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人類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主觀的精神生活,包括感官感受,感情,思想,有意志的選擇。”
——本傑明·裏貝特
意識問題的研究已經提到日程上來了。我們已經了解了視覺系統的複雜,以及視覺信息是如何按一種准等級的方式進行
理的(這種准等級方式只有部分是我們所了解的)。我還概述了關于視覺覺知的神經機製的幾個觀點,並概要提出了可能有助于揭示它的機製的幾個實驗。我們顯然還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到目前爲止已經得到了些什麼結果呢?
科赫和我正在試圖去做的就是使人們,特別是那些與腦研究有密切關系的科學家,相信現在是嚴肅地對待意識問題的時候了。我們猜測,真正有用的可能是那些關于意識的一般的探討,而不是某些詳細的建議。本書所討論的那些設想並不是一些詳細擬定好的、有條理的觀點。相反,它們還在發展之中。我相信,我們尚未發現將意識概念化的確切途徑,而僅僅是在朝這方向摸索著前進。這正是實驗證據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新的結果會引出新的觀點,同時也會使我們察覺出舊觀念中的錯誤。
哲學家們試圖去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更好的方法,並想指出我們目前思考中的謬誤,這當然是正確的。但他們僅僅取得了極少的實質進展,這是由于他們是從外部觀察系統的。這使得他們使用了錯誤的術語。從神經元的角度考慮問題,考察它們的內部成分以及它們之間複雜的、出人意料的相互作用的方式,這才是問題的本質。只有當我們最終真正地理解了腦的工作原理時,才可能對我們的感知、思維和行爲作出近于高層次的解釋。這將有助于我們以一種更加正確和嚴謹的方式理解腦的所有行爲,以取代我們今天的那些模糊的庸俗觀念。
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爲目前從神經元平考慮意識問題的時機尚不成熟。然而事實恰恰與此相反。僅僅用黑箱方法去描述腦如何工作,特別是用日常語言或數字化編程計算機語言來表達,這種嘗試爲時尚早。腦的“語言”是基于神經元之上的。要了解腦,你必須了解神經元,特別是巨大數目的神經元是如何並行地一起工作的。
讀者也許會接受所有這些觀點,同時又抱怨我更多地用推測而不是鐵一樣的事實來談論意識話題,並且回避了歸根結底最讓人困惑的問題。我幾乎沒有涉及可感受的特征(如“紅顔”的紅)的問題,而僅僅將它推到一旁並期盼有個最好的結果。簡而言之,爲什麼“驚人的假說”如此驚人呢?腦的結構和行爲是否存在某些方面可以向我們暗示,爲什麼從神經角度了解覺知如此困難呢?
我認爲是存在的。我已經描述了腦這個複雜機器的一般工作情況。它可以在一個感知時間內迅速地理總量巨大的信息。腦是個豐富的相互關聯的信息的載
,它的許多內容是連續變化的,然而這臺機器卻能設法保存它剛剛所做的各種運行的記錄。我們通過自己內省得到的非常有限的
驗,但除此以外並未遇見到任何機器具有這些特
。因而內省的結果顯得比較奇特,這也不足爲奇了。約翰遜-萊爾德也提出過一個類似的觀點(這在第十四章 引述過)。如果我們能構建一臺具有這些驚人特
的機器,並能精確地跟蹤它的工作,我們會發現掌握人腦的工作原理就容易得多了。就像現在我們了解了dna、rna和蛋白質的功能之後關于胚胎學的神秘感已大部分消失了一樣,關于意識的神秘特
也將會消失。
很明顯這引出了一個問題:在將來,我們能否造出這樣的機器呢?如果能的話,它們看上去是否具有意識呢?我相信,最終這是可以實現的,盡管也可能存在著我們幾乎永遠不能克服的技術障礙。我猜想,短期之內我們所能構造的機器就其能力而言與人腦相比很可能非常簡單,因此,它們只可能具有形式非常有限的意識。或許它們更像是一只青蛙甚至是一只低等的果蠅的腦。在理解産生意識的機製之前,我們不大可能設計一個恰當形式的人造機器,也不能得出關于低等動物意識的正確的結論。
應當強調的是,“驚人的假說”是一個假說。我們已有的知識已足以使它顯得合理,但尚不足以使人們就像信服科學——證實了許多關于世界本質(特別在物理學和化學方面)的新觀點——那樣信服它。其他關于人類本質的假設,特別是那些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觀點,它們的證據更站不住,只不過這本身並未成爲否定這些觀點的決定的論據。只有科學的確定
(及其所有的局限
)才能最終使我們從祖先的迷信中解
出來。
有人會批評說,不管科學家們會怎麼說,他們確實相信“驚人的假說”。這只在有限的意義上講是對的。如果沒有一些先人之見的思想指導,你不可能成功地解決一個科學難題。因此,泛泛而論,你信奉這些觀點。但對一個科學家來說,這僅僅是暫時的信仰。他並不盲從于它們。相反地,他知道,或許某些時候推翻某個他所珍愛的觀點會取得實質的進展。我不否認科學家對于科學解釋有一種先人之見的傾向
。這種傾向是有道理的,不僅僅是因爲這支撐著他們的(科學)信念,更主要是因爲近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功。
下一件需要強調的事是,意識研究是一個科學問題。科學與意識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從本書中能學到些什麼的話,那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了用實驗的方法可以探索這個問題。那認爲只有哲學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1)觀點是沒有道理的。過去兩千年來哲學家有著如此糟糕的記錄,因而他們最好顯得謙虛一些,而不要像他們常常表現的那樣高高在上。毫無疑問,我們那些關于腦的工作原理的暫時觀點需要澄清和擴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哲學家學習有關腦的足夠的知識,以便提出關于腦工作觀點,並在與科學證據相抵觸時,能放棄自己所鍾愛的理論。否則他們只會受到嘲弄。
曆史上,宗教信仰在解釋科學現象方面的記錄是如此的差,幾乎沒有理由相信這些傳統宗教會在將來能表現得更好。意識的許多方面,如可感知的特,完全有可能是科學所不能解釋的。過去我們已經學會了生活在這種局限當中(例如,量子力學的局限),它們仍將伴隨著我們的生活。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被迫去信仰宗教。不僅僅大多數流行的宗教信仰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從科學准則來看,它們是建築在如此脆弱的證據上,以致于只有那些盲目忠誠的人才會接受它們。如果教徒們真的相信死後會有生命的話,那麼他們爲什麼不設計一些有力的實驗去……
靈魂的科學探索第18章 克裏克博士的禮拜天(1)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