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一 避免傷害的藝術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一 避免傷害的藝術

經濟類作品

  卡耐基認爲,在與別人相chu時,應該學會尊重別人,盡量減少對別人的傷害。一個和諧的人與人關系的基礎是彼此之間互不傷害。

  積幾十年研究和ti驗之精華,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在與人相chu時避免傷害的藝術。

  卡耐基簡述了他與其侄女之間的相chu經曆。幾年以前,他的侄女約瑟芬·卡耐基,離開堪薩斯市的老家,到紐約擔任卡耐基的秘書。她那時十九歲,高中畢業已經三年,但做事經驗幾乎等于零。而現在,她已是西半球最完美的秘書之一。

  不過,在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她的身上還存在許多不足。有一天,卡耐基正想開始批評她,但馬上又對自己說,“等一等,戴爾·卡耐基。你的年紀比約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經驗幾乎是她的一萬倍。你怎麼可能希望她有與你一樣的觀點,你的判斷力,你的沖勁——雖然這些都是很平凡的。還有,你十九歲時又在幹什麼呢?還記得你那些愚蠢的錯誤和舉動嗎?

  經過誠實而公正地把這些事情仔細想過一遍之後,卡耐基獲得結論,約瑟芬十九歲時的行爲比他當年好多了,而且他很慚愧地承認,他並沒有經常稱贊約瑟芬。

  從那次以後,當卡耐基想指出約瑟芬的錯誤時,總是說:

  “約瑟芬,你犯了一個錯誤,但上帝知道,我所犯的許多錯誤比你更糟糕。你當然不能天生就萬事精通,成功只有從經驗中才能獲得,而且你比我年輕時強多了。我自己曾做過那麼多的愚蠢傻事,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評你或任何人。但難道你不認爲,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不是比較聰明一點嗎?”

  假如一個人一開始就謙虛地承認,他也可能犯錯誤,並不是無懈可擊的,那麼別人再聽他評斷自己的過失,也許就不會難以入耳了。

  遠在1909年,風度優雅的布洛qin王就覺得這麼做極有必要。布洛qin王當時是德guo的總理大臣,而德guo皇帝則是威廉二世——德guo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傲慢而自大——他建立了一支陸軍和海軍,並誇口可征服全世界。

  接著,一件令人驚異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德guo皇帝說了一些狂言和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話,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引起了全世界各地一連串的風chao。更爲糟糕的是,這位德guo皇帝竟然公開這些愚蠢自大、荒謬無理的話,他在英guo作客時,就這麼說,同時不允許倫敦的《每日電訊報》刊登他所說的話。例如,他宣稱他是和英guo友好的唯一德guo人。他說,他建立一支海軍對抗日本的威脅;他說,他獨自一人挽救了英guo,使英guo免于臣服蘇俄和法guo之下;他說,由于他的策劃,使得英guo羅伯特爵士得以在南非打敗波爾人;等等。

  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中,從沒有一位歐洲君主說過如此令人驚異的話。整個歐洲大陸立即憤怒起來,英guo尤其憤怒,德guo政治家驚恐萬分。在這種狼狽的情況下,德guo皇帝自己也慌張了,並向身爲帝guo總理大臣的布洛qin王建議,由他來承擔一切的責難,希望布洛qin王宣布這全是他的責任,是他建議君王說出這些令人難以相信的話。

  “但是,陛下,”布洛qin王說,“這對我來說,幾乎不可能。

  全德guo和英guo,沒有人會相信我有能力建議陛下說出這些話。”

  布洛話一說出口,就明白犯了大錯,皇帝大爲惱火。“你認爲我是一個蠢人,”他叫起來,“只會做些你自己不會犯的錯事!”

  布洛知道他應該先恭維幾句,然後再提出批評;但既然已經太遲了,他只好采取次一步的最佳方法:即在批評之後,再予稱贊。這種稱贊經常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絕沒有這種意思,”他尊敬地回答,“陛下在許多方面皆勝我許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學方面。在陛下解釋晴雨計,或是無線電報,或是侖琴射線的時候,我經常是注意傾聽,內心十分佩服,並覺得十分慚愧,對自然科學的每一門皆茫然無知,對物理學或化學毫無概念,甚至連解釋最簡單的自然現象的能力也沒有。但是,”布洛qin王繼續說,“爲了補償這方面的缺點,我學習了某些曆史知識,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別是外交上有幫助的學識。”

  皇帝臉上露出微笑。布洛qin王贊揚他,並使自己顯得謙卑,這已值得皇帝原諒一切。“我不是經常告訴你,”他熱誠地宣稱,“我們兩人互補長短,就可聞名于世嗎?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我們應該如此!”

  他和布洛qin王握手,他十分激動地握緊雙拳說:“如果任何人對我說布洛qin王的壞話,我就一拳頭打在他的鼻子上。”

  如果光是說幾句貶抑自己而贊揚對方的話,就能使一位傲慢孤僻的德guo皇帝變成一位堅固的友人,那你就可想象得到,在我們日常事務中,謙卑和贊揚對你我的幫助將有多大。

  如果運用得當,它們在做人chu世中將可製造真正的奇迹。

  一個人即使尚未改正他的錯誤,但只要他承認自己的錯誤,就能幫助另一個人改變他的行爲。這句話是馬裏蘭州提蒙尼姆的克勞倫斯·周哈辛最近才說的,因爲他看到了他十五歲的兒子正在試著抽煙。

  “當然,我不希望大衛抽煙,可是他mama和我都抽煙,我們一直都給他做了不好的榜樣。我解釋給大衛聽,我跟他一樣大時就開始抽煙,而尼古丁戰勝了我,使我現在幾乎不可能不抽了。我也提醒他,我現在咳嗽咳得多麼厲害。”

  “我並沒有勸他戒煙,或恐嚇警告他抽煙的害chu。我只是告訴他,我如何迷上抽煙和它對我的影響。”

  那次談話的結果,不僅使他的兒子停止了對吸煙的嘗試,而且,由于家人的支持,他也成功地戒了煙。

  卡耐基總結道:要改變一個人又不致傷害感情,或引起憎恨,就要遵守這樣的規則:

  “在批評他人之前,先改變你自己的錯誤。”

  卡耐基指出,用“建議”,而不用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樂于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

  卡耐基曾很榮幸地和美guo最著名的傳記作家伊達·塔貝爾小jie一起吃飯,他告訴她正在寫有關“如何做人chu世”這本重要的書。她告訴卡耐基,在她爲歐文·揚寫傳記的時候,訪問了與揚先生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一個人。這人宣稱,在那段時間內,他從未聽見過歐文·揚向任何人下過一次直接命令。他總是建議,而不是命令。例如,歐文·揚從來不說“做這個或做那個,”或是“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他總是說,“你可以考慮這個,”或“你認爲,這樣做可以嗎?”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後,經常說,“你認爲這封信如何?”

  在檢查某位助手所寫的信時,他總是說:“也許我們把這句話改成這樣,會比較好一點。”他總……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一 避免傷害的藝術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一 避免傷害的藝術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