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人際關系學>四 尋求生活的快樂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四 尋求生活的快樂

經濟類作品

  卡耐基曾以兩百美金的賞金,征求一則以“我如何快樂起來”爲題、對人最有幫助也最能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

  這次征文競賽的三位評審先生是:東方航空公司的董事長艾迪·雷肯貝克,林肯紀念大學的校長史都華·麥克柯裏南博士以及廣播新聞評論家卡譚波恩。他們收到兩篇非常好的故事,使三位評審委員沒有辦法在其中選出第一名來,于是讓兩名應征者平分了獎金。下面就是得獎的故事之一——

  執筆者是住在密蘇裏州春田鎮的波頓先生。

  “我九歲的時候失去了母qin,十二歲的時候失去了父qin,”波頓先生寫道:“我父qin死于車禍,我母qin在十九年前的某一天離開了家,從此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她。以後我也沒有見過她帶走的我的兩個小meimei。她一直到離家七年之後,才寫信給我。我父qin在母qin離家三年之後死于一次車禍。他和一個合夥人在密蘇裏的一個小鎮買下一間咖啡店,合夥人趁他出差的時候把咖啡店賣了,得了現款之後潛逃。一個朋友打電報給父qin,叫他趕快回家,在匆忙之下,父qin在堪薩斯州沙林那城車禍喪生。我的兩個姑姑,她們又窮又老又病,把我們五個孩子中的三個帶到她們家裏去。沒有人要我和小弟弟,我們只好靠鎮上的人來幫忙。我們很快被人家叫做孤兒,或者被人家當做孤兒來看待,但我們所擔心的事情很快發生了。

  我和一個很窮的人家在鎮上住了一陣子,可是日子很難過,那一家的男主人失了業,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再養我。後來羅福亭先生和他的太太收留了我,讓我住在他們離鎮子十一哩的農莊裏。羅福亭先生七十歲,他告訴我說,‘只要我不說謊,不偷東西,能聽話做事’,我就能一直住在那裏。這三個要求變成了我的聖經,我完全遵照它們生活。我開始上學,其他的孩子都來找我麻煩,拿我的大鼻子取笑,說我是個笨蛋,還說我是個‘小臭孤兒’。我傷心得想去打他們,可是收容我的那位農夫羅福亭先生對我說:‘永遠記住,能走開不打架的人,要比留下來打駕的人偉大得多。’我一直沒有和人打過架。最後有一天,有個小孩在學校的院子裏抓起一把ji屎,丟在我的臉上。我把那小子痛揍了一頓,結果交上了好幾個朋友,他們說那家夥活該。

  “我對羅福亭太太買給我的一頂新帽子感到非常得意。有一天有個大女孩子把我的帽子扯了下來,在裏面裝滿了shui,把帽子弄壞了。她說她之所以把shui放在裏面,是要‘那些shui能夠弄shi我的大腦袋,讓我那玉米花似的腦筋不要亂爆。’“我在學校裏從來沒有哭過,可是我常常在回家之後嚎啕大哭。有一天,羅福亭太太給了我一些忠告,使我消除了所有的煩惱和憂慮,而且把我的敵人都變成了朋友。她說:‘羅夫,要是你肯對他們表示興趣,而且注意能夠爲他們做些什麼的話,他們就不會再來逗你,或叫你“小臭孤兒”了。’我接受了她的忠告,我要用功讀書。不久後我就成爲班上的第一名,卻從來沒有人妒嫉我,因爲我總在盡力幫助別人。

  “我幫好幾個男同學寫作文,寫很完整的報告;有個孩子不好意思讓他的父母qin知道我在幫他的忙,所以常常告訴她母qin說,他要去抓袋鼠,然後就到羅福亭先生的農場裏來,把他的狗關在谷倉裏,然後讓我教他讀書。

  “死神侵襲到我們的附近,兩個年紀很大的農夫都死了,還有另一位老太太的丈夫也死了。在這四家人中我是唯一的男xing,我幫助那些寡婦們過了兩年。在我上下學的路上,我都到她們的農莊去,替她們砍柴、擠牛nai,替她們的家畜喂飼料和喂shui。現在大家都很喜歡我,而不再罵我,每個人都把我當做朋友。當我從海軍退伍回來的時候,他們向我表露出對我的真正感情。我到家的第一天,有兩百多個農夫來看我,有人甚至從八十哩外開車過來。他們對我的關懷非常真誠,因爲我一直很忙也很高興地試著去幫助其他的人,所以我沒有什麼憂慮,而且十三年來再也沒有人叫我‘小臭孤兒’了。”

  華盛頓州西雅圖已故的佛蘭克·陸培博士也是一樣。他因爲風shi病在chuang上躺了二十三年之久。但是《西雅圖報》的記者史都華·懷特豪斯寫信告訴卡耐基說:“我去訪問過陸培博士好幾次,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人能這樣不自私,這樣地好好過日子。”

  一個象他這樣躺在chuang上的廢人,怎麼能好好過日子呢?他的做法是:把威爾斯王子的名言“我爲人服務”做爲座右銘。

  他搜集了很多其他病人的姓名和住址,寫充滿快樂、充滿鼓勵的信給他們,使他們高興,也激勵他自己。事實上,他組織了一個專供病人通信的俱樂部,最後,成爲一個全guoxing的組織,稱之爲病房裏的社會。

  他躺在chuang上,平均每年要寫一千四百封信,由別人捐贈的收音機和書籍,爲成千成萬的病人帶來了快樂。

  陸培博士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陸培博士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有一個目的,有一個任務,有知道自己是在爲一個比自己高貴得多也重要得多的理想服務所得到的快樂,而不做一個象蕭伯納所說的“以自我爲中心,又病又苦的老家夥,一天到晚抱怨這個世界沒有好好使他開心。”

  下面是一位偉大的心理治療家所說出的最驚人的說法,這句話是阿佛瑞德·安德爾說的。他常常對患精神憂郁症的病人說,“如果你遵照我的chu方去做的話,你的病會在十四天之內治好:每天要想一想你怎樣才能取悅別人。”

  安德爾在《生命對你應該有什麼意義》第258頁中說:

  “憂郁症就象一種長年不息的怒氣以及對別人的反感,雖然患者的目的是得到照顧、同情和支持,但是患者似乎只是因爲他的內疚感而抑郁不樂。憂郁症患者對早期的記憶通常都是這樣的:‘我記得我想躺在長沙發上,可是我的哥哥卻躺在那裏,結果我大聲哭,使他不得不走開’。

  “憂郁症患者通常會以自殺作爲報複自己的手段,而醫生對我們的第一個治療方法就是要避免他們有任何自殺的理由。我用以解除他們緊張情緒的辦法——也是這種治療方式中的第一條規則——就是建議他們‘絕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歡做的事’。這句話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可是我相信已深深觸及到此病的根源。如果一個憂郁症患者能夠做到所有他想做的事情,那他還能怪什麼人呢?他對自己還有什麼好報複的呢?‘如果你想去看電影,’我告訴他說,‘或是出去度假,就去吧。如果你走在半路上發現你不想去了,就回來。’這是任何一個人所能要求到的最好情況,這可以使他滿足他所要追求的優越感。他就象一個神一樣,可以隨心所慾。而從另外一方面看來,……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四 尋求生活的快樂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四 尋求生活的快樂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