍了意軍精銳部隊阿爾卑斯“朱利亞”師團,使意軍遭受了傷亡2萬、被俘5千人的慘重損失。
由于墨索裏尼的失敗危及了德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希特勒下令德軍進行武裝幹預。爲了阻止德軍在這一地區的攻勢,丘吉爾安排新任外交大臣艾登和約翰·迪爾將軍到開羅、雅典和安卡拉進行了一次訪問,向他們表明了英
亦將幹預這一地區局勢的想法。他倆以及韋維爾將軍也都認爲,英
幹預對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將起鼓勵作用。果然,3月27日,南斯拉夫發生政變,組成了堅持抵抗的新政府。但是,強大的德
軍隊很快就製服了希臘和南斯拉夫。僅在11天後,南斯拉夫新政府就被迫投降。希臘軍隊也頂不住德
元帥李斯特的裝甲部隊的沖擊和德
空軍的猛烈轟炸,被打得一敗塗地。4月23日,希臘軍隊向德軍投降。4月27日,納粹的坦克開進了希臘首都雅典。希臘
王和政府被迫隨同殘余部隊和英
軍隊撤到了克裏特島上。
但是克裏特島上的防衛力量十分薄弱,各方面的部隊加起來總共還不到3萬人,還得看守6000名意大利戰俘。全島只有16門重型高射炮和36門輕型高射炮;約有近40架各種型號的飛機,但其中一半不能使用。這些部隊面臨著德軍的精銳部隊的巨大壓力,大約有1.6萬名德傘兵將自天而降,其中有戈林最爲得意的“英雄空降師”;德
方面可以投入的飛機共計1280架;此外,還將有7000人從海上登陸。戰鬥在5月20日清晨打響,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空降部隊的進攻,德軍的矛頭首先對准了馬利姆機場。充滿法西斯狂熱精神的德
空降部隊的攻擊力量大大超出了英軍將領的預計,但是英軍在保衛克裏特島時所進行的頑強抵抗,也給德
人造成了巨大傷亡。英
海軍在付出兩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被擊沈的慘重代價的同時,也擊沈了滿載德軍登陸部隊的帆船12只和輪船3只,因此而淹死的德軍約4000多人。一個星期後,英軍不得不開始撤退。希臘
王和政府亦隨同撤出。到6月1日,共有17500人被安全地撤到埃及,但來不及救出的5000名英軍,除少數人被俘外,大部分都戰死了。據估計,在這次保衛戰中,英
及其盟
軍隊的死傷人數約爲1.5萬多人,而德
人的傷亡也不會少于此數。
克裏特島保衛戰正在激烈進行時,丘吉爾發現德人有跨越東地中海向敘利亞和伊拉克進軍的戰略意圖,他立即安排印度事務大臣說服印度總督和駐印軍隊總司令奧金萊克將軍從印度調部隊到巴士拉去。英軍的果斷行動迅速見到成效。5月末,伊拉克成立了一個友好的新政府,6月上旬,韋維爾也在丘吉爾的催促下對敘利亞采取了侵入行動。在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
軍隊支持下,經過一個月的戰鬥,迫使原來效忠于法
維希政權的敘利亞當局,于7月12日按照英方的要求簽……
丘吉爾傳1 北非大捷和地中海戰略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