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早在1924年4月,《民族》周刊就開辟了專欄以討論英當前的經濟形勢,在此後的幾個月裏,這一討論一直是這家刊物的主要特
。許多當時的權威經濟學家和工業家紛紛投稿《民族》周刊,各抒己見,其中包括諸如威廉·貝弗裏奇爵士、鮑利教授、r.h.布蘭德先生、阿爾弗雷德·蒙德爵士、威爾勳爵、以及已故的博拉尤的蒙塔古勳爵、威廉·阿克沃思爵士等傑出人物。討論的起點源于當時的一種流行見解,同時也是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固有觀念,即認爲英
戰後的經濟困難甚至比戰後遺留的世界貧困和混亂還要嚴重得多,因此迫切需要實施一項積極的、切合實際的
家發展政策來解決戰後的失業問題。
在我們的大力建議之下,勞埃德·喬治先生首先引發了這次討論,因爲勞埃德·喬治先生那時是一位持有這種觀點的傑出公衆人物,他曾公開斥責過當時存在的一種樂觀主義假定,這一假定認爲我們戰後的失業問題不久就會自行解決,而無須采取任何的特殊措施。由此他也受到了某些愚蠢無知的譴責,稱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和“失敗主義者”。目前對勞埃德·喬治先生的責難之聲此起彼伏,認爲他的家發展政策對于競選目的而言,未免有些過時了。然而勞埃德·喬治先生于1924年4月12日寫給《民族》周刊的那封信卻完全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確鑿無疑地證明了這些責難是毫無理由、毫無根據的。
《民族》周刊上的討論與自由夏令學校委員會正在考慮的問題不謀而合,于是該委員會與勞埃德·喬治先生一道,共同成立了自由
工業調查委員會。在
內的一些著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的協助下,該機構耗時兩年,搜集了與問題相關的盡可能詳細的資料。他們的調查成果于1928年初發表在“自由
黃皮書”(即《英
工業前景》)上。自由
在“黃皮書”提出的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決議,並于1928年3月末,由民族自由
聯盟召開了一次特別集會,呼籲與會各方討論研究這些決議。
《英工業前景》一書完整、全面地闡述了自由
的行動綱領。最近自由
人士發表了一本名爲《我們能夠戰勝失業》的小冊子,它的突出成就在于把問題的抽象本質具
化爲若幹個簡明扼要的提議。這裏我們對此補充一些另外的材料,其目的在于專門答複最近以來的有關批評意見。
在勞埃德·喬治先生發表承諾之前,他經過了四年細致周密的准備工作,因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個承諾是建立在嚴肅而長久的思考和研究基礎之上的。
j. m.凱恩斯
h. d.亨德森
1929年5月1日
承諾
如果在下次大選中,自由能有幸博取
民的信任,委以主持政府事務的重任,我們准備立即執行一項公共工程計劃,這一工程不僅本身大有裨益,而且對
民福利的增進至關重要。這一工程的實施將在短短的一年內,把目前可怕的失業數字削減至正常
平;而且,當這一過程結束之時,
家的財富和各項設備都會出現相應的提高和改善,從而使
家在
際貿易中與對手競爭時
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計劃不會給政府或地方稅收帶來一分一厘的負擔。
當然,若想實現這一承諾,必須付出大量而艱辛的努力,但在座的各位當中,有一部分人爲了家利益,已經成功地完成了比這一承諾更爲艱苦卓絕的任務。
摘自勞埃德·喬治先生對自由候選人的即席演講
1929年3月1日
一、勞埃德·喬治先生的承諾
勞埃德·喬治先生發表的關于削減失業的承諾得到了大多數民衆強烈的贊同和熱忱的支持。某些人認爲這個承諾無疑有些誇大其詞了。但是幾乎每個人,包括其他各政,都對這個承諾抱有信心,相信其中終究會有一些實質
內容。
由此可見,即使在不願輕易全面接受樂觀主義論調的那些人之中,也有許多人全心全意地支持自由的政策方針。對于這些人而言,盡管這項政策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可以正式實施,盡管它會給納稅人帶來一些負擔,盡管它只能創造僅僅40萬或50萬個就業機會,可這又有什麼關系呢?畢竟,它是一個在正確方向上的行動方案。較之于其他兩個政
的“雷聲大、雨點小的政策”,它無疑要高明得多。在這個觀點上,沒有人能像格雷勳爵那樣表述得如此清晰,他說:“即使這項政策不能完全實現我們所有的希望,即使這個承諾結果證明是過于樂觀了,即使這項政策需要兩年或三年、甚至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我們企盼的所有結果,它也決不是一次失敗的舉措,它仍舊是一項正確的政策。”
在這本小冊子中,我們打算考察一下最近幾個星期以來出現的猜疑、猶豫、批評背後的種種原因;同時還准備回答一些有理的人提出的有關問題。我們不會逃避任何困難,即使對于所需答複的問題,很難用流行的語言來表達。
我們希望通過本文說明自由的政策方針不僅是一種常識,而且是經過對我們經濟形勢之基礎的一番深入細致的分析之後才得到的正確適宜的補救辦法。
承諾是不是有些過于樂觀了呢?勞埃德·喬治辦得到嗎?
要實現這個承諾,需要一定數量的立法,然而這一立法過程會被哪些精心設置的障礙所延誤,卻沒有人能事先說得清。但是如果勞埃德·喬治先生能在毫無耽擱。毫無阻礙的條件下開展他的工作,也就是說,勞埃德·喬治先生在限定時期內實現承諾所假定的條件均已具備,則我們的結論是,他對未來保持樂觀的情緒是有道理的。
我們相信,複蘇的經濟繁榮所産生的累積效果,將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或許實踐的結果將表明,比《我們能夠戰勝失業》一書中所提出的框架計劃小一些的計劃,就足以使局勢重新走上正軌,使
家從蕭條走向繁榮,從而改變
家的整
面貌。病人看起來的確有些弱不禁風,但一旦他的病情有所好轉,其健康恢複速度之迅速,即使是爲他治療的醫生也會萬分驚詫。
有些人對勞埃德·喬治先生在限定時期內實踐其承諾表示疑惑。據我們調查,他們之所以這樣,最充分的理由並不在于創造工作機會的困難或爲此提供資金方面的困難,而在于“勞動力轉移”問題,即把勞動力從他們總是多余的行業內轉移出來,並安置到新的工作崗位這一過程中的困難。
但是這一困難——如果的確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我們延緩耽擱、躊躇不前、膽小怯懦的理由,而應當是鞭策我們加倍努力前進的動力。因爲我們延誤得越久……
預言與勸說第四篇 勞埃德·喬治辦得到嗎?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