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第3小節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

第3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上一小節]然不顧公衆幸福的階級。滿足最幼稚的虛榮心,是大領主的唯一動機。至于商人工匠,雖不象那樣可笑,但他們也只爲一己的利益行事。他們所求的,只是到一個可賺錢的地方去賺一個錢。大領主的癡愚,商人工匠的勤勞,終于把這次革命逐漸完成了,但他們對于這次革命,卻既不了解,亦未預見。

  因此,在歐洲大部分地方,城市工商業是農村改良與開發的原因,而不是它的結果。

  但是,這種發展,既與自然趨勢相反,當然是遲緩和不確定的。試一比較以工商業爲guo富基礎的歐洲各guo的緩慢進步,與以農業爲guo富基礎的我guo北美殖民地的急速的進步吧。歐洲大部分地方的居民數目,在將近五百年中,未增加一倍。我guo北美殖民地有些地方,卻是二十年或二十五年就增加了一倍。在歐洲,長男承繼法和各種永久所有權,使大地産不能分割,因而使小地主不能增加。我們知道,小地主對其有限士地十分熟悉,愛護備至。他不但喜歡開發它,而且喜歡改良它。他在各種耕作者中要算是最勤勉、最聰明、最常成功的了。加之,長男承繼法和永久所有權,又使許多土地不能出賣,常使購買土地的資本多于待售的土地,從而使土地常以獨占價格出售。土地所得的地租,常不足以支付買價的利息,至于修補費,及其他各種意外費用,更不用說。所以,購買土地,在歐洲,是小資本利潤最少的用途。固然有些不再經營工商業了的人,爲圖安全起見,亦有時願把小資本用來購買土地。還有些從別個來源取得收入的專門職業家,亦常因要保儲蓄的安全,喜投資購買土地。但是,一個青年,如果不願從事工商業,而用二三千鎊資本購買一小塊土地來開發,固然也可希望生活愉快,不依靠人,但要希圖成爲大富翁、大名人,就絕不可能了。如果他把資本用于別的用途,他就可望發大財或享大名,和別人一樣。而且,這樣的青年人,雖不希望成爲地主,但大都不願爲農民。這樣,任人購買的土地既少,土地的賣價又高,結果,使許多原來可能用于改良土地開發土地的資本都不投到這方面來。反之,在北美洲,則有五六十鎊的資本,便足夠用來開辦一個農場。那裏,未開墾土地的購買與開發,既爲最大資本最有利的用途,亦爲最小資本最有利的用途。在那樣的地方,這既是最直接的致富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成名方法。那裏的土地,幾乎可全無代價取得,即使須出代價,亦比其自然生産物的價值少得多。這種事在歐洲是絕不可能的;在土地早已成爲私有財産的任何guo家都是不會有的。可是,當一個大家庭的家主死時,所遺土地財産若能平均分配于各個兒女,則所遺地産,大都有出售的日子。待售的土地就會增加,土地就不能再以獨占價格出售。土地的自由地租,這樣將漸足抵付買地地價的利息;以小額資本購買土地,亦將和其他用途同樣有利。

  英格蘭,因土壤天然肥沃,因海岸線與全guo面積相比甚長,又因有許多可以通航的河流流貫其間,使內陸各地,能有shui運之便,所以,與歐洲任何大guo比較,都一樣宜于guo外通商,一樣宜于經營遠地銷售的製造業,一樣宜于上述情況所能引起的種種改良。此外,自伊麗莎白即位以來,英guo立法,都特別注意工商業的利益;事實上,歐洲沒有一個guo家,即荷蘭亦不例外,其法律一般地說,能這樣有利于此種産業。所以,英guo工商業就在這整個時期內不斷地向前發展起來。無疑,農村的開發與改良,亦不斷地在進步;但其進步,似較遲緩,不如工商業的迅速。大部分土地,也許在伊麗莎白時代以前就耕種了,可是還有很大部分,仍全未耕種,至于已耕種的土地,其耕作狀況,大部分亦未盡滿人意。不過,英格蘭的法律,不僅由保護商業而間接鼓勵農業,且有若幹對農業直接加以獎勵。除歉收年度外,谷物輸出,不僅自由,且有獎金。在收獲一般的年度,外谷輸入,又有等于禁止輸入的關稅。除了來自愛爾蘭的以外,活牲畜的輸入一向是禁止的,而且准許從愛爾蘭輸入亦是不久以前的事。所以,在兩種最重要的土地生産物即面包與家畜肉上,土地耕作者實享有一種獨占,他人無從染指。這種獎勵,雖象我後面指出的那樣到底全是幻想,但由此至少可以推知英guo立法當局,實有贊助農業的美意。而最重要的是英格蘭法律對于guo內農民曾竭盡所能使其安定獨立而受人尊敬。所以,在長男承繼法尚未消滅,什一稅繼續征收,與法律精神相反的永久所有權有時仍然有效的guo家中,英格蘭總算是最鼓勵農業的guo家了。但英格蘭農業的情況,仍是如此。設使農業除了由于商業進步而間接得到鼓勵以外,沒得到法律的直接鼓勵,政府袖手旁觀,聽任農民的chu境停留于與歐洲其他各guo相同的狀態,那末,農業將呈現何種情況呢。伊麗莎白即位迄今已二百余年了。這悠長的期間,是人類繁榮階段通常所能持續的最久期間。

  在英格蘭成爲大商業guo以前大約一百年,法蘭西的對外貿易很可觀。照當時人的設想,似在查理第八遠征那不勒斯以前,法guo的航海業就已很可觀。但就全ti說,法蘭西土地的耕作與改良,遜于英格蘭。法guo法律從未給予農業以直接的獎勵。

  西班牙與葡萄牙對歐洲其他各guoguo外貿易,雖多由外guo船舶裝運,但很可觀。西班牙葡萄牙對他們殖民地的guo外貿易,由本guo船裝運,這貿易因殖民地富饒廣大,尤爲巨大。然而,如此巨大的guo外貿易,並不曾在這兩guo內引起任何重大的適于遠地銷售的製造業,甚至,這兩guo的土地亦尚有大部分未曾開墾。就guo外貿易說,在歐洲各大guo中,除意大利外,葡萄牙曆史最久。

  由于guo外貿易及適于遠地銷售的製造業而使全guo土地全部得到開發與改良的guo家,在歐洲,似乎只有一個意大利。據古西亞迪尼說,在查理第八侵入以前,意大利不但最平坦最肥沃的農村已經耕種,而且最多山最荒蕪的地區也同樣已經耕種。這個guo家所chu的相當有利的地位,以及在這個guo家裏存在的大量獨立小邦,對于上述土地的全面開墾或不無貢獻。然而,這位賢明的近代曆史家雖這樣說,但那時意大利的土地墾作,不及今日的英格蘭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無論哪一個guo家,通過工商業而獲得的資本,除非其某一部分已在土地耕作與改良事業上得到保障和實現,總是極不確定的財産。說商人不一定是某一特定guo家的公民,這句話真是不錯。究竟在何chu營業的問題,在他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如果他們對甲guo成到一種厭惡,那怕頂微小,亦可使他把資本從甲guo遷到乙guo。跟著資本的遷移,資本所維持的産業,亦必移動。在資本尚未散在地面上,成爲建築物,成爲土地永久改良物以前,那資本決不能說屬于某一guo。據說汗薩同盟大部分都市都擁有大財富,這財富如今到哪裏去了呀,除了在十三世紀、十四世紀模糊的曆史中外,廈是一點痕迹也沒有留下。甚至它們中某些城市究竟坐落在什麼地方,其中有些的拉丁文名稱究竟屬于歐洲的哪些都市,也不易確定。但是,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意大利所遭的災禍,雖然使倫巴迪亞和托斯卡納所屬各城市的工商業大爲衰落,但這些地方,至今仍爲歐洲人口密度最大、土地耕作最良的地方。弗蘭德在內戰後又受西班牙的統治,這些雖然延去了安特衛普·根特、布魯哲斯的大商業,但弗蘭德至今仍爲歐洲財富最多、人口最稠密耕作最進步的地方。戰爭與政治上的一般變革,可以容易地使以商業爲唯一來源的富源趨于耗竭。通過比較可靠的農業改良而産生的富源就比較持久得多,除了由于敵對蠻族的侵淩而引起的持續一二百年之久的比較激烈的大變動,如羅馬帝guo崩潰前後西歐的大變動外,其他事件都破壞不了。

……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序論”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