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時刻把好自己的角色第2小節

《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時刻把好自己的角色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時刻把好自己的角色上一小節]從事的事業和我們所追求的幸福是什麼關系呢?應該說,幸福是從我們的勞動、工作中産生的,事業是幸福最主要的源泉。很多民間諺語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幸福來自勞動的真理:

  “千萬不要認爲勞動可恥,因爲,凡是認爲勞動可恥的人,在衆人眼裏反而是最可恥的人。”(古代波斯諺語)

  “光靠禱告,葡萄是長不起來的,必須用鋤頭和鏟子來勞動。”“不懈的勞動才能蓋起大廈。”(阿爾巴尼亞諺語)

  “樹以果子出名,人以勞動出名。”(俄羅斯諺語)

  “勞動出智慧,勤奮有幸福。”(巴西諺語)

  “祈禱從天堂中取出幸福,勞動從大地中挖出幸福。”(德guo諺語)

  這些諺語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通俗地說明了勞動、事業和幸福的關系,禱告從上帝那裏獲得幸福是虛幻的,只有從勤奮的勞動中獲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勞動和事業是獲得幸福最可靠的途徑。

  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在談到勞動的作用時說道:“我知道什麼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們勤勞的手創造出來的。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勞動所以是神聖的,是因爲勞動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創造了人類社會的一切。人類産生的曆史告訴我們:是勞動使得類人猿的手和腳分了工;是勞動使得原始人産生了交流思想的語言;是勞動使類人猿的腦髓逐步發展成爲人的大腦,從而使人成爲世界上的“萬物之靈”。

  勞動不僅創造了人類,而且還創造了人類社會。衆所周知,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要向大自然索取生活所必需的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而要取得這些資料,依靠孤立的個人活動是不能實現的。人們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共同勞動,去改造和征服大自然,才能獲得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資料。

  意大利著名作家笛萬尼奧裏在其曆史小說《斯巴達克思》中講道:“勞動是産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蘇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你能成功地選擇勞動,並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裏面去,那麼幸福本身就會找到你。”他又說:“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隨現象,愉快如果不伴隨以勞動,那麼它不僅會迅速地失去其價值,而且也會迅速地使人們的心靈墮落下去。”世界著名畫家達·芬奇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成功的經驗時指出:“光榮産生于不懈的勞動。”法guo著名作家左拉是這樣贊頌勞動的:“勞動是多麼令人欽佩的調節器!到chu是它的統禦之地,它帶來了良好的秩序!它是和平、快樂,正如它是健康的衛士一樣。”

  居裏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她一生勤奮忘我地工作,對原子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她在談到幸福與工作的關系時講道:“我認爲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作了我能作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快樂。”文學家別林斯基把幸福的實現視爲爲事業奮鬥,建立功績的過程,他指出:“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虛度年華;另一種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在第一種人的眼裏,生活就是一場睡眠,如果這場睡眠在他看來,是睡在既柔和又溫暖的chuang鋪上,那他便十分心滿意足了;在第二種人眼裏,可以說,生活就是建立功績……人就在完成這個功績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和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分不開的。

  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大量的事例說明了這一點。現代原子物理的奠基人、放射xing元素鐳的發現者居裏夫人,年輕時生活極爲困苦,冬天睡在閣樓上太冷,便把所有yi服穿在身上睡覺,有時還把長椅子壓在被子上,抵禦嚴寒。天剛亮,就帶上面包到圖書館看書去了。她同居裏結婚後,生活、工作條件仍然很差,就是實驗用的原料也很缺乏,連實驗也是在一間不蔽風雨的破棚裏進行的。正當她在科學上做出貢獻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打擊發生了,同她一起從事放射xing鐳研究的丈夫居裏在一次車禍中死去。她悲痛萬分。但當她想到曆盡千辛萬苦從幾噸鈾礦渣中提煉出來的幾克純鐳急需繼續深入研究時,就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感情上的痛苦,一個人擔負了兩個人的工作,堅持科學試驗,終于在她丈夫遇難四年後,完成了《放射xing論》這一科學巨著,成爲世界上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放射xing對身ti的摧殘很大,居裏夫人長期接觸鐳,身ti受到嚴重損害。她的眼睛八年開過四次刀,耳朵常常覺得有強烈的叫聲,雙手也被鐳射線燒得傷痕累累,最致命的是得了嚴重的貧血症。這些都沒有把居裏夫人嚇倒,她一刻也沒有停止科學研究工作。就這樣,她帶病工作直到逝世,實現了她“把一生獻給科學”的志向。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是實現遠大社會理想的關鍵。

  美好的未來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把理想變爲現實,就要從我做起。從我做起是主人翁精神的表現,也是曆史對青年的要求。青年,今天是建設四化的生力軍,明天則是建設四化的主力軍。列甯說:“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真正建立共産主義社會的任務正是要青年來擔負”。每個有志青年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可推卸的曆史使命,以當家做主的高度責任感,爲guo家強盛,爲民族興旺,竭誠以赴。在革命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是唉聲歎氣,牢騒滿腹,還是振作精神,滿腔熱情地爲guo分憂擔愁,是區別一個人是否有主人翁感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應該向魯迅講的那樣,“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比如,我guo經濟還比較落後,就努力生産,革新技術,爲提高社會生産力貢獻自己的力量;我guo科學技術shui平還不高,就刻苦學習,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爲科學技術現代化出力,現在社會上還存在著不正之風,就要積極鬥爭,並且嚴于律己,用自己的模範行動促其改變。總之,不能等待觀望,而是紮紮實實地從眼前做起,從點滴做起,以便逐步達到我們的目的。

  古語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向著遠大的目標前進,必須從現在做起。

  謝覺哉同志曾經說過:“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幻想什麼,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時候即投入工作。”如果現在還繼續虛擲年華,lang費青春,就會犯曆史xing的錯誤。過去做出了成績的,要戒驕戒躁,揚帆遠航;被耽誤了的,要當機立斷,爭起直追;跌過跤的,要改弦更張,做“……

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時刻把好自己的角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四 時刻把好自己的角色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