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業推出什麼新産品時,我們就要在同一瞬間推出更新的産品,否則就會成爲失敗者。
這種彼此激烈地競爭也能幫助完成某一項發明,並促使世界快速進步。這和美蘇兩的競爭,促使宇宙科學急速進步,同時也給全人類帶來偉大貢獻,是同樣的道理。可以說商場上的競爭,對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松下認爲,身爲負責人,還是希望一些事能夠瞬間就做出來。針對同樣一項研究工作,有的研究員三天就完成了,也有經過一個月還是杳無音信的,這種差異,是會影響公司發展速度的。所以我們必須牢記我們時時刻刻都于競爭的狀態中。在美
,即使服務于大公司的人,也具有經營意識及競爭心理,而我們中的一些人,好象有不懂這些意識才顯得尊貴的觀念。認爲公司太大了,這麼多知識我可知道不過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在再大的公司,不論擔任什麼工作,都應經常把觸角伸出表面,吸收時代的感覺。
任何事情若能搶其先機,先發製人,才是成功的捷徑。在早上上班時,想搭車去上斑,那真是太難了。每一部車都是滿的,有時到站不停,車內人擠人,有時氣都喘不過來。可是如果在上班時,提前十分或廿分鍾搭車,情形又不同了;乘客很少,而且有空位,在車上還可以看看報紙,只十分或廿分鍾之差,卻有那麼大的不同。可能是大家都不願提前出門,甯願忍受擠車之苦。
人生的過程好象這種乘車的情形,任何事情都要搶先一步,明知製人于先機,就是成功的捷徑,但就是無法力行,這或許就是人的弱點。
做生意,要有洞察先機、先發製人的能力。因爲這是真刀真槍的決鬥,只許贏,不許輸。
聽古代劍術名家的故事,常有“在刀尖三寸前躲開”的描寫。對方揮刀砍過來,刀尖快觸到自己身的一霎那,閃身躲開了。
可是對方也是高手,來勢猶如閃電一般,要躲開不是那麼容易。等到對方砍過來才考慮如何閃躲,是來不及的,必須靠條件反射作用,本能地閃開才行。不過,這些要靠長期磨煉才會有靈敏的直覺,在無意識中,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有一種明白于心,不必等到對方開始行動才要想辦法應付,不然在真刀真槍的世界是站不住的。
經營事業也可以這麼說。無論什麼時候,企業都在激烈競爭的漩渦中,爲了不在競爭中落後,必須將對方經營者的想法、動向摸得一清二楚。
“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這個公司一定會采取這樣的對策,那個經營者的想法一定是這樣……”如能料事如神,才能夠做到“我們公司應該用這個辦法應付;他們那樣我們就這樣。”事先有心理准備,公司就有應變的措施。
如果等對方采取行動才來研究對策,在這個變化多端、競爭激烈的時代,是注定要落伍的。要事事搶先一步,製敵于先機。
把企業的競爭當真刀真槍的決鬥也是必要的;真刀真槍地決鬥,只許贏,不許輸,輸了腦袋就沒有了。這個要求,雖然苛刻了一點,但是要做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就必須往這個目標努力。同時,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出樂趣,好象玩賭博的遊戲,越緊張、越刺激,就越樂趣無窮。
不擇手段是絕對禁止的。可是“對方可能這樣來,我們就這樣去。”這種鬥智、公平地競爭是不可沒有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希望所有的經營者都能“知己知彼”,成爲常勝將軍。雖然産品不夠好,只要有競爭對手,就可以成爲最好的。一次,松下應邀出席北海道的經銷店大會。會上不只是經銷店的有關人員,在北海道和松下公司有關的人員也來了不少。大多數都是從非常遠的地方來的。
松下在那些人士面前,就有關生意以及社會問題等等日常所想的事談了約一小時。其中也談了每次到北海道來就一直無法忘懷的驗。
那是早在四十年前,松下電器公司首次製造電燈泡准備在北海道銷售的事。松下把電燈泡的樣品寄給北海道的批發商及一部分零售店後,立刻到北海道與他們相聚,懇請他們銷售那些電燈泡。可是那些批發商和零售商都異口同聲地說:“那電燈泡雖然作得相當不錯,但是和超一流廠商的産品比較就稍有遜,所以應該降低售價,或者等你們的新産品出來時再說吧。”
松下聽了也覺得頗有道理;因爲就連他自己也不認爲當時的電燈泡是最好的。可是他卻不說:“各位說得有理,那就沒辦法了。等以後我們造出更好的電燈泡,再請你們銷售吧。”相反的,松下這樣說:
“各位說得很不錯。可是,如果現在各位不買我們的這些電燈泡,今後松下電器公司就是想研究、製造更好的電燈泡也沒有辦法了。現在和一流的電燈泡比起來,也許有些不如的地方,但如果各位能幫忙,把這些買下來,我們就可以陸續製造出更好的電燈泡。我不是在講歪理,我是要請各位能了解,培養製造商也是很重要的事實。”
結果,在場的各位都熱烈地拍手。並且懇切告訴松下:“從來沒有人這樣說過。既然這麼說,我們就推銷松下電器的電燈泡吧。”
松下也了解這種祈求不是最好的,但對當時技術還不夠完美的松下電器公司來說,不得不這麼做。而且,當時産業界只有一家公司的産品特別好,就不容易進步發展。因此松下根據將來一定要造出優秀産品的信念,以及要改變産業界,帶來全繁榮與發展的強烈意願,才這麼懇求他們。
既然松下公然這麼說,松下電器公司當然也必須負起責任,努力去開發最好的電燈泡。因此,松下電器公司後來真正豁出一切,認真研究,不斷努力。結果,現在的電燈泡無論銷往哪裏,都是第一流的,廣受消費者喜愛。
無論政治或商業,都因比較而産生督促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有競爭意識,才能徹底地發揮潛能。
因爲有競爭,才使企業界加倍努力工作,尤其是日本的經濟界,競爭的激烈已經超過正常。在這種環境中,爲了生存與發展,自然要互相切磋琢磨,加倍努力了。
政府就因爲沒有競爭對手,等于是獨占事業,所以不管集合多少優秀人才,工作成果都無法與民營企業相比。
進步愈快的行業,競爭愈激烈。如果經營者和公司政策不能有機動地轉變,就自然會被淘汰了。
最近幾年,企業界所面臨的經營困難和危機特別多。松下在四十多年的從商經驗中,也感受到最近幾年的境比過去困難許多。
在幾年前真空管式的收音機正流行的時候,松下公司花了很大資金,改良出非常省電的真空管,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因此公司上下充滿了樂觀的氣氛。可是好景不長,就在一年半不到,電……
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二 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