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文斯的《理論》出版當年(1871年)在德、法兩無人問津,同樣,瓦爾拉斯的《綱要》1874年問世時在英、德兩
也無人置評。門格爾的《原理》在1871年出版時
于同樣的境地,只有德
人對它有評論。德
當時有四份經濟學方面的雜志,其中有三份注意到門格爾的《原理》。
《民經濟和文化史季刊》的評論最長,它開頭提到1866年戰後奧地利經濟學方面的活動日漸活躍,對年輕的奧地利經濟學家著作的高質量表示稱贊。不過,完全是出于好意,這位評論者沒有認識到門格爾《原理》是價值論的一種創新。這篇評論有兩段較長的引語,其中第一段印自門格爾上述著作的前言,涉及門格爾所用的方法。評論者對門格爾的方法是同意的。第二段是門格爾特有的物品等級表。這位評論者最後慎重表示,在他看門格爾允諾的續篇之前,不對該書的價值作出判斷。
門格爾的境在下一篇評論中沒有變得更好些,該評論的作者是弗裏德利希·海克,發表在《一般政治學雜志》上。海克像上述匿名作者一樣,對門格爾抱有特殊的態度。他稱《原理》是近期經濟學方面最好的著作之一,希望作者允諾的第二卷盡快問世。盡管有這些好意,海克還是忽視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因而也就沒有對它作出正確的描述和評價。價值論的革命失去了贏得支持的第一批機會之一,不是因爲支持者反對它,而是不理解它。在最後一篇(又是匿名)評論中,作者對這本由年輕人寫的經濟學簡明教科書表示悲歎。不消說,這種態度根本不可能對經濟學中的新精神表示歡迎。評論者幾乎沒有觸及本書的思想,也完全沒有暗示它的內容有什麼優點。
從發表上述評論到70年代末,德經濟學雜志是世界上最好的專業雜志,也是誰都能閱讀的,但它們都沒有觸及邊際效用思想。率先打破沈默的是威廉·萊克西,他在《
民經濟和統計年鑒》(1881年)上著文評論瓦爾拉斯的《經濟物品價格形成的數學理論》。閱讀過萊克西的概述之後,當不會懷疑他對運用邊際效用的理解和重視,但他沒有把瓦爾拉斯的著作同門格爾的《原理》聯系起來。其原因顯然是他沒有讀過門格爾的書,盡管他後來享有廣泛涉獵經濟文獻的名聲。在龐巴維克1886年的重要文章發表之前再沒有出現什麼東西。我們將在後面對該文予以詳論。
下一篇關于邊際效用的文章是朱利斯·萊爾在1889年寫的,他有運用數學的能力和意願;他熟悉並援引過前述所有重要的文獻;這篇文章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近期某些著作的評論。亨利希·狄茲于次年發表了一篇類似的文章。題爲“古典價值論和邊際效用論”,這是“邊際效用”一詞在標題中首次出現。該文把各種問題深化了,並在後來惹起了魯道夫·奧斯皮茨,龐巴維克,朱利斯·萊爾和羅伯特·祖坎德的答複。
1871-1889年間德雜志的文章很少談及邊際效用,這倒不是由于編者們反理論的傾向。一些理論文章甚至談到了價值問題,但沒有談到邊際效用,例如,朱利斯·沃爾夫1886年的一篇文章雖然援引了傑文斯的《理論》和門格爾的《原理》,還用了差不多50頁的篇幅討論價值問題,但根本未提邊際效用。加納的文章也是如此。1888年出現的一篇文章比其他兩篇都長,該文提到了邊際效用,也涉及到龐巴維克、維塞爾和傑文斯;即使不是這樣,它也是相當完整的。
門格爾于1872年開始執教維也納大學,次年晉升爲副教授,1879年升爲教授;他于1903年退休,1921年去世。爲考察他同邊際效用思想的進一步聯系,我們在此只追述一下他大學生涯的前20年。1870年代初之後,門格爾同傑文斯和瓦爾拉斯一樣,在邊際效用問題上寫的東西極少。他在《原理》之後寫的第一批東西是一組文章,共有25篇,大部分是發表在《維也納晚郵報》上的書評。就其質來說,沒有一篇包含效用方面的內容。評論的對象之一是j.e.加尼斯的《政治經濟學文集》本書沒有給他提供任何評論價值論的機會。直到1874年評論加尼斯的《政治經濟學若幹基本原理》(該書對傑文斯的效用理論持有異議),門格爾才可能被吸引來支持他的英
夥伴。1875年當他評論g.庫茨的《匈牙利
民經濟學理論發展史》時,他又一次眼光短淺地忽略了同他的一位先驅者的聯系。他懷著極大興趣仔細閱讀了庫茨的早期著作《
民經濟學及其文獻的曆史發展》,他理應看到戈森的有關材料,並預見到安德森多年前對戈森的發現。
在發表這些報刊文章和評論之後,直到1883年出版《社會科學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研究》之前,門格爾沒有發表什麼東西。1883年的這本書沒有直接同他的《原理》聯系起來,但它確實間接地促進了《原理》的傳播,因爲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範圍內引起了人們對他的注意,而他先前的《原理》並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門格爾對德經濟學的批評自然引起了德
教授們的強烈反應,特別是在他于次年以《德
曆史學派的錯誤》作爲對最初反應的答複之後。這樣以來,在一些奧地利人中間便出現了某種凝聚力,後來的奧地利學派就是指這些人而言的。而沿著另一個方向慘淡經營的德
人,接哈耶克的說法,甚至“在這場爭論結束之後30年,同世界其他
家相比,德
人受這種現已在別
製勝的新思想的影響仍然較少。”
不過,對邊際效用在奧地利人此時對效用的日益增長的認識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估價過高。從門格爾1884年10月12日在《維也納報》上的評論可以看出,對數量不斷增加的奧地利經濟學家的文獻必須小心謹慎。門格爾指出,奧地利在過去從未有過同一准的經濟文獻。但他也根本沒有把他自己的名字同這種運動聯系起來,他對該運動的起源未置一詞。盡管他在評論的開頭強調了奧地利人在反對曆史方法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他一點也沒有暗示邊際效用所起的作用。他有許多機會這樣作,因爲他寫了一節論及維塞爾的《經濟價值的起源和主要規律》,該書評述了門格爾的思想,第一次使用了“邊際”一詞。門格爾後來對奧地利文獻的評論具有同樣的特點,其中一篇發表于1886年,另一篇發表于1889年,最後這篇尤其令人失望,因爲他根本沒有把當年論及邊際效用的優秀之作同邊際效用問題或他本人聯系起來。
總之,我們可以說,盡管門格爾談論過奧地利學派,但誰也不能從他1871年直到去世時發表的各種著述中得出這樣的看法:奧地利學派同邊際效用學派有什麼聯系。門格爾既沒有認可這種聯系,也不想把它減至最低程度,也不認爲這種聯系是當然之理。事實上,門格爾從未承認過他的學說同瓦爾拉斯或傑文斯的學說的相似。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15章 德國的雜志文獻及門格爾的著述(1871-1889)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6章 維塞爾”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