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1998大洪水黨員:中流砥柱上一小節]噬掉。“今年的莊稼長得最好哇!”面對此景,許多農民淚流滿面……
大慶不僅是大慶人的大慶,也是全人民的大慶,如果保不住大慶油田,就無法向曾用鮮血和生命開發建設大慶油田的“老會戰”們交待,更無法向
中央、
務院和全
人民交待。雖然汛情在變,搶險隊伍和搶險地點在變,但保衛大慶油田的決心始終沒有變,抗洪群衆保大家舍小家的大局觀念始終沒有變。一批批比搶險隊伍在234萬大慶人信任和期待的目光中,走向杜爾伯特,走向肇源,走向保衛油田的最前線。
8月11日,肇源縣富強鄉立陡山堤段險情疊出,形勢十分危急。住在附近高崗村屯的群衆,聞訊後自發來到堤上支援搶險。由于風的沖護坡上部分沙袋已下沈人
,幾十米的堤段的護坡層急需加高。此時,備土已用完,到遠
取土又來不及。
富強鄉堤防站站長張祥情急之中,猛然想起自己家中的果園土牆可用作防汛土,二話沒說便領人來到自己家的果園前,推倒果園土圍牆後,用圍牆土裝了幾十條編織袋運到堤段上,使護坡層及時得到了加高加固。一位正在堤上搶險的農民深有感觸他說:“這幾年旱情嚴重,油田每年都花錢幫我們抗旱打井,現在只要能保住油田,把命都搭上我們也沒怨言。”
(原載1998年8月18日《人民日報》解記劉荒楊海濱)
血與肉鑄起抗洪長城
盡管洪可以恣意去做它想做的事,但是我們的英雄們卻不允許他這樣做,並與之浴血奮戰,鑄起一道堅硬無比的鋼鐵長城。
6月29日20時許,廣東省南海市丹竈鎮樵桑聯圍閘決口。刹那間,洪
咆哮、惡
滔大。7月4日16時45分,圍堰合龍成功。數萬軍民鏖戰五晝夜的抗洪壯舉雖然被定格爲曆史,然而,許多可歌可泣的人與事卻給人們留下難忘的記憶。
身爲省三防指揮部總指揮、省委常委、副省長的歐廣源,五天五夜一刻也沒離開最危險的閘決口
,始終與數千災民風雨同舟,全過程指揮戰鬥。事發當晚20時許,他火速趕到現場。五晝夜100 多個小時,他始終把守在“虎口”,累了坐在沙包上打個噸兒,餓了咽口幹糧,到了圍堰合龍決戰的那天,他一整天沒有“吃東西。是的,數萬軍民五晝夜的辛勞就要在關鍵時刻經受考驗了,此刻,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抗洪搶險時的利專家又往往頂在最前沿。事發後20分鍾,佛山
文分局的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在
閘決口
,載滿沙包的船沈下去,幾秒鍾內就像滾湯圓似地滾走,但
文人卻要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搶測
文資料。
深、流速、流量等有關資料猶如虎口拔牙般測出來,保障了搶險全過程的決策依據。當省領導決定構築二道防線、擋住決口湧出的洪
時、從事
利工作48年、如今73歲的省
利廳顧問湯德俊,最先到達目的地。有記者在二線見到由于過度疲勞而眼圈發黑的他時,他只有一句話:數十年來習慣了,這是
利人的本
。這不僅僅是
利人的本
,更是共産
員的風範。
抗洪前線的監察官
江西都昌縣矶山下壩,一直活躍著一個雄健的身影——都昌縣監察局長羅杏全。
7月26日,矶山下壩位已達21.90米,超警戒線2.90米,內外落差 8米多。上午10時15分,正在巡壩的羅杏全聽見一聲高喊“危險”,轉身一看南面內側有一
塌方,他快速趕到現場,只見近10米寬的壩頂,僅殘留1.5米,形成了一個長60米、寬8米、深7米的大陷坑,外湖
滲過單薄的壩
,夾著泥沙嘩嘩地流,決口隨時可能發生。羅杏全帶領紀委監察局幹部冒著壩毀人亡的危險,投入搶險戰鬥,有的抱起上百斤重的大石塊投入
中,有的跳人齊腰深的外壩
中,將一塊塊石頭壘起來,壩上縣直機關幹部及鄉幹部來了,民工們也來了。經過一晝夜奮戰,在外湖築起一條幫壩,才使險段轉危爲安。7月27日,矶山下壩總指揮因勞累過度病倒了,羅杏全又臨時擔任起下壩總指揮。28日,在他指揮下,又成功地搶住了另一
更大面積的塌方。
7月30日,外湖位漲至22.35米,超警戒線3.35米,壩內側泡泉不斷,形勢異常嚴峻,縣委書記、縣長坐鎮指揮,30個縣直機關趕來增援,縣、鄉、村幹部達500余人,加上群衆2500人。除了負責搶險、巡壩外,指揮部又交給羅杏全一項任務:負責督察縣、鄉、村幹部及勞力到崗情況,矶山下壩長2350米,羅杏全一天在壩上16個小時,來回奔波,腳趾頭爛了,大
上起了血泡;深夜,他還要帶領紀委、監察局幹部查崗。
由于監督及時到位,矶山下壩的抗洪大軍紀律嚴明,組織有序,大大增強了責任感和戰鬥力。
紅先鋒
紅飄帶,洞庭湖上一道絢麗的風景。
7月下旬以來,株洲預備役師先後快速收攏集結1000多人員,兵分三路,固守益陽市南縣育樂垸茅草街鎮、嶽陽市華容縣洪山頭鎮長江大堤。全師288名員表示,一定要在這場抗洪鬥爭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爲顯示其
員身份,他們特地在右臂紮上一條紅飄帶。
7月27日早上,由南縣與安鄉縣6個鄉鎮構成的南漢垸西洲大堤西伏段60多米塌方滑坡。堤身出現10余裂縫,內坡堤腳10米
兩個沙眼轉化成管湧,濁
噴出2米多高,嚴重危及32萬畝農田和15萬人的生命財産安全!
險情就是命令。預備役師舟橋連的官兵與友鄰部隊火速趕到大堤。專職副師長吳凱建一聲召喚,在場的22名員齊刷刷地站了出來,22條紅飄帶十分奪目,在他們的帶動下,另外20多名非
員預備役軍人,也毫不猶豫地步人搶險大軍。管湧向堤身靠近,直徑逐漸擴大到2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坍塌潰垸!在這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刻,隨後趕到的10多名臂紮紅飄帶的共産
員站了出來,專門遞送其他勞力背來的卵石壓管湧,背土壘袋加高堤身。經過10多個小時奮戰,險情終于被製服。
8月的湘北夜晚,異常悶熱,白天搶了一天險的人們都十分累了,許多人一倒頭就進入夢鄉,而在大堤上,一支支手電射向大堤的每一個角落,那是負責巡檢查險的人在工作,他們的臂上都系著一條紅飄帶。
在288條紅飄帶的模範帶動下,這個師1000余名官兵,兵分三路,五戰洞庭,出動沖鋒舟100多艘次,搶運防汛物資數十噸,修築子堤1000多米,圓滿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
鐵漢築人堤
7月31……
1998大洪水黨員:中流砥柱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