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卡耐基經商之道二 樂于做事業的戀人上一小節]形勢要求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富有想象力,思想開顧,善于提出新設想、新方案,對每年的工作都有新目標、新追求。
開拓創新的能力與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分不開的。一個管理者開拓創新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對開拓創新抱什麼態度可以說非常重要。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怕擔風險,還是銳意進取,不畏風險,勇于創新,由于直接反映著管理者對本職工作的態度,因而就不能不是一個道德標准。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含義在于它不迷信傳統,反對保守,不畏風險,敢于和善于接受新鮮事物。
在當前,“勇于負責、開拓創新”對于一個優秀企業管理者來說,更具有重要的道德意義。這就是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承擔經濟風險,還要承擔改革的政治風險。1986年12月1日《光明日報》在頭版報道一個剛創建兩年的集小企業——四通集團公司,1986年一年的營業收入就達近億元。這個數字使許多行家都震驚不已。這是一個由中
科學院十幾個科技人員集
辭去“鐵飯碗”,與海澱區四季青鄉聯合辦的一個鄉鎮集
小企業。創業一開始就選擇以日産打印機2024的二次開發爲目標。開發後這種打印機一投入市場就大受用戶歡迎,十七天就收回成本,償還了貸款期限僅一個月的一百萬元貸款。不到一年他們又推出新産品,先後在
內外獲得專利,在
內獲獎。創業兩年多,沒要
家一分投資,現已累計完成營業額上億元,上繳各種稅款一千萬元,並擁有一百萬元的固定資産。現已初步形成一個有自己的研究中心、生産基地和銷售
系的科工貿一
化企業。試想這一切能離得開創業者“勇于負責,開拓創新”的高尚職業道德品質嗎?
日本的中田修就是一切從零開始的創業者。
中田修曾到美軍隊當過仆役。作過黑市小販,印刷公司職員,走馬燈似地換了十幾次工作。不是被辭退,就是工作不順心,經常流
街頭。一次,他徘徊在東京的一條街巷,感到萬念俱灰,決心自殺以結束自己的無限煩惱和痛苦。這時候,仿佛冥冥之中有神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無意瞥見了附近有一塊挂著的“壘澤設計研究所”的招牌,這塊招牌喚醒了他當印刷公司職員的願望,他終于打消了自殺的念頭,決心從零開始創立設計學校。
原來,中田修在印刷公司工作時,就被公司職員優厚的待遇迷住了。爲了擺饑餓,中田修下決心做個設計師,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當時並沒有學習設計的學校,中田便利用工作的方便,把設計公司的作品帶回家研究,自學設計方面的書籍,堅持了半年,終于學會了設計技術。
在放棄了自殺念頭後,中田修認真地想辦法去完成自己的心願。沒有雄厚的資金,他通過“讀者欄”招收學生,開始只辦“周日教室”。以後又租借公共場所作爲教室,以容納更多的學生。爲籌措辦學資金,他向阪隱公司的經營辦法學習,把“前金製”引入學校的建設之中。所謂“前金製”就是預收款。慢慢地,一個正式的設計學校就形成了。
到1959年4月,“東京設計所”在大阪成立。起名東京,是爲了紀念東京那間挽救了中田修名的設計所。後來,在中田修苦心經營下,“東京設計所”終于成了日本一流的設計研究所。
一般人的脾,大多是有7分的才能,便誇說成10分;
有50斤的力氣,就去做70斤的工作。其實,失敗的根源就在這裏;成功,就是要用100斤的力氣去做95斤的工作。
爭強好勝、不願服輸,這是人類普遍的習。因此,人們往往把7分的才能誇說成10分,有50斤的力氣就去做70斤的工作。年輕時的卡耐基也是這樣,他承認自己的企業,在早期是以10分的能力經營著12分的事業,因此,他以自己的實踐勸誡世人“悠著點兒”。
我們經常會聽到人說,有人當小職員的時候工作利落、能力強,但升爲長後,就無法讓部下充分盡職,自己的工作表現也不很好;或者,當課長的時候是一把好手,但升到部長就不行了。這說明,他沒有與地位相稱的能力。如果他本人真正認識能力,即使上司要他升遷,他也會推辭。這樣,他就不會失敗,而是會在原來的崗位上幹得十分出
。
這就是說,只有50斤力氣的人,要從事70斤力氣的工作就會失敗。但是,如果100斤力氣的人只從事70斤力氣的工作,也未免太費、太可惜了。具有100斤力氣的人,至少也應該從事95斤的工作才合適;不然,對自己,對社會,都是一種損失。
大家如果能經常認識自己的能力,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自然就不再有什麼不滿與牢騒,也就能以充滿喜悅與興趣的心情去工作。
有位哲人說過:“興趣是成功的老師”;小民百姓則說:
“有興趣才能生出巧來”。做什麼事情,首先要有興趣,否則“味同嚼蠟”,何以能“下咽”?
許多有成就的人,均有相當的能力,他們能讓自己鍾情那些並不喜歡的事情,堅持幹好那些一般人視爲畏途的事情。
卡耐基可以說就是這種有相當能力的成功人士。但是,毫無例外的是,很多偉人們,對他們所幹的事情,最後總是無比鍾情的,盡管先前可能並非如此。
“要做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是很不簡單的。只有學問、知識是不夠的;以年資評定,選一個服務時間最長的人出來,也未必能勝任。卡耐基認爲,做一個經營者,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對經營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那麼事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不是單一方面的因素,除了興趣之外,還必須要有完成事業的堅強毅力和強烈的使命感。
成就事業需要的力量,是百之五十的使命感,加上百分之五十的意志力組合而成。
時光飛逝,朝代更疊,但不管怎樣,經營公司的原則和重點卻並不因此而變更。不論是封建社會還是民主時代,一個集團或公司的領導者如果缺乏領導能力,這個公司一定難以順利營運。
什麼才是領導能力呢?卡耐基曾這樣說過:“領導能力是由學問和工作組織能力綜合而成的,但其中心卻是意志力。一個領導者如果沒有領導的意志,是沒有資格當領導者,意志力比具有優秀的技術或善用人才的能力更重要。如果說爲了工作必須不顧一切、甚至犧牲生命也要達到目的有點過分的話,但至少必須培養這種工作精神和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意志力。”
正因爲這樣,作爲領導者必須時時砥砺自己,並經常進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爲一個領導者,究竟應該有多麼堅強的意志力?通常意志力可能有50%是來自領導者的使命感,另外50%可能屬于自己原有的意志力。但是,如果加起來也僅只有50%,那麼領導力就太不足了。以一個領導者而言,一般至少發揮80%的才能,才可能將工作做好。
卡耐基總結說,身爲公司的領導,就必須具有公司迅速發展的強烈願望。只有這樣,當需要推行某項政策時,才會有來自各個專門領域的專家提供各種意見。如果自己沒有這種強烈的迅速發展公司的願望,即使極有才幹的部屬,也會認爲反正領導不會采納這些建議而不向其上司提出了。所以,領導者必須先提出目標,然後應當有力而真誠地表達自己不達目的絕不甘休的決心,並且想方設法把自己強烈的意志力傳達給部屬,讓他真切地受到你的感召,從而爲設想的目標共同奮鬥。
卡耐基在談到企業經營者用人策略問題時,告誡人們,一定要多用開拓型、創造型的人才。這種人思想解放,勇于創新,對事業有強烈的進取心和獻身精神,同時也具有開創新事業的基礎知識和能力。這種人一般都有鮮明的個,往往是優點突出,“缺點”也明顯,不那麼守“規矩”,敢于堅持原則,敢想、敢做、敢爲,直陳己見,不怕得罪人,有的人甚至被人認爲“好高骛遠”、“狂妄”、“出風頭”、刺頭兒”等,正是有山
必有峽谷。對這種人應當加以重用,開創新事業,開創新局面,主要靠他們。領導、管理幹部要全面地看問題,防止對這種人産生偏見。
善于獨立思考問題,是開拓型、創造型人才的特點。善于獨立思考的人,有明顯的特征:一是能大量吸收、儲存、加工各種活生生的信息,同時富于聯想,能從接收到的信息觸發起靈感,激起思想火花,沿著思想火花去追蹤、捕捉潛在的發展趨勢;二是知識面比較寬,能從宏觀、微觀上綜合考慮問題,在寬大的知識領域裏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三是思考問題角度往往與衆不同,常從別人沒有想到的新的角度切入、使問題産生新的面貌和質的變化。
選人才要非常重視人的思維方式。科學的思維方式是人才成長的重要條件,是造就人才的巨大潛力。古井酒廠的廠長說:“我選用人才主要注重其思維方式”。他認爲,企業要想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就必須有點哲學頭腦,比如闖市場如何選擇突破口?如何理成功與失敗的局面?如何做到既有通盤考慮又能隨機應變?在大學哲學系畢業生分配十分困難的時候,他主動招收了13名學哲學的大學畢業生進廠工作,並委以重任。無獨有偶,一位香港老板在談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時,對毛澤東的哲學思想推崇備至,認爲是現代社會人們行爲准則的指導思想。他爲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准備了三本必讀書,即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他說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正確對待和
理各種問題和矛盾,這對企業家和各層管理人員是非常重要的。
《卡耐基經商之道》二 樂于做事業的戀人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三 待顧客以誠實”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