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笑傲股市——大師們的投資之道>第一章 日本賺錢之神邱永漢

《笑傲股市——大師們的投資之道》第一章 日本賺錢之神邱永漢

經濟類作品

  ●行情的預測和市場的看法瞬息萬變,條件一次次都不同時,過去的經驗往往會導致錯誤的判斷。

  ●自我保全的兩大原則:一是只能在自己能周轉的資金範圍內開展事業,二是要擁有經營事業場所的地産。

  ●先見之明是開拓者必須具備的秉xing

  ●成大事者需要忍耐、忍耐、再忍耐,從理論上講,gu票賺到的錢,就是一種忍耐費。

  ●社會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種約定,不遵守約定的人就被認爲違反規則而被社會組織排擠。

  邱永漢,本名邱炳南,臺灣人氏,現代著名的投資家、經濟評論家,同時身兼作家、企業顧問等職,曾以小說《香港》榮獲日本最高文學獎直木獎,爲第一個獲此獎項的外guo人。因其在投資gu票、物業等方面成績卓著,被日本民衆及輿論譽爲“gu票神仙”和“賺錢之神”。

  早年的生活

  邱永漢的青年時代,大多是在日本度過的。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很小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凡事自己做主。1945年9月,恰好二戰結束,他畢業于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在校期間,他表現積極,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形勢給予了極大關注。當時的日本言論管製基本解除,學生運動蓬勃開展,他與法政大學經濟教授薄信一君共同組織了"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會"。在他的提議下,這個研究會主要調查了在戰火燒後的廢墟、臨時搭建木板屋居住的空襲受害者的實際情況和社會輿論反應。這是日本戰後第一次進行的實態調查和輿論調查,是反映日本guo內情況的第一手材料,是一個大膽的創意。當邱永漢把一篇題爲《壕舍生活者實況及輿論調查》的論文資料送到報社後,三大報紙都刊登了這次消息。

  邱永漢作爲跨越中、日及臺、港地區的投資家,他的經商動機最早開始于1946年。當年2月,由于載送複員和返回日本者的船要開往臺灣,他決定離開東京而返回故鄉。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受戰爭破壞物質缺乏的日本本土與外地的交通基本斷絕,糧食嚴重不足,尤其是砂糖等貴重物品。而砂糖的産地臺灣雖大量生産砂糖,但由于空襲和潛shui艇的攻擊,無法運到海外。供求的極度失衡,使偷運砂糖成爲非常賺錢的行業。他也受到引誘人夥,但禍不單行的是他的偷運史只有三次,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使他變成了窮光蛋。手裏沒錢,他的生計受到威脅,爲了生活,他在一位東京大學學長的幫助下找到了銀行的工作。開頭6個月是以研究員的身份上班,後6個月的職位是調查課長。這一年期間,是他半生來惟一的受薪時代。

  1948年12月,迫于臺灣的政治氣氛,邱永漢被逼搭機飛往香港,其後6年時間,他一直在香港生活。初到香港,他過著寄人籬下般的生活,語言不通,沒有朋友,也找不到工作。可後來發生的一件很偶然的事件,揭開了他的賺錢生涯,也奠定了他作爲投資家的原始資本積累基礎。一天,他寄居的家裏來了一位住在日本的臺灣人,這位臺灣人買通了一艘貨輪的船長以船員身份到香港來購買盤尼西林和鏈黴素以及糖精,這些物品在日本極其稀缺,價錢通常都高于香港地區的七至八倍。走私無疑可賺巨額暴利,但需要許多裝貨卸貨的技巧,以避免美guo憲兵檢查,況且大量走私也不是個人行爲。當時盟軍司令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允許外guo人寄救濟品給日本人或住在日本的外guo人,一次寄得太多,或多到足以做生意的分量時,海關就不能通過,但如果各種東西的分量少的話,包裹是可以收到的。邱永漢受到一種啓發,通過包裹郵寄物品,可以稱得上"合法私運",雖數量少,但安全可靠。如果每月寄出50個,甚至100個1萬~2萬日元的小包,那麼每月就有百萬日元的收入。于是邱永漢立即給住在東京的jiejie和弟弟,以及學生時代的同學寫信,讓他們代爲銷售,然後讓信任可靠的人把錢帶回來,這種情形維持了兩年,他變成了小富翁。縱觀邱永漢的一生,其成名的根源在于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和他敏銳的經濟頭腦,而包裹郵寄生意正反映了其思維過人的一面,同時創下的財富爲邱永漢後來開展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了一大筆錢握在手中,他嘗到了真正賺錢的甜頭。

  邱永漢的婚禮是在香港舉行的,內人是香港頗爲知名的名門之女,婚後大約一年半,長女出生,取名約瑟芬。這孩子出生後一個月,脖子的紅病漸漸長大,不久破裂長膿,經多方救治,仍不見效。爲了到東京找專家治好女兒的病,他一家決定移住東京。

  在此之前,邱永漢在文學創作上已表現出了自己的天賦。本來在學生時代,他就對散文和詩歌感興趣,也撰寫過類似小說之類的東西,對文學有了一定的基礎。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維持了兩年的包裹生意因時事變動已經做不下去了,寫作賺錢成了實際上的需要。他的chu女作做渡者手記》經前怕灣口日新報烊藝部長西}!;滿氏的推薦,在長谷川先生chu的讀書會代讀,結果全場一致決定在《大衆文藝》雜志刊載。當時長谷川伸先生任《大衆文藝》雜志主編,他集合了幾個弟子組織了“新鷹會”。會員定期舉行集會,主要就大家未經發表的作品加以批評或發表感想。無疑,chu女作受到欣賞的他,興奮地盼望著自己能成爲小說家,並正式啓用筆名“邱永漢”取其硬漢、好漢等男xing化名字之意。

  1954年4月15日,他們一家人搭乘法guo郵輪"越南號"抵達橫濱港,而後取道東京。治療他女兒的病的地方,選擇在guo立第二病院,也就是戰#的海軍醫院,在駒澤附近。不過,據醫生說治療期至少需要1年,這樣他就要在日本長期地住下去。最後他們在醫院附近的九品佛一帶租了一棟六席、八席、四席半的長條形獨院房子,租金是16000日元。在經濟上,這一段時期邱永漢基本上依靠出租香港的樓房收入和有限的稿費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相對貧困,但平靜、祥和的日子促使他靜下心來埋首寫作。半年之內就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向成爲成功作家的道路上邁出了最爲堅實的一步。可由于沒有名氣,這個時期所寫的作品,後來雖全部賣給了雜志社,當時卻沒有地方發表。

  位衆文藝》雜志的島源四郎氏是這期間他的最佳顧問,真正使他在日本文學界揚名的則是擅一雄先生,擅先生是當時大衆傳媒有威力的人物之一,曾以新進作家身份被提名逐鹿齊川獎,能得到植~雄氏的提攜,幾乎是每個文學青年的夢想,邱永漢也不例外。記得當時邱永漢寫了一篇小說《濁shui溪》,故事內容類似于郭德馄先生回臺灣後的命運(郭先生是臺北高校及東大高兩年級的學長,和檀先生交……

笑傲股市——大師們的投資之道第一章 日本賺錢之神邱永漢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一章 日本賺錢之神邱永漢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