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論述價格理論的,其內容大部分討論最終産品價格,其余部分討論分配理論。本書重點討論最終産品定價的理由是,分配理論是定價理論的一種特殊情況,其內容是生産要素的定價。因此,解釋産品市場價格的原理,也同樣是解釋要素市場價格的原理。
經濟學的涵義:經濟理論
經濟學是關于某個特定的社會如何理它的經濟問題的科學。凡是要用不充足的手段去達到各種各樣目標的時候,就存在著經濟問題。如果手段是充足的,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有的只是天堂。如果手段是稀缺的,但目標是單一的,那麼如何運用手段僅僅是一個技術
問題,解決它不涉及價值判斷,而只涉及各種物質和技術關系的知識。例如,假定給予一定數量可使用的鋼鐵和勞動力,等等,以製造一個最大馬力的發動機。這完全是一個技術問題,只需要工程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另一種情況是,把目標改爲製造一個“最好”的發動機,這個“最好”的含義不僅包括馬力,而且包括重量、
積,等等,這個要求就不再是單一的了。不論有多少單純的物質和技術知識都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因爲,這些知識不能告訴我們犧牲多少馬力以節省一定的重量是值得的。這就是一個包含價值判斷的經濟問題。
這種經濟問題的概念是非常廣義的,超出了通常認爲的經濟學的範圍。例如,按照這種概念,一個人決定如何利用他的閑暇時間也是在理經濟問題。其實嚴格地說,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純技術
的。甚至在上述的例子中,工程師在製造發動機時也會有不同的目標,也要考慮其它事情,如設法使自己的工作比較愉快,等等,這些問題將影響他在解決技術問題時的努力程度。這種經濟問題的概念在以下意義上也是廣義的,即它既包括了魯賓遜式經濟中的問題,也包括了落後的農業經濟和現代工業社會中的經濟問題。
按照我們的定義,經濟學並不包括全部的經濟問題。它是社會科學,因此它主要注重那些其解決涉及不同個人之間的合作及相互影響的經濟問題,只有當單個人的行爲對其他人有一定的意義或影響其他人時,經濟學才關心涉及單個人的問題。更進一步講,它不涉及抽象的經濟問題,只涉及一個特定社會如何解決它的經濟問題。就形式而言,無論是在魯賓遜式的經濟中,還是在落後的農業經濟中,無論是在共産主義式的現代工業社會中,還是在資本主義式的現代工業社會中,經濟問題是相同的。但是,這些不同的社會卻運用了不同的製度上的安排,去解決它們的經濟問題。因此,就需要有不同的經濟學或經濟學的不同流派,來服務于不同類型的社會。事實上,不同流派之間終歸有許多共同點,只不過這些共同點不能事先得到,這正是經濟科學的結論之一。
我們的經濟學定義可以看作是對經濟問題非常廣義的定義和對應用問題具的相反願望的一種折衷。
經濟學的這種定義如何使經濟學與其它研究學科區分開來呢?
強調“不同”的目的,就引入了價值判斷,從而把經濟學與技術和自然科學區別開來,後者僅涉及單一目的和稀缺資源的關系。接受給定的一些目的,就使經濟學與心理學區別開來,後者研究偏好的形成,也把經濟學與倫理學區別開來,倫理學是研究偏好評價的。
最困難的是把經濟學和政治學區別開。當然,政治學所研究的那種政治製度是一個特定的社會使用稀缺的手段來達到各種目的的方式。哈羅德·拉斯韋爾寫了一本著名的書,名叫《政治學:誰得到什麼,什麼時候以及如何得到》,把這本書標題中的政治學用經濟學來代替,這書名同樣是恰如其分的,而這本書的質就完全不同了。
或可看一了艾爾弗雷德·馬歇爾對經濟學的定義:經濟學是對人類日常生活事務的研究,它考查個人和社會行爲中與滿足生存的物質需求品的獲得和使用有非常緊密聯系的那一部分行爲。在艾·馬歇爾時代的英,這個定義可能很適用。但在今天,當政府在獲得和使用“滿足生存的物質需求品”方面發揮重大作用時,這一定義亦未使經濟學和政治學區別開。
更重要的是,馬歇爾的定義意味著這兩種學科根本的不同在于所追求的目標的質上,經濟學涉及“物質需求”,而政治學涉及“非物質需求”。但這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標准。經濟學在論述資源之用于藝術、文學、戲劇、教育和其它一些“非物質”需求品方面與論述它們之用于物質需求品方面可以同樣有所作爲。很顯然,政府的農業政策也涉及到“物質”需求。
較爲令人滿意的標准是研究其輯織方式,經濟學主要涉及購買與銷售的市場機製在組織資源使用方面的作用;政治學主要涉及行政命令機製,這些命令可能來自權力機構或來自直接投票。但是,這種劃分也遠不能令人滿意。經濟學對不同命令所導致的結果也有許多意見要發表;政治學則不得不研究政府對市場組織的幹預。
現在,劃定兩者之間的界線所遇到的困難已經有了結果。自從60年代初期以來,在這兩門學科中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是運用經濟方法分析政治組織。兩門學科的融合是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功績,唐斯、達爾、施蒂格勒、布坎南、塔洛克,是最著名的學者中的幾個。
四個經濟部門
現在回到我給定的經濟學定義中對于“一個特定的社會”的強調上來,用以解決經濟問題的製度組織上的不同,可通過分析我們自己的社會加以說明。人們可以認爲我們的社會包括四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是一個概念上不同的組織:政府部門、家庭部門、非盈利部門以及市場部門。
家庭部門在每個社會中,無論是在美還是在蘇聯,全部資源中的大部分,可能在一半以上,都是用于家庭部門,在所有社會中,主要的資源是人的生産能力,或如其最終被稱呼的人力資本,我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不是消耗在通過市場或根據政府機構的命令來組織的生産
活動上,而是消耗在家庭的各種活動中。此外,大部分的物質資本,從擁有的房屋、廚房設備到
服,都被家庭部門所利用。使用這類資源大都不會産生什麼社會問題,至少對經濟學而言是不會的。然而,在家庭部門和市場部門之間存在許多相互的影響。
重要的相互影響之一是因許多活動轉入或轉出居民戶所引起。這種變動影響了作爲衡量經濟增長尺度的民收入評估的可靠
,此外還有其他影響。例如平均就業時間的穩步減少就意味著測得的
民收入低估了總産出的增長,因爲它……
價格理論第1章 導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