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口才學>三 內秀外剛相映第2小節

《卡耐基口才學》三 內秀外剛相映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卡耐基口才學三 內秀外剛相映上一小節]結構中的詞語,不妨視若盤中泥沙,盡可付諸江流;唯一需要努力考慮的,乃是理由和結論中間詞語的意義。

  你不妨來一個反串表演,或許同樣有助于你判定模糊不清的重要詞語。這種方法便是問你自己,假若你采取的是與對方截然相反的立場,你是否會對某些詞語做出別樣的定義?

  如果能如此,你也許便發現了詞語模糊不清的症結所在。舉例來說,有些人可能對選美大賽欣賞備至,那麼,他們對于“有損于婦女人格”的定義,就將和那些對選美大賽毫不欣賞的人極爲不同。

  在找到那些模糊不清的詞語之後,你就必須要想方設法認清它的意義了。你是否理解它的意義?對于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作出回答時,有若幹巨大的障礙要你先行克服。

  第一個障礙是,妄自假定。要養成習慣不斷地詢問:“你到底是什麼意思?而不是每次沾沾自喜地想:“我與他的看法正好一致!”

  第二個障礙是,以爲某個詞只有一種顯見的定義,就是自己所認定的那一種。而實際上,許多詞語恰恰絕非如此。因此,你一定要苦苦地追問:“這個詞語還有其他意義嗎?”

  在一段講話中,肯爲自己的術語給出定義的真是鳳毛麟角。因而一般講來,你能夠弄清含糊陳述真正意義的唯一途徑,只能是考察該詞的使用環境。我們所謂使用環境,指的是對方的談話背景,在某次特定爭論中該詞的傳統用法,以及位于這個模糊不清詞語前後的詞。這些便是理解關鍵詞的線索所在。

  談判對手會非常機敏地誘使你接受他的觀點。他會提出與自己的立場相安無事的理由。正是因爲這樣,絕大多數論辯才會初看起來貌似有理。然而,他所提出的理由,絕非他用以證明自己意見的全部觀念。要理解他的論辯,那些藏而不露的想法至少同樣有用。讓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看一下這些隱秘觀念的重要意義。

  政府應該禁止香煙的生産和銷售。越來越多的證據已經表明,對吸煙者和被動吸煙者的健康,吸煙都將帶來極大的危害。初看上去,理由確實爲結論提供了支持。然而也可能,理由雖然正確,卻不一定支持結論。或許你會相信,關心一個人的健康,乃是他自己的責任,這與政府的集ti責任毫無關系。如果這樣的話,則從你的觀點來看,理由便不再能夠支持結論。在上面的例子裏,你必須先承認一個觀念:一旦個人的健康遭到威脅,則集ti責任一定要高于個人責任。

  在所有的談判與辯論之中,總有某些觀念已經被作者先行承認。一般說來,它們總是藏而不露,難以一目了然。只有細察言外之意,它們才能夠原形畢露。這些觀念,是推理結論中重要的內在聯系,是將全部論辯統轄爲一的根本線索。

  除非得到這些聯系,否則你絕不能真正對論辯有所理解。

  在許多方面,這項工作都類似于摹仿一個魔術,卻未曾看見魔術師怎樣變這個魔術。你看到他把手帕放到帽子裏,出來的卻是只免子,然而你不知道魔術師隱秘的手法。要理解魔術,這些手法你必須一覽無遺。同樣,在論辯與談判之中,你也必須發現隱秘之物——這便是藏而不露的思想觀念。我們把這些隱秘的觀念叫假設,要對一次論辯充分理解,你非把假設徹度弄清不可。

  我們應當從理由向結論的運動之中尋找假設,這樣我們便能從中發現許多問題,知道的越多,對我們的談判就越有好chu

  爲什麼有些理xing人強烈指責墮胎,因爲他們認爲墮胎等于謀殺,而另一些理xing的觀察者卻將此視爲仁慈之舉?

  所有這些問題,都有一個根本的回答,那就是價值沖突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不同參考框架的存在。在規範爭論之中,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影響他提供的理由,並最終影響他的結論。因此,價值假設——相信何種價值最爲重要乃是辯論與談判中至爲重要的假設。在接受或拒絕一項結論之前,應該善于發現它所憑借的價值假設,是否與你的價值假設不謀而合。

  尋找價值假設的一個可行的出發點,是查核談判者的談話背景。盡你的可能,發現對手通常持有的價值偏好。他是什麼樣的一種人?這種人一般會維護怎樣的利益?

  比如說,一位微型汽車廠的總經理,如果發現推崇效率而不是推崇穩定,這樣會使他丟掉工人,那麼他便很難再對效率做什麼高度的評價。因此,作爲一個批判xing的聽衆,只要你考察與對方類似的其他人可能有的價值假設,便能很快發現對方的價值偏好。

  由于對方是屬于某一集團的,他在談判中代表並維護著某一集團的利益,他的假設便具有了該集團價值假設的內容。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說絕對不能認爲某一集團所有成員的思想如出一轍。也就是說,那種假設談判對手與被談判者完全的、絕對的一致的人,實在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事實上,在很多談判中,在很多爭論中,某一方往往在其內部産生摩擦。必須摸清他們分歧的具ti情況。

  怎樣確定談判對手價值假設的方向,除了考察對手的背景外,還必須認真考察對手提出的理由,即論據。

  下面談談思維當中可能出現的一些誤區。

  過分依賴經驗。人們常常會說出自己的或者qin朋好友的經驗,用以充做支持他思維歸納的依據。因爲這類經驗在人們的頭腦中印象極深,經過長期的積累加深,簡直可以呼之慾出。

  但是過分地依靠這些經驗卻往往會鑄成大錯。這是因爲,一兩次甚至更多次個人的經驗,絕非是具有代表xing的東西。鮮明生動的經驗,僅能表明同樣的結果再次出現的一種可能、一種趨勢,卻不是必然。

  如果說,你知道有幾位煙民每天要狂吸三包,卻不會妨礙他們活到90歲高壽。這也是經驗了,但這些經驗卻絕對不能表明,每一位狂吸香煙的人都會達到如此高齡。

  所以,一個談判者尤其應該記住:有悖于某項歸納的個人經驗,絕不能證明歸納錯誤!因爲歸納須具有概括的xing質。

  當然,研究生動的特例,也是你必須留心的,研究富于戲劇xing的個xing,具ti鮮明、顯而易見;然而這種研究工作卻常常會引導我們背離那些本質xing的研究證據。

  例如,有人講述,西方某guo有位婦人10年來坐食救濟,心寬ti胖,情夫成群,子女滿堂——如此等等,描述可謂精細生動。但是這些描述卻會誘導你忽視最爲根本的統計數字——享受該guoguo家福利救濟的人,只有10%能夠將救濟維持4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在把實例引爲證明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有些實例與結論表面上看完全吻合,然而這往往是對方設下的圈套,正是這種表面的吻合,會把你愚弄得像傻瓜一樣……

卡耐基口才學三 內秀外剛相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 內秀外剛相映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