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口才學>二 克服當衆怕羞的心理

《卡耐基口才學》二 克服當衆怕羞的心理

經濟類作品

  關于克服當衆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衆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衆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有一次,卡耐基參加訓練班的畢業聚會,在聚會上,一個畢業生當著二百多人的面對他說:“卡耐基先生,五年前,我來到你舉辦示範表演的一家飯店。當我來到會場門口,就停住了。我知道只要走進房間,參加上課,早晚都得要講演一番。我的手僵在門柄上,我害怕走進去;最後,只有轉身走出了飯店。當時,我要是知道你能教人輕易舉地克服恐懼——那種面對聽衆會癱軟的恐懼,我就不會白白錯過失去的五年了。”

  聽完他的話後,卡耐基深爲他特別的儀態和自信所吸引,因爲他這樣坦誠相告,並不是隔著張桌子在閑話家常,而是在對著許多人發表議論。這說明,他已完全克服了當衆怕羞的心理,他必定能借助現在所具有的表達能力和信心,使chu理行政事務的技巧大爲增加。也許,他要是在五年或十年之前便已戰勝恐懼,那他比目前的現在肯定已享受了更多更好的成功和快樂。

  愛默生說:“恐懼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擊潰人類。”這話是很對的。也正因爲如此,卡耐基認爲消除恐懼與自卑感是人們掌握演講和談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這個過程中,卡耐基認爲,練習在公共場合說話是天然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可以克服不安,而且有助于建立勇氣和自信。因爲當衆說話可以使人們控製住自己的恐懼。

  在卡耐基看來,要真正克服懼怕當衆講話的心理,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弄清自己爲什麼害怕當衆說話。

  其實,害怕當衆說話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心理,大多數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這種心理,因此,這也可以說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特點。根據卡耐基的調查,在大學裏,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學生在開始上臺演講時都有一定的恐懼感;

  而在卡耐基成人演講口才訓練班裏,課程開始時懼怕上臺演講的比例幾乎是百分之百。

  卡耐基認爲,某種程度的登臺恐懼感對人們練習演講反而是有益的,因爲人類天生就具有一種應付環境中不尋常挑戰的能力。他這樣提醒人們,當你注意到自己的脈搏和呼吸加快時,千萬不要過于緊張,而要保持冷靜,因爲你的身ti一向對外來的刺激保持著警覺,這種警覺表明它已准備采取行動,以應付環境的挑戰。假使這種心理上的預備是在某種限度之下進行的,當事者會因此而想得更快,說得更流暢,並且一般說來,會比在普通狀況下說得還更爲精辟有力。

  一般來說,即使是職業演說者,也從來不會完全克服登臺的恐懼,他們在開始演講時也或多或少地幾乎總是有些怯意。並且,這種怯意在開頭的幾句話裏會表現出來,只不過,他們能很快地克服這種怯意,進入鎮靜的狀態。

  人們害怕當衆說話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習慣于當衆說話。羅賓生教授曾說:“恐懼皆衍生于無知與不確定”。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因爲對于大多數初登講臺的演講者來說,當衆說話是一個未知數,他們並不了解當衆演講是怎樣一回事,就不免心裏感到焦慮和恐懼。對于他們而言,那是一連串複雜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學打網球或學開汽車還要感到繁雜,要使這種可怕的情境變得單純而輕松,就要靠堅持不懈的練習。

  其實,只要是通過練習獲得成功演說的人,當衆說話就會變得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享受了。

  著名的演說家和心理學家愛德華·威格恩先生曾經非常害怕當衆說話和演說、在他讀中學時,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鍾的講演,就驚悸莫名,但他經過努力之後,卻克服了恐懼。

  他的事迹對卡耐基影響頗深。下面就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當講演的日子靠近了,”他寫道,“我就真病了。只要一想到那可怕的事情,血就直住腦門沖,我的兩頰燒得難過,不得不到學校後邊去,把它貼在冷涼的磚牆上,設法減少洶湧而來的chao紅。讀大學時也是這樣。有一回,我小心地背下一篇講辭的開頭,‘亞當斯與傑佛遜已經過世,’當我面對聽衆時,我的腦袋轟轟然,幾乎不知置身何chu。我勉強擠出開場白,除了‘亞當斯與傑佛遜已經過世,’我再說不出別的詞句,因此便鞠躬……在如雷的掌聲中凝重地走回座位。校長站起來說:‘愛德華,我們聽到這則悲傷的消息真是震驚,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節哀的。”接著,就爆發出了震耳慾聾的笑聲。當時我真想一死以求解tuo,後來我就病了好幾天。

  最後,他誠懇地說:“活在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敢期望做到的,便是當個大衆演說家。”

  在離開大學一年後,愛德華·威格恩先生一直住在丹佛。

  在那場“自由銀幣鑄造”的爭論中,他讀到了一本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建議實行“自由銀幣鑄造”,愛德華·威格恩先生非常不同意這種觀點,並感到十分憤怒,因此他當了手表做盤纏,回到家鄉印第安那州。到了印第安那州之後,他便自告奮勇,就健全的幣製發表演說,而在他的聽衆席上,有不少聽衆都是他的昔日同學。“我開始時,”他寫道,“大學裏亞當斯和傑佛遜的演講那一幕又掠過我的腦海。我開始窒息、結巴,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不過,聽衆和我都勉強地撐了過來;小小的成功使我勇氣倍增,我繼續往下說了自以爲大約十五分鍾的時間。使我驚奇的是,其實我已經說了一個半鍾頭。結果,以後數年裏,我是全世界最感吃驚的人,竟然會把當衆演說當成自己吃飯的行業。所以,我ti會到了威廉·詹姆斯所說的‘成功的習慣’是什麼意思。”

  是的,受德華·威格恩先生終于學習到,要克服當衆說話那種地震天搖的恐懼感,最確切的方法之一,便是獲取成功的經驗做後盾。

  其實,由于你要當衆說話,某種程度的恐懼是自然的現象,同時你應該學會憑藉某種限度之內的登臺恐懼,來使你說得更好。

  即使登臺的恐懼一發而不可收拾,造成心靈的滯塞、言辭的不暢、肌肉過度*攣而無法控製,因而嚴重減低了你說話的效力,你也毋需絕望。這些症狀在初學者中並非不常見。

  只要你肯多下功夫,就會發現這種上臺恐懼的程度,很快便會減少到某一地步,這時它就是一種助力,而不是一種阻力了。

  其次,應當以適當方式對演講進行充分的准備。

  卡耐基先生曾有過這樣一次經曆,在紐約扶輪社的一次午餐會上,主講人是位顯赫的政府官員,大家在演講開始前,都拭目以待地要聽他敘說部裏的工作情況。……

卡耐基口才學二 克服當衆怕羞的心理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二 克服當衆怕羞的心理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