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經濟類作品

  在每一個社會及其鄰近地區,各種用途的勞動的工資以及各種用途的資本的利潤,都有一種普通率或平均率。這普通率,象我在後面所說那樣,自然部分受社會的一般情況,即貧富、進步退步或停滯狀況的支配,部分受各種用途的特殊xing質的支配。同樣,在每一個社會及其鄰近地區,地租也有一個普通率或平均率。這普通率,象我在後面所說那樣,也是部分受土地所在地的社會及其鄰近地區的一般情況的支配,部分受土地的天然肥沃與人工改良的支配。

  這些普通率或平均率,可稱爲那地方那時候通行的工資自然率、利潤自然率或地祖自然率。一種商品價格,如果不多不少恰恰等于生産、製造這商品乃至運送這商品到市場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資和利潤,這商品就可以說是按它的自然價格的價格出售的。

  商品這樣出賣的價格,恰恰相當于其價值,或者說,恰恰相當于出售這商品的人實際上所花的費用。普通所謂商品原始費用,雖沒有包含再販賣這商品的利潤,但若再販賣者按照不能得到當地一般利潤率的價格把這商品賣掉,那他顯然就會遭受損失。因爲,他若把資本投在其他方面,就可以得到那筆利潤。況且,他的利潤就是他的收入,也就是他生活資料的正當資源。他在製造商品、把它送往市場去的過程中,要墊付勞動者的工資或生活資料,也要墊付他自身的生活資料。他自身的生活資料,大ti上說與他可以出賣商品指望的利潤相當。因此,商品的出賣若不能給他以利潤,那就等于說,他沒有從這商品的出賣取回其實際費用。

  能提供這種利潤的價格,雖然未必是一般商人出賣貨物的最低價格,但卻是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肯出賣的最低價格,至少在有絕對自由即各人能隨意變更職業的地方,情形是如此。

  商品通常出賣的實際價格,叫做它的市場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有時高于它的自然價格,有時低于它的自然價格,有時和它的自然價格完全相同。

  每一個商品的市場價格,都受支配于它的實際供售量,和願支付它的自然價格(或者說願支付它出售前所必須支付的地租、勞動工資和利潤的全部價值)的人的需要量,這二者的比例。願支付商品的自然價格的人,可稱爲有效需求者,而他們的需求,可稱爲有效需求。因爲,這種需求也許使商品的出售得以實現。此種需求與絕對需求不同。一個貧民在某種意義上也許可以說有一輛六馬拉大馬車的需求,他這種需求並不是有效需求,因爲那馬車絕不是爲要滿足他的這種需要而送往市場出售的。

  市場上任何一個商品的供售量,如果不夠滿足這商品的有效需求,那些願支付這商品出售前所必須支付的地租、勞動工資和利潤的全部價值的人,就不能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數量的供給。他們當中有些人,不願得不到這種商品,甯願支付較大的價格。于是競爭便在需求者中間發生。而市場價格便或多或少地上升到自然價格之上。價格上升程度的大小,要看貨品的缺乏程度及競事者富有程度和lang費程度所引起的競爭熱烈程度的大小。但在同樣富有和同樣奢侈的競爭者間,缺乏程度所能引起的競爭程度的大小,卻要看這商品對求購者的重要xing的大小。所以,在都市被封鎖或發生饑馑場合,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總是非常昂貴。

  反之,如果市場上這種商品的供售量超過了它的有效需求,這商品就不能全部賣給那些願支付這商品出售前所必須支付的地租、勞動工資和利潤的全部價值的人,其中一部分必須售給出價較低的人。這一部分價格的低落,必使全ti價格隨著低落。這樣,它的市場價格,便或多或少地降到自然價格以下。下降程度的大小,要看超過額是怎樣加劇賣方的競爭,或者說,要看賣方是怎樣急于要把商品賣出。超過程度盡管相同,易腐敗的商品輸入過多比耐久xing商品輸入過多能引起賣方更大的競爭。例如,柑橘輸入過多就比舊式鐵器輸入過多能引起賣方更大的競爭。

  如果市場上這種商品量不多不少,恰夠供給它的有效需求,市場價格便和自然價格完全相同,或大致相同。所以,這全部商品量都能以自然價格售出,而不能以更高價格售出。各商人之間的競爭使他們都得接受這價格,但不使他們接受更低的價格。

  每種商品的上市量自然會使自己適合于有效需求。因爲,商品量不超過有效需求,對所有使用土地、勞動或資本而以商品供應市場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對其他一切人有利。

  如果市場上商品量一旦超過它的有效需求,那末它的價格的某些組成部分必定會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爲地租,地主的利害關系立刻會促使他們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爲工資或利潤,勞動者或雇主的利害關系也會促使他們把勞動或資本由原用途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場上商品量不久就會恰好足夠供應它的有效需求,價格中一切組成部分不久就都升到它們的自然shui平,而全部價格又與自然價格一致。

  反之,如果市場上商品量不夠供應它的有效需求,那末它的價格的某些組成部分必定會上升到自然率以上。如果上升部分爲地租,則一切其他地主的利害關系自然會促使他們准備更多土地來生産這種商品;如果上升部分是工資或利潤,則一切其他勞動者或商人的利害關系也會馬上促使他們使用更多的勞動或資本,來製造這種商品送往市場。于是,市場上商品量不久就充分供應它的有效需求,價格中一切組成部分不久都下降到它們的自然shui平,而全部價格又與自然價格一致。

  這樣,自然價格可只說是中心價格,一切商品價格都不斷受其吸引。各種意外的事件,固然有時會把商品價格擡高到這中心價格之上,有時會把商品價格強抑到這中心價格以下。可是,盡管有各種障礙使得商品價格不能固定在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價格時時刻刻都向著這個中心。

  爲使一種商品上市每年所使用的全部勞動量,自然會依著這個方式使自己適合于有效需求。其目的當然在于始終把適當商品量提供市場,使供給足夠適應需求,而不超過需求。

  但是,在有些業務上,同量勞動逐年所産出的商品量可大不相同,在有些業務上,卻往往相等,或幾乎相等。例如,同數農業勞動者,所産出的谷物、葡萄酒、油、忽布花等商品量,就一年不同于一年;但同數紡織工所産出的麻布和呢絨量,卻年年相等,或幾乎相等。就前一種産業說,適合有效需求的生産量,只是這産業的平均生産額。由于實際生産量往往比平均生産額大得多或小得多,所以市場上商品量有時大大超過其有效需求,……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