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兵法原文】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
【原文今譯】
進攻兵力結集的部位,不如打擊敵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擊敵軍的陽剛部分,不如攻擊敵人的弱部分。
【出原文】
“夫解……則自爲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
【出今譯】
凡是解……化解了。現在梁趙交戰,精兵強將必然全部投入放在邯鄲前線,內只留一些老弱病殘。您不如帶部隊迅速
入魏
的後方大梁,占據京城的要道,沖擊目前兵力空虛的地方,魏
必然放棄趙
而去自救。這一舉既解了趙
之圍,又能進一步擊敗魏
。
【案例】
臺灣某市某戶全家移民外,慾出售所居住的高價位住宅,賣方要價2300萬元臺幣,托與房地産中介公司代理。
該公司業務員接下本案後,積極地策劃廣告,宣傳其所的優越的地理位置、房間布局的合理
及其配套設施的全面與完善,很快將房子推展到了市場上。
兩周後,出現了一位買主。參觀完本所住宅的裏裏外外,對各方面的條件甚是滿意,但只出價2000萬元臺幣,這與賣主的底價相比尚差300萬元臺幣。
業務員無奈,只有回頭找屋主議價。經過3天的商議、協調,屋主終于同意售價降爲2100萬元臺幣,但聲明不再降價,否則立即解除合約。
售價2100萬元臺幣與買價2000萬元臺幣相比,仍有100萬元臺幣價差。鑒于賣方態度堅決,爲了促成這項交易,業務員只好硬著頭皮再回頭找買方協調。費盡口,買方態度緩和,做出讓步,同意再加價50萬元臺幣,即總價2050萬元臺幣。同時,爲了表示自己購房的決心與誠意,還當場付了100萬元臺幣的斡旋金。
無巧不成書,就在交付斡旋金的當晚,買方又找來業務員,告訴他說:“一個月前我在別看過另一棟房子,論各方面條件,都比我現在看好的這所房屋稱心如意,只因爲當時屋主不肯降價,幾次交涉談判未能成功,我只好放棄了,可誰知事情已過去這麼久了,我差不多已把這件事忘掉了,就在一個鍾頭前,那家中介公司突然打電話來告訴我,屋主願意依我的價格出售,可我今天已在第二戶下付了斡旋金,若房主仍不肯降價,固執己見,我衷心地希望您能退回這100萬元臺幣。”
這突如其來的事情,可難倒了業務員,對中介者而言,基本上只是個中介的角
,並無退款與否的決定權,除非屋主同意或屋主接受買方的價錢後,買方又反悔不准備買房,才能將其預交的斡旋金進行沒收。而就眼前面臨的情況是:一方言明不再降價,而另一方則聲稱打死也不可能再加價,中介者
在夾縫中,真是左右爲難。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盡快把信息傳給屋主,由屋主自行決定。
屋主聽到消息後,也犯了難。既然買主更中意前一戶房子,就有可能反悔,若我答應他的要求卻反遭對方拒絕,我就有權沒收他的斡旋金,這樣就等于本錢下降了100萬元臺幣,以後再怎麼賣都是賺。但賺這100萬元臺幣的前提是必須接受買方的價格——2050萬元臺幣,即需在原售價基礎上再降價50萬元臺幣;若不願意降價50萬元臺幣,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交易不大活躍的狀態下,錯失了這筆買賣,新買主不知何時再現,也不知是否還會有人肯出2050萬元臺幣的價錢,最重要的是現在是買方市場呀!
因事出突然,賣方左思右想,總想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而買方又以“前屋屋主催問甚急”爲由不斷來電要求中介早早回話,否則應立即退回斡旋金。局面就這樣陷于僵局之中。
經過幾十分鍾的“深思熟慮”,屋主終于賭博地同意以買方價格出售,若買方拒絕,則可順理成章地將這100萬元臺幣“納入私囊”。
中介人把這一決定轉告買方,買方表面上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申辯著:我其實比較喜歡的還是前屋,但後屋的賣方又同意了自己的開價,如果不接受這項交易,將立刻損失掉100萬元臺幣。
經過中介人在中間不斷地周旋,買賣雙方終于勉強成交,達成協議。
就本案高價位住宅成交的整個過程來看,似乎“到渠成”,其實是買方運用“圍魏救趙”的談判策略延伸出來的高明殺價手法,以100萬元臺幣斡旋金爲誘餌,又以“前屋”之事相威脅,使對方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最終,落入買方所設的圈套,實現了買方削價的最終目的。
另一實例是我某進出口公司同外商談判製勝之例。
1993年8月,我某進出口公司從
外進口200萬噸dw産品,我方考慮到該産品質優價廉,頗受消費者歡迎,各大廠家競相訂貨,該公司通過經營該商品也獲利頗豐,盡管由于對方延期交貨使該公司失去幾次展銷良機,蒙受了一定量的經濟損失,但爲了雙方長久友好的貿易往來,並未對外商提出製裁。
此後不久,dw産品在內供不應求,該公司准備進一步同外商洽談重複進口該産品事宜,爲給
家節約外彙資金,同時也爲了降低進口商品的采購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
平,該公司慾向對方提出降低價格10%的要求。他們當然知道,在
際市場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若在雙方談判一開始就提出該要求肯定會遭到對方拒絕,對方斷難接受,而這就必須采用一定的談判技巧,迫使其就範。
于是,我方經過研究,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設計了一套頗爲周密的談判方案。談判伊始,我方就在上次那200萬噸貨物延期交貨一事上大作文章。我方說:“由于你們上次延期交貨,使我方失去了幾次展銷良機,從而導致我方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對方聽罷,以爲我方會提出索賠要求,自然心慌意亂,忙不疊地對延期交貨問題加以解釋,表示歉意,爾後便誠惶誠恐地、心神不安地等著我方的反應,看看時機已成熟,我方趁機提出削價的要求,明確指出希望上次延期交易的損失能通過這次減價10%來彌補,對方無奈,只好表示同意。
于是,我方又乘勝追擊,提出由原來的預定的200萬噸增加到500萬噸,對方最終不得不在合同上簽字,談判圓滿成功。
老練的談判者在談判中常常避免就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進行強攻,而是指左趨右,……
商場三十六計第2計 “圍魏救趙”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