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藏生死書附錄二 有關死亡的問題上一小節]本願望。另方面,這也不是特別善的業,……這不能算是結束生命的願望,而是結束痛苦的願望。因此,它是無記業(中的行爲)。
如果我們所照顧的臨終者,要求我們拿掉維生系統,我們該怎麼辦?卡盧仁波切說:我們也許無法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們也許無法解除他的痛苦,但我們要以最清淨的心,盡我們最大的力量。不管我們做什麼,即使最後沒有成功,都不能被看成是惡業。
如果病人要求治療者拿掉維生系統時,會讓治療者在困難的地位,因爲直覺也許會告訴他們:「如果這個人還裝上維生系統,他就會死。」業報決定于治療者的動機,因爲治療者是在剝奪某一個人繼續活下去的方法,即使那是病人叫我們這麼做的。如果治療者的基本動機一直是要幫助和利益那個人,並解除他的痛苦,那麼這種心態似乎不會産生什麼惡業。選擇死亡
前面引用過的一九九零年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百分之六十六的美人相信,一個人如果
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又「沒有改善的希望」,就有自己結束生命的道德權利。在荷蘭,據估計每年就有一萬人選擇安樂死。幫助他們死亡的醫生,必須證明這是病人所同意的,他與病人充分討論各種方案,並且曾經咨商另一位醫生,提供其意見。在美
,這個題目很熱門,有一本書清楚地描述當人們到了疾病的末期時,有什麼方法可以自殺,這本書頓時成爲暢銷書,也有人開始推動「主動安樂死」或「協助死亡」的合法化。
如果安樂死合法化,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許多人擔心,被視爲末期的病人,特別是極端痛苦的人,也許會選擇死亡,即使是他們的痛苦也許有辦法理,他們的生命也許可以長一些。另一些人擔心,老年人也許會覺得他們有死的責任,因爲選擇死可以減輕家人的壓力,節省家人的金錢。
許多爲臨終者工作的人覺得,高准的臨終關懷可以回答安樂死的請求。當她被問到立法中的安樂死問題時,羅斯醫師回答:「我覺得,製定這種法律實在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我認爲,每個人應該運用自己的判斷,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然後,我們就能夠尊重病人的需要,傾聽他們的意見。」
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是難以忍受的,心神慌亂的,這是毫無意義。佛法提供死亡的不同態度,而且賦予它目的。guru喇嘛指出:你的痛苦來自你的業,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在這一世或其他世承受業果,除非你能找出淨化業力的方法。因此,佛教認爲這一世你幸得人身,有能力以比較好的方式來承擔,你就應該去經驗業報;這勝于輪回到無助的到(如畜生)時再來承受,那時候的痛苦可要大得多。
依據佛法,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來幫助臨終者理他們面對的衰竭、痛苦和恐懼,並提供愛的支持,讓生命的結束變得有意義。倫敦聖克裏斯多福臨終關懷醫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的創辦人桑德斯說:「在我們的病人中如果有人要求安樂死,那就表示我們沒有盡到責任。」她反駁安樂死的合法化:我們的社會還不致于窮到不能提供時間、愛和金錢來幫助人們安然去世對于那些身陷恐懼和憂愁之苦,而我們又可以解除其痛苦的人們,我們虧欠他們這一切爲了做到這點,我們不需要殺他們……讓自願
的(主動)安樂死合法化,將是一種不種不負責任的行動,它會妨礙我們對于老弱、殘障和臨終者的真正尊敬和責任。其他的疑問
在出生前或嬰兒期去世的人,他們的神識會有什麼發展?父母能夠給予什麼幫助?
頂果欽哲仁波切解釋道: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嬰兒期去世的人,他們的神識會再度經曆各個中階段,然後轉世。爲一般死者所做的功德法事,也可以替他們做,例如:金剛薩埵的淨化法門和持咒、點光明燈、骨灰淨化等等。
在墮胎的案例中,除了這些修法外,如果父母覺得懊悔,他們可以發露忏悔,祈求寬恕,虔誠修持金剛薩埵的淨化法,這對他們有所幫助。父母
也可以供燈、放生、幫助別人、贊助慈善或修行計劃,把所有功德回向給嬰兒神識的安樂和未來覺悟。
自殺者的神識會發生什麼變化?
頂果欽哲仁波切說:當一個人選擇自殺時,神識除了跟隨它的惡業之外,別無選擇,很可能會有厲鬼控製和擁有它的生命力。在自殺的案例裏,法力強大的上師必須修特別的法門,如火供和其他儀式,才能解亡者的神識。
當我們死亡時,可以捐贈器官嗎?如果器官必須在血液還在循環,或在死亡過程完畢之前就摘除,該怎麼辦?難道這不會幹擾或傷害死亡前的神識嗎?
曾經被我請示過這個問題的上師都同意,器官捐贈是極大的善行,因爲它出自真誠想利益他人的慈悲心因此,只要這確實是臨終者的願望,就絕對不會傷害到正在離開肉的神識。反之,這個最後的布施行爲可以累積善業。另一位上師說,在布施器官時所受的痛苦,以及每一個心散亂的時刻,都會轉成善業。
頂果欽哲仁波切解釋:「如果一個人確實很快就將去世,也表達了捐贈器官的願望。他的心充滿慈悲,就算在心髒停止跳動之前,他的器官都可以摘除。」
把一個人的身或頭部冷凍起來,等到有一天醫學進步可以使之複蘇,該如何看待這種器官冷凍術呢?
頂果欽哲仁波切說這是毫無意義的。人在確實死亡後,他的神識就不能再回到肉。把屍
保存下來以便將來複活之用,這種想法明顯地在誘引一個人的神識悲劇
地增加對肉
的執著,因此會更加痛苦,並且阻礙轉世。一位上師把這種器官冷凍比喻爲直接進入寒冰地獄,甚至沒有經過中
境界。
對于退化或得了癡呆症的老邁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這時候,開示佛法可能沒有用,但在他的面前靜靜地修行,或念咒,或念諸佛名號仍然可以幫助他。卡盧仁波切解釋:你是在播種。你的發願和對他的愛心關懷,是很重要的。在這種情境下,你必須發自最誠摯的心意,真正關懷他們的利益和幸福。……父母和兒女的緣非常強,由于這份緣,如果我們對待父母的方式,還爲了其他衆生的利益,那麼就可以在細微的層次是得到許多殊勝的利益。附錄三兩個故事
我在西方的學生和朋友們告訴過我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關于他們認識的人在死亡時,如何受到佛法幫助的過程。讓我告訴你兩位學生面對死亡的故事。桃樂絲
桃樂絲因癌症死于倫敦聖克裏斯多福醫院的臨終關懷病房。她生前才華橫溢,是一位藝術家、刺繡專家、藝術史學家、導遊,同時也是顔治療師。他的父
也……
西藏生死書附錄二 有關死亡的問題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