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重視投機的證券市場分析後,進入20世紀,證券分析家逐漸提出了理論上的
系。首先是柯丁雷(w·g·cordinly)在《證券交易入門》(guidetothestockexchang,1907)一書中,提出“
票價格由供需規律來決定”的觀點。爲了深入探討“供需規律和供求關系的變動”。必須重視社會大衆的意見。但他的著作的理論基礎仍然不夠,缺乏精確
。哥羅丁斯基(j·grodinsky)在《投資學》(investment.1953)一書中,從另一個角度對證券市場進行了分析。他從研究供需因此來預測
價。
並具指出了兩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重視
價與其他經濟現象的關系。從這些關系的變化來預測
價的波動。
此種方法就是現在通稱的“基本分析”(fundamentalanalysis)。另一種方法不重視價與其他經濟現象的關系,而僅
票市場內部的技術
因素的各種現象來預測
價。此即爲現在通稱“技術分析”(technicalanalysis)。前者考慮諸如:(1)
票利率與
價關系;(2)比較
息利殖率與債券利殖率來判斷市場狀況:(3)
價與利率的關系:(4)經濟成長,景氣與
價波動之關系。後者則考慮諸如:(1)證券市場內部投機因素之分析;(2)觀察過去
價趨勢推測未來
價動向,主要采用各種曲線圖;(3)觀察社會大衆的投資動向;(4)檢討
票交易量值與
價關系等等。
孟德爾(mindell,j.)在《票市場》(thestockmarket,1948)一書中,則認爲
價的變動不僅僅是由單一因素決定的。事實上。影響
價變動的因素不但多,而且複雜,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影響方向頗爲困難。所以孟德爾列述以下各主要影響因素:(1)利率;(2)企業收益;(3)景氣活動;(4)
票市場動態;(5)貨幣政策情況:(6)價格總
平的變動情況;(7)大衆投資者的市場心理;(8)政治的影響;(9)天災人禍的發生;(10)經濟情況狀態;(11)人口變動等等。
證券市場分析論的代表著作有多納(o·donner)的《證券市場與景氣波動原理》(diekursbilduinganaktienmarket,1934)和雷福勒(g·l·leffler)的《證券市場》(thestockmarket,1951)。
多納認爲,票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也就是由具
的買賣價格來決定,有效買賣則又看企業收益以及投資人的投資機關可用資金而定,
價形成的因素也是以它們爲基礎,前者即爲
價形成的“收益”因素,後者則是“信用”的基本因素,其他的則是間接影響
價的次要因素,以及使
票價格暫時波動的市場內部投機因素。
多納進一步分析了“收益”的基本因素,認爲是在于息和利率,並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
票市場,嘗試對
價
平和
息關系的實證研究,在今天頗具有參考
。多納還認爲
息的基礎就是企業的收益,在這一點上,多納更加重視企業的收益,認爲“企業收益的變動,才是形成
價波動的真正原因。”雖然實際的
價波動趨勢與企業的收益趨勢有所差異,但就長期而論,
價波動是依存于企業收益和利率的。從而,“收益”的基本因素就是證券分析論中形成
票價值的因素了。
至于雷富勒。則從傳統的價理論再擴而廣之,他的推論爲“
價波動是以預期企業爲根本因素”,加上了“預期”因素;證券投資機構或一般投資者主要是以預期企業收益爲基礎來決定買賣
票。結果,
價波動趨勢即包含企業收益今後的變動,他又推論,
價波動趨勢,有個隱含假定即“投資者或證券投資機構買進
票有兩個目的,其一爲
價本身的上漲,其二爲利率本身。”他又認爲“價格上升或利率兩者都取決于企業的收益增減。”他的理論進一步提出了重視企業的保留盈余,如果企業把大部分收益再投資,則更增加企業將來的成長
,並增加企業未來的
息。
雷氏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紐約證券交易所30種道·瓊斯工業
價平均數爲基准作實證研究,結果證明實際上
價並不必然與企業收益有密切關系,于是提出變動是以市場心理動向爲基礎,而不再一時強調傳統理論主張的“基本因素才是市場心理因素的變化原因”,即提出“市場心理說”,所謂市場心理說是指傳統理論認爲
價是依存于企業收益,實際上根據統計上的。
《股市技術分析》第7節 證券市場分析論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8節 亞當理論”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