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認識經濟論注 釋上一小節].1(paris,1851) , p.82。 37比較john g.kemeny的 “the use ofsimplicity ininduction” (《簡化在歸 納中的應用》 ) “the philosophicalreview 62”(《哲學評論》)(1953),391-408。〖zk〗
38henri poincare, “science and hypothesis” (《科學與假設》 )(new york, 1914) , pp.145-146。 39galileo galilei,“dialogues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 (《關于兩種新科學的對話》),譯者爲h.crew和a.de salvo(evanston,1914),p.154。
40康德(kant)是第一個清楚地認識到、並重視這一問題的哲學家。但是,這種(有序化) 原則並沒有爲物規定任何法則……它僅僅是對我們所理 解的事物進行有序排列的主觀法則。通過對比,它盡可能降低概念的數量;它不能因爲統一有利于我們對事物的理解, 有利于理解範圍的擴大,就證明我們 對事物有統一
的要求是正確的。因此,我們不能把任何客觀的(或可以描述的結構
的)有效
歸因于這一(方法論的或系統的)格言(使知識 有序化! )。(cpur. ,a306=b362) 比較:c·s·皮爾斯的論點:自然的有序化是科學態度的調 節問題,而非科學事實的結構問題。charlessanders peirce,“collected papers”,vo l.7,sec.7.134。
41daniel gldstick在“methodological conservatism”(《方法論的保守主義》)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1971):186-191討論了有關這一原則的各種問題。42毫無疑問,這兩種因素會發生沖突,一旦有沖突,人們必須做出平衡。(見注45 )。
43hans reichenbach,“experience and prediction”(《經驗與預言》),(chi cago and london,1938),p.376. 請比較:不妨想像一位物理學家……他想畫一條曲線,這條曲線穿過(圖上的小點,它們代表)被觀察的日期。大家都知道,這位物理學家會選擇最簡單的曲線;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個圖便利的問題,因爲(不同的)曲線與觀察到的計量單位是相對應的,但是它們與未來的計量單位不同。因爲它們意味著人們在同一種觀察數據上會 産生不同的預期。 因此,選擇最簡單的曲線是由一個歸納假設決定的:我們相信最簡單的曲線意味著最佳的預測……在這種情況下,簡化問題在我們做決定時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爲我們的假定是:簡化理論可以做出最好的預測。(同上,pp.375-376)
44見b.w.petky的 “the fo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andthefrontiers of measurement” ( 《物理學的基本衡量和量度的外沿》 ) ,(bristol and boston,1985)。
45這段文字的意思是,當認識系統的參數相互沖突時,當統一與連慣不能吻合時,我們 應當怎樣做。我們只能根據經濟的整要求進行調節。
46有關這些問題的討論可參閱作者的 “methodological pragmatism” (《方法論 的實用主義》 ) (oxford,1977)和“cognitive systematization”(《認識系統化》),(oxf ord,1979)。
47g.g.hempel, “a note on the paradoxes of confirmation”(《關于確認悖 謬的一點意見》 ),mind 55(1946):78-82。還可參閱rudolf carnarp的“logical foundatio ns of probability”(《或然律的邏輯基礎》),2d ed.(chicago,1962),pp.223-224。
48人們對此發表的種種反對意見可參閱henry e.kyburg, jr. 的 “recentworkon inductive logic” (《近期關于歸納邏輯的討論》),載于“american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1964):249-278。”kyburg這樣總結了他的論述:“在近期關于歸納邏輯討論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找到一種方法,以便區分可以感知的謂項如‘藍 ’,‘綠
’和古德曼、巴克等提出的離奇古怪的謂項”(p.266)。
49把外表做爲理古德曼的悖謬的想法是wesley c.salmen提出來的。 見“onvin dicating induction”(《爲歸納法辯護》),出自h.e.kyburg,jr.和e.nagel編輯的“indu ction:some current issues”(《歸納法:一些當前面臨的問題》)(middletown,1963 ),pp.27-41。
50israel scheffler他是古德曼學說的最能幹的解 釋者和辨護者說 “人們對古德曼的新方法提出的最大的反對意見是,這種方法沒有對即定成規本身加以解釋。”見scheffler的“inductive inference:a new approach”(《歸納推理:一種新方法》),science 27,(1958):177-181。
51karl r.poppe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科學發現的邏輯》)(new york,1959),……
認識經濟論注 釋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