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一字千金>第一章 大學生一步登天創業潮第3小節

《一字千金》第一章 大學生一步登天創業潮

第3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一字千金第一章 大學生一步登天創業潮上一小節]超大屏幕投影電視。

  在現場演示會上,祝美樂公司的技術核心人士邱虹雲展示了他發明的投影儀獨特的功能。通過這個一尺見方的鐵盒子,觀衆從大投影屏幕上可以看dvd、錄像帶以及電腦多媒ti圖象,圖像非常清晰,不僅是普通投影儀不可比擬的,甚至超過了電視圖像的清晰度。

  據這位清華大學材料系三年級學生講,他研製的這個多媒ti超大屏幕投影電視”超越了現有的電視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家庭、教育、商業等衆多領域。因爲邱虹雲一套超越傳統的技術設計,讓這個xing能先進的産品價格只是guo外同類産品價格的1/3,因而具有廣闊的潛在市場前景。

  這個令人震撼的發明在4月首先吸引了清華大學自動化四年級學生王科,從而促成了第一家學生創業公司“祝美樂”的成立。隨後這個産品又打動了清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潘福祥總經理,因而我guo的第一例風險投資項目完全按照guo際規範正式開始運作。同樣還是因爲這個産品的扭力,在短短的兩個月間,吸引了十五六家投資商的關注,最終吸引了上海第一百貨的總經理張引演。

  張引演聽了老友潘福祥的介紹,立刻就被這個項目“鎖定”了。周日聽到消息,周三就到北京向“祝美樂”表示了投資意向。上報董事會後,董事會開了半個小時就全面通過了。前後僅3周,“上海一百”就成了“祝美樂”的風險投資商,一期投資250萬,只占項目收益的20%gu份,待産品完成中試後,二期投入5(x萬元,。所占gu份上升至m叽。

  這正是guo際風險投資界風險投資人和創業者在不同的投資階段風險與收益劃分的通常做法,具有鎖定風險和放大收益的雙重效果,充分ti現了風險投資的扭力所在,也在現行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爲我guo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做出了全新的探索。

  創新的主力軍是風華正茂的年青人,但因爲年青,他們往往又缺少資金和市場運作經驗。我們guo家風險投資的逐步發展給邱虹雲、李玲玲們帶來了新的機遇,他們不必像張朝陽、田溯甯那樣出guo引資了。

  

二 李玲玲:第一位獲風險

  投資的在校大學生

  三年級學生李玲玲一放暑假就來到武漢科技會展中心二樓的一間二十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開始了自己的老板生活。這是繼清華大學邱紅雲之後,又一個在校大學生辦公司。不同的是她注冊公司的資金不是自己打工掙的,也不是父母資助的,而是由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提供的,她也因此成爲全guo第一位接受風險投資的在校大學生。

  當許多大學畢業生爲就業而犯愁時,爲什麼李玲玲、邱虹雲他們能在沒有畢業時就開始爲社會提供就業機會呢?更令人奇怪的是,李玲玲在大學裏學的專業是新聞,她何以能“不務正業”去搞發明呢?投資公司的老板們怎麼就偏偏選中她了呢?學校能放心地讓一個學生去開公司嗎?會不會影響學業呢?

  投資公司用意何在?

  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是一個新落成的大樓。武漢世博投資公司和武漢科技市場坐落在這裏,李玲玲的辦公室也在這裏。這是由世博公司免費提供的。又給錢,又給房子,世博公司怎麼這樣大方呢?

  世博公司總經理王一鳴博士告訴記者,世博公司是一家官辦民營xing質的企業,由武漢市計委、經委和東湖開發區三家共同出資于今年6月初成立,每年有2000萬元投資,專門用于科技創新項目的轉化。武漢當代公司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經營權後經營世博公司,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盡可能多地找到好點子、好項目,把錢給出去,再獲得回報。但是作爲第一筆投資,既要講回報,又要起到拉動新機製運行的作用。公司決定從設立大學生風險基金著手。于是,李玲玲成爲第一筆投資對象。對此,王一鳴先生說出了心裏話:“我們建立大學生風險金就是要推出一種全新的科技産品運作理念,而不是爲了給某個人提供一個就業的機會或飯碗,我們要嘗試將投資行爲與項目交易行爲結合起來。”但如果李玲玲創業失敗,投資公司將獨立承擔十萬元風險金。

  世博公司相信,如果這種新的科技運行方式能夠被大學生們接受,那麼他的導師們和其他資深科研人員也就會認可這種機製。

  讀新聞的去搞發明這是不務正業嗎?

  有人說所有愛搞小發明的人專業都學得不怎麼樣。那麼,李玲玲的正業修得怎樣呢?

  看看她在武漢電視臺實習時的作品,便可略知一二。從‘海考第一天”到抗洪第一線,都有她的聲音和足迹。連續多日的批評xing暗訪報道“如此執法”則讓人們感覺到這位新聞系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勇氣。此外,她還是華中理工大校園有線電視臺的副臺長兼新聞部部長。

  當經理前她已經聯系好准備去深圳電視臺實習,畢業後再到guo外去留學,而且已經申請到獎學金。可是應了那句話“計劃不如變化快”,就在她忙著變賣家産准備南下時,世博公司看中了她的發明專利,要給她投資十萬元,讓這些專利變成産品走向市場,她就來了。

  在她的辦公室,我們看到一本名爲《爲梅等你》的個人詩集已經完成了校對工作,即將出版。這位小發明家原本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小詩人,喜歡養各種花草,還有一些小動物,只是大概太忙了,她每養一樣東西都把她的室友忙得要命,因爲她往往是買回來就顧不上了,只好由室友來照料。她還是湖北省宜昌市最年輕的作協會員,從中學起至今已經發表了近200余曹作品。

  他的發明爲什麼被選中?

  大概也正是這種新聞人的敏銳和詩人的細致,使她的發明充滿了人文關懷和生活化。實用而且有市場是她的發明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

  她發明的高杆噴葯器聽起來好像是農村中用來噴灑農葯的,其實是家中滅蚊蠅的工具。這個發明的最初動因是爲了對付弟弟的調皮搗蛋。李玲玲家在湖北枝江農村,每到夏季都要噴葯滅蚊蠅,可是這些小東西是越來越狡猾,總是躲得高高的,讓人奈它不得。這時,只有站到凳子上與之周旋,可這時小弟弟就會來搗亂,搖凳子取樂,或者做其它看起來好玩卻充滿危險的動作,害得她不得不動腦筋與之“智鬥”。最初是用一根竹稈紮在葯瓶上,用線一拉,但每次只能拉一下。經過多次改造,加上父qin的幫忙,終于有了這個小發明,她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終于用上了杠杆原理,那時她是在枝江一中讀高二。

  在大學裏雖然學的專業是新聞,可學校裏舉辦的科技講座也經常看到她的身影。今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中guo專利博覽會上,她發明的防撬鎖獲得了本屆博覽會的金獎,她也因此成爲全guo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

一字千金第一章 大學生一步登天創業潮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一章 大學生一步登天創業潮第4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