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兒童故事>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安徒生童話>故事029 各得其所第2小節

《安徒生童話》故事029 各得其所

第2小節
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作品

  [續安徒生童話故事029 各得其所上一小節]這兒住著的是富有的人;這兒住著的是貴族——男爵。

  這兒一切東西都配得很調和。這兒的格言是:“各得其所!”因此從前在那座老房子裏光榮地、排場地挂著的一些繪畫,現在統統都在通到仆人住chu的走廊上挂著。它們現在成了廢物——特別是那兩幅老畫像:一幅是一位穿粉紅上yi和戴著撲了粉的假發的紳士,另一幅是一位太太——她的向上梳的頭發也撲了粉,她的手裏拿著一朵紅玫瑰花。他們兩人四周圍著一圈柳樹枝所編成的花環。這兩張畫上布滿了圓洞,因爲小男爵們常常把這兩位老人當做他們射箭的靶子。這兩位老人就是司法官和他的夫人——這個家族的始祖。

  “但是他們並不真正屬于這個家族!”一位小男爵說。“他是一個小販,而她是一個牧鵝的丫頭。他們一點也不像爸爸和mama。”

  這兩張畫成爲沒有價值的廢物。因此,正如人們所說的,它們“各得其所”!曾祖父和曾祖母就來到通向仆人宿舍的走廊裏了。

  牧師的兒子是這個公館裏的家庭教師。有一天他和小男爵們以及他們受了堅信禮不久的jiejie到外面去散步。他們在小徑上向那棵老柳樹後面走來;當他們正在走的時候,這位小jie就用田裏的小花紮了一個花束。“各得其所”,所以這些花兒也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整ti。在這同時,她傾聽著大家的高談闊論。她喜歡聽牧師的兒子談起大自然的威力,談起曆史上偉大的男子和女人。她有健康愉快的個xing,高尚的思想和靈魂,還有一顆喜愛上帝所創造一切事物的心。

  他們在老柳樹旁邊停下來。最小的那位男爵很希望有一管笛子,因爲他從前也有過一管用柳樹枝雕的笛子。牧師的兒子便折下一根枝子。

  “啊,請不要這樣做吧!”那位年輕的女男爵說。然而這已經做了。“這是我們的一棵有名的老樹,我非常心疼它!他們在家裏常常因此笑我,但是我不管!這棵樹有一個來曆!”

  于是她就把她所知道的關于這樹的事情全講出來:關于那個老邸宅的事情,以及那個小販和那個牧鵝姑娘怎樣在這地方第一次遇見、後來他們又怎樣成爲這個有名的家族和這個女男爵的始祖的事情。

  “這兩個善良的老人,他們不願意成爲貴族!”她說,“他們遵守著‘各得其所’的格言;因此他們就覺得,假如他們用錢買來一個爵位,那就與他們的地位不相稱了。只有他們的兒子——我們的祖父——才正式成爲一位男爵。據說他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人,他常常跟王子和公主們來往,還常常參加他們的宴會。家裏所有的人都非常喜歡他。但是,我不知道爲什麼,最初的那對老人對我的心有某種吸引力。那個老房子裏的生活一定是這樣地安靜和莊嚴:主婦和女撲們一起坐著紡紗,老主人高聲朗誦著《聖經》。”

  “他們是一對可愛的通情理的人!”牧師的兒子說。

  到這兒,他們的談話就自然接觸到貴族和市民了。牧師的兒子幾乎不太像市民階層的人,因爲當他談起關于貴族的事情時,他是那麼內行。他說:

  “一個人作爲一個有名望的家庭的一員是一樁幸運!同樣,一個人血統裏有一種鼓舞他向上的動力,也是一樁幸運。一個人有一個族名作爲走進上流社會的橋梁,是一樁美事。貴族是高貴的意思。它是一塊金幣,上面刻著它的價值。我們這個時代的調子——許多詩人也自然隨聲附和——是:一切高貴的東西總是愚蠢和沒有價值的;至于窮人,他們越不行,他們就越聰明。不過這不是我的見解,因爲我認爲這種看法完全是錯誤的,虛僞的。在上流階級裏面,人們可以發現許多美麗和感動人的特點。我的母qin告訴過我一個例子,而且我還可以舉出許多別的來。她到城裏去拜訪一個貴族家庭。我想,我的祖母曾經當過那家主婦的ru母。我的母qin有一天跟那位高貴的老爺坐在一個房間裏。他看見一個老太婆拄著拐杖蹒跚地走進屋子裏來。她是每個禮拜天都來的,而且一來就帶走幾個銀毫。‘這是一個可憐的老太婆,’老爺說:‘她走路真不容易!’在我的母qin還沒有懂得他的意思以前,他就走出了房門,跑下樓梯,qin自走到那個窮苦的老太婆身邊去,免得她爲了取幾個銀毫而要走艱難的路。這不過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像《聖經》上所寫的寡婦的一文錢(注:即錢少而可貴的意思,原出《聖經·新約·馬可福音》:“耶稣對銀庫坐著,看衆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裏投了若幹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裏投了兩個小錢,這就是一個大錢。耶稣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衆人所投的最多。因爲他們都是自己有余,拿出來投在裏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一樣,它在人心的深chu,在人類的天xing中引起一個回音。詩人就應該把這類事情指出來,歌頌它,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因爲這會發生好的作用,會說服人心。不過有的人,因爲有高貴的血統,同時出身于望族,常常像阿拉伯的馬一樣,喜歡翹起前tui在大街上嘶鳴。只要有一個普通人來過,他就在房間裏說‘平民曾經到過此地!’這說明貴族在腐化,變成了一個貴族的假面具,一個德斯比斯(注:德斯比斯(thespis)是紀元前六世紀的希臘一個戲劇家,悲劇的創始者。)所創造的那種面具。人們譏笑這種人,把他當成諷刺的對象。”

  這就是牧師的兒子的一番議論。它的確未免太長了一點,但在這期間,那管笛子卻雕成了。

  公館裏有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從附近地區和京城裏來的。有些女士們穿得很入時,有的不入時。大客廳裏擠滿了人。附近地區的一些牧師都是恭而敬之擠在一個角落裏——這使人覺得好像要舉行一個葬禮似的。但是這卻是一個歡樂的場合,只不過歡樂還沒有開始罷了。

  這兒應該有一個盛大的音樂會才好。因此一位少男爵就把他的柳樹笛子取出來,不過他吹不出聲音來,他的爸爸也吹不出,所以它成了一個廢物。

  這兒現在有了音樂,也有了歌唱,它們都使演唱者本人感到最愉快,當然這也不壞!

  “您也是一個音樂家嗎?”一位漂亮紳士——他只不過是他父母的兒子——說。“你吹奏這管笛子,而且你還qin手把它雕出來。這簡直是天才,而天才坐在光榮的席位上,統治著一切。啊,天啦!我是在跟著時代走——每個人非這樣不可。啊,請你用這小小的樂起來迷住我們一下吧,好不好?”

  于是他就把用shui池旁的那株柳樹枝雕成的笛子交給牧師的兒子。他同時大聲說,這位家庭教師將要用這樂器對大家作一個獨奏。

  現在他們要開他的玩笑,這是很清楚的了。因此這位家庭教師就不吹了,雖然他可以吹得很好。但是他們卻堅持要他吹,弄得他最後只好拿起笛子,湊到嘴上。

  這真是一管奇妙的笛子!它發出一個怪聲音,比蒸汽機所發出的汽笛聲還要粗。它在院子上空,在花園和森林裏盤旋,遠遠地飄到田野上去。跟這音調同時,吹來了一陣呼嘯的狂風,它呼嘯著說:“各得其所!”于是爸爸就好像被風在吹動似地,飛出了大廳,落在牧人的房間裏去了;而牧人也飛起來,但是卻沒有飛進那個大廳裏去,因爲他不能去——嗨,他卻飛到仆人的宿舍裏去,飛到那些穿著絲襪子、大搖大擺地走著路的、漂亮的侍從中間去。這些驕傲的仆人們被弄得目瞪口呆,想道:這麼一個下賤的人物居然敢跟他們一道坐上桌子。

  但是在大廳裏,年輕的女男爵飛到了桌子的首席上去。她是有資格坐在這兒的。牧師的兒子坐在她的旁邊。他們兩人這樣坐著,好像他們是一對新婚夫婦似的。只有一位老伯爵——他屬于這guo家的一個最老的家族——仍然坐在他尊貴的位子上沒有動;因爲這管笛子是很公正的,人也應該是這樣。那位幽默的漂亮紳士——他只不過是他父qin的兒子——這次吹笛的煽動人,倒栽蔥地飛進一個ji屋裏去了,但他並不是孤獨地一個人在那兒。

  在附近一帶十多裏地以內,大家都聽到了笛聲和這些奇怪的事情。一個富有商人的全家,坐在一輛四騎馬拉的車子裏,被吹出了車廂,連在車後都找不到一塊地方站著。兩個有錢的農夫,他們在我們這個時代長得比他們田裏的麥子還高,卻被吹到泥巴溝裏去了。這是一管危險的笛子!很幸運的是,它在發出第一個調子後就裂開了。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樣它就又被放進yi袋裏去了:“各得其所!”

  隨後的一天,誰也不提起這件事情,因此我們就有了“笛子入袋”這個成語。每件東西都回到它原來的位子上。只有那個小販和牧鵝女的畫像挂到大客廳裏來了。它們是被吹到那兒的牆上去的。正如一位真正的鑒賞家說過的一樣,它們是由一位名家畫出來的;所以它們現在挂在它們應該挂的地方。人們從前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價值,而人們又怎麼會知道呢?現在它們懸在光榮的位置上:“各得其所!”事情就是這樣!永恒的真理是很長的——比這個故事要長得多。

  (1853年)

  這個小故事最初發表在1853年出版的《故事集》第二卷。這是一起有關世態的速寫。真正“光榮”的是那些勤勞、樸質、善良的人們,他們的畫像應該“懸在最光榮的位置上。”那些裝腔作勢,高視闊步的大人物,實際上什麼也不是,只不過“倒栽蔥地飛進一個ji屋裏去了。”這就是“各得其所”,其寓意是很深的。安徒生在他的手記中說:“詩人蒂勒(t·m·thiele,1795—1874)對我說:‘寫一起關于把一切吹到它恰當的位置上的笛子的故事吧。’我的這篇故事的來曆,就完全源自這句話。”

……

《安徒生童話》故事029 各得其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故事030 一星期的日子”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安徒生童話》故事030 一星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