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在通向科學學的道路上第2小節

《科學的社會功能》在通向科學學的道路上

第2小節
貝爾納作品

  [續科學的社會功能在通向科學學的道路上上一小節]多的經過集中整理的曆史事例,足以使我們去認識其主要現象,並對它們進行分類。

  (3)目前,科學研究是在各種不同的文化環境條件下進行的,通過比較,即與中guo的、伊斯蘭的、印度的、日本的或俄guo的經驗相比較,便可以把西歐的由希臘、猶太、基督教、羅馬傳統因素所産生的科學的特點,從比較普遍的因素中區別出來。同樣,通過對不同經濟製度下的科學發展的比較,也就能確定經濟因素對科學發展的作用。

  (4)目前,在科學和科學界的組織方面,存在著有計劃的試驗的可能xing

  (5)生活的速度,主要由于通訊聯絡的日益完善,在我們的時代是如此迅速,現在進行的一些試驗,在過去那是不可想象的。上述大部分因素,是與通訊聯絡的發展密切相關的,這也許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不利的,與世界的普遍影響相隔絕來觀察科學,會遇到重大的困難。但是,如今恐怕很難找到一種文化能幸免于來自地球大氣中的放射xing塵埃的“汙染”。

  (6)我們正chu于科學發展的極爲有意思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新的聯系與綜合迅速出現。整個文化大廈的階梯和全面聯系的結構輪廓已經開始呈現出來。我們也開始看到了每到達一種shui平高度時所出現的新特點。普賴斯關于科學聯系機ti的研究工作,在這方面具有拓荒者的xing質,他的研究是數量分析的嘗試,促進了揭示支配科學運動的規律。

  4.科學學的特xing

  (1)可以說,科學學這門學科,如同其他大多數學科一樣,也不能臆斷地預言這門學科的理論結構,我們只能通過試驗和觀察來描繪其細節。然而,理論結構的假設,不僅無害,甚至還是必要的。因爲假設能幫助我們的是:當我們看到的現象不符合所假設的結構時,就修改這種假設的結構;而當我們看到的現象符合所假設的結構,並通過分析確認它們在這一結構中的地位時,那就更有意義了。

  (2)過去在歐洲曾經存在過亞裏士多德的和宗教教義的宇宙觀,它對待矛盾的態度是通過論證或試驗加以解決。但是在印度,當人們發現某些與世界面貌不相符合的現象時,唯一的反映卻是:“是的,這是奇迹,那有什麼辦法?”因此,在這裏感覺不到有任何矛盾。而在中guo則又是一種情況,老夫子們認爲,他們是被緊緊地束縛在大自然運動的機器上,每當這架自然機器失調,他們就感到不自在,反之亦然。

  (3)可以認爲,在科學研究中,許多新的概念將作爲新的現象出現。例如,在對語言的研究中,情況正是這樣,語言是地地道道的人類獨特的一種ti系,但在語言研究中,卻發展了(盡管是緩慢地)統計與數字這樣的新的部門。而信息理論和語言統計學(是和韋弗、香農、布裏淵、維納、赫登等人的名字密切相聯的),又導致産生了一些新的觀點,其中不僅有語言學方面的,而且還有物理學方面的新觀點。

  (4)最近二十年,由于x射線和電子顯微鏡的應用,生物學在我們的視野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目前,它具有比以往更加令人滿意的和更加清晰的概念輪廓,它已經成了一種真正的科學,而不再僅僅是被觀察到的事實的彙總。這要歸功于對各個具ti等級的驗證,這些等級包括:原子、單ti粒子、聚合物粒子、分子結構、機ti、社會xing等,對每一個等級,只有在研究了它的上、下級的條件下才能充分理解。

  (5)科學是科學家從事的勞動。個ti心理學和個ti行動的方式,是科學學的最基礎的一級。可惜,心理學是比分子生物學更爲複雜的領域。雖然它是從1860年g.t.費希納的著作《心理物理學要素》出版時期就已開始形成一門科學,但其發展卻很緩慢。

  其他的社會科學,例如經濟學,盡管進行一些量的歸納是沒有問題的,但也還明顯地chu在科學前的階段(stadiumprzednauckowe)。

  (6)雖然我們希望高爾頓的格言“只要你能夠,就要算清楚”能在科學學上得到應用,但是,必須避免出現虛假的概念。布萊克特的定律“任何一個設計的完成,所要求的時間爲原先計劃的3.14倍”,是一種對所謂精確xing的嘲笑。普賴斯曾提醒洛特克有關1926年科學效率的分布的法則,洛特克1956年出版的《數學生物學要素》一書,更進一步預示了結構分析法,並包含了許多對科學學有益的思想。很值得將該書以及托馬森1948年的《發展與形式》同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狀況加以比較,那時我們會立刻發現,稍微直接一點觀察嚴密的機ti,其價值至少不低于許多次不連貫地分析宏觀結果的同樣價值。

  當然,比科學學更高一級的科學也還chu于剛剛發展的開始階段。然而,任何一種研究科學的最一般特點的理論,必然會遇到軍事因素、威信因素以及宇宙競爭因素等等的壓力。

  l.e.理查森于1922年研究了氣象學的複雜物理問題之後,又轉向更加困難的社會心理問題,然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至今沒有收到太大的效果。

  在目前科學學發展的最初階段,把科學作爲一種現象來研究,也應該象研究其他對象一樣,從能夠獲得有力的立足點和取得具ti的結果的方面開始。

  目前可以舉出下列研究:

  (1)統計研究:因爲統計研究能夠揭示客觀存在的法則和規律,我們正在探索開展這種研究的手段。就象根據反應速度來鑒定單分子、雙分子和鏈型結構一樣。但是,根據幾個宏觀參數,目前還難以詳細闡述這些手段。

  在各個階段互不協調的ti系中,往往形成緊張現象,而在有計劃的ti系裏,卻能達到最大效益。這個事實正是說明必須進行計劃的明顯證據。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可說是一種不變的常規,就象蠟燭與激光之間、閑逛與有計劃的旅行之間的差別一樣。爲了設計激光,必須懂得具ti結構,而統計並不見得就是達到此目的的最好途徑。

  其他用途的情報源也可以利用,但必須製定一個關于收集情報的具ti要求方案,任何類型的科學組織,不論是列昂節夫的或斯通的輸入-輸出型的,都要求收集科學家流動的專門數據。

  (2)關鍵事例的詳細研究:當然,這是正統的科學史家基本的工作範圍。無需多說。然而,這裏應該指出的是同時發明的事例,因爲它們具有可資借鑒的xing質。在相反的情況下,則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兩個人研究同一個問題,其中一個找到了答案,而另一個卻沒有呢?如同普賴斯一樣,我們也引用聖馬太的一段話:“有兩個人在地裏,一個被接受,另一個……

科學的社會功能在通向科學學的道路上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在通向科學學的道路上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