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34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德國商業同盟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34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德國商業同盟

經濟類作品

  德guo在最近二十年來方始看清楚,它自己現在是何等樣的一個大guo,卻沒有一個有力的商業政策;假使它有了這樣一個政策的話,將居于怎樣的地位。德guo的情況,就象富蘭克林曾一度形容新澤西州的那句話一樣,“是一只被鄰居們四面八方都鑿了孔的酒桶,桶裏的酒都被他們吸光了”。英guo已經破壞了德guo大部分的工業,以大量的棉毛織物向德guo運銷,可是還不滿足,它不允許德guo的谷物和木材進口,甚至有時還要排斥德guo的羊毛。曾有一個時期,英guo運銷德guo的工業品比運到它所竭力稱道的印度帝guo去的,還要多十倍。然而這個壟斷著一切的島guo對待可憐的德guo人比對被征服的印度人還不如,它輸出德guo人所需要的工業品以後,甚至不允許他們用農産品來償付。德guo人低首下心,使自己成了替英guo人劈柴挑shui的苦工;但是沒有用。芙guo人對待他們比受統治的人民還要糟。guo家就同個人一樣,如果讓自己被某人欺侮了,其他一切的人就都會看他不起,最後甚至會成爲孩子們嘲笑的目標。法guo以大量的酒、油、絲綢和女帽運銷德guo,但是對于德guo牲畜、谷物和麻布的出口還非常猜忌。不僅如此,有一個小小的沿海省區,原來屬于德guo,是德guo人的聚居之chu,它靠了德guo達到了富強地位,一向是靠了德guo才能維持的,卻用了一套口頭上的無聊的詭辯,阻塞了德guo的最大河流達十五年之久。作爲這種侮辱的補充曾舉辦無數的職業講座來宣傳一種學說,說是只有靠了普通的自由貿易,guo家才能達到富強。過去的情況如此,那麼現在呢?德guo在繁榮方面、工業方面、guo家的尊嚴與guo家的權力方面,都在突飛猛進,十年的過程相等于一個世紀。怎麼會取得這樣成就的呢?使德guo人彼此之間互相隔絕的guo內關稅廢除了、這當然是好的,是有益的;但是德guoguo內工業,從那時起如果依然要毫無限製地受到guo外競爭,它就不能單單靠了這一點而高枕無憂。怎麼會避免guo外競爭。怎麼會産生這種奇迹的呢?主要是由于在關稅同盟下的稅則對普通日用品製造工業的保護。關于這一點我們不妨公開說明。鮑林博士已經將這一點明白指出,他說在關稅同盟下的稅則,並不只是象以前所說的那樣以增加歲入爲目的的收入關稅,稅率並不只是象赫斯啓森所想的那樣以百分之十到十五爲限。對的,我們不妨坦率承認,關于日常使用的工業品,德guo關稅同盟所征收的保護關稅從百分之二十到六十不等。

  但是實行這樣的保護關稅有了些什麼結果呢?是不是消費者對德guo工業品所支付的代價比他們以前付給guo外輸人工業品時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六十(假使流行學派的理論是正確的話,情形就必然是這樣),或者說這些産品全然不及外來的産品呢?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鮑林博士自己也引證說明,這類在高額關稅下生産的工業品比外guo製造的質量好,代價也低。由于guo內的競爭,由于防止了有害的guo外競爭,就産生了這樣的奇迹;這是流行學派所不了解的,也是它下定決心所不願意了解的。由此可見,流行學派認爲保護關稅將使guo內産品價格按所收稅額提高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實行保護製度,在短時期內也許會使産品價格增長,但以任何有條件建立工業的guo家的情形未說,guo內的競爭不久就會使價格回到容許guo外工業品自由輸入時的價格標准以下。

  在高額關稅下,農業有沒有受到損害呢?一點也沒有。農業是大有所得的;近十年來它獲得了十倍于前的利市。農産品的需求有了增長。農産品價格到chu有了提高。衆所周知,只是由于guo內工業的發展,各chu地産價值上漲了百分之五十到一百不等,各chu在支付著較高的工資,交通運輸設備正在備方面改進,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計劃中。

  我們的保護製度既已獲得了這樣的輝煌成就,勢必鼓勵我們循著這一路線繼續前進。商業同盟中有些邦也主張采取相類步驟,但是還沒有見諸實施。然而也還有些別的邦,看來它們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英guo取消谷物與木材的進口稅,想由此獲得繁榮;據說也還有些有勢力人物依然信從著世界主義,不相信自己的經驗,鮑林博士的報告對于這些方面,對于德guo商業同盟的情況以及英guo政府的策略,都有極重要的說明。現在讓我們對這個報告來作一番大致的觀察。

  首先我們要考察一下寫這個報告時的觀點。鮑林博士的來到德guo,是墨爾本內閣下商務大臣拉布謝爾先生派遣的,與1834年湯普森先生的派他前往法guo屬于同樣目的。到法guo去的使命是要借了在葡萄酒與白蘭地貿易方面的讓步,誘使法guo對英guo工業品開放它的guo內市場;同樣的情況,對德guo的目的是要借助于谷物與木材貿易方面的讓步以取得相類的效果。不過就這兩次使命來說,其間也有一個重大區別;英guo對法guo所提出的讓步是不會引起它自己guo內的反感的,而對德guo提出交換條件時,卻首先不能不在它自己guo內經過一番鬥爭。

  因此對法與對德這兩個報告的旨趣,彼此在xing質上勢必大不相同。關于英法間商業關系的那個報告是專爲法guo人寫的,在報告裏必須說明科爾伯特的保護製度並沒有獲得什麼美滿成就,必須使人們相信伊甸條約是對法有利的,拿破侖的大陸製度以及現行的法guo禁止製度是對法極端有害的。總之,這裏與亞當·斯密的理論必須密切一致,對于保護製度的一切良好成就必須切實地全盤加以否認。但是另外一個報告的任務卻沒有這樣簡單,這是同時向英guo地主和德guo政府兩方面進言的。對前者必須這樣說:你們看,現在有這麼一個guo家,由于實行了保護製度,在工業上已經有了巨大發展,它具有循此前進的一切必要手段,正在加快步伐從事于獨占它自己的guo內市場,進一步在guo外市場與英guo相競爭。上院的保守dang員們,下院的鄉村地主們,你們看看,事ti就是你們搞糟了的。這就是你們那個不合時宜的谷物法所造成的;由此使德guo的食糧與原料價格以及勞動工資得以保持于較低shui平。德guo工業家,與英guo工業家對照下就居于比較有利的地位。因此,你們這些傻子,趕快廢除谷物法吧。這樣一來,你們就可以使德guo工業家受到雙重或三重的損害。這是因爲:第一,糧食與原料價格以及勞動工資在德guo將提高,在英guo將抑低;第二,德guo谷物對英輸出增加以後,英guo工業品對德輸出即將增加;第三,德guo商業同盟已經聲明,如果英guo對德guo谷物與木材的進口給以便利,它也打算相應地降低一般棉毛織物的關稅。這樣我們就萬無一失,可以再度粉碎德guo的工業。但是時不可失。工業家在德guo商業同盟中的勢力年年在增長,……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34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德國商業同盟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34章 英國優勢地位與德國商業同盟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