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歐洲人首次向美洲殖民——1607年在詹姆斯敦,1620年在普利茅斯——以來,美就成了一塊磁石,吸引著人們,有來冒險的,有從暴政下逃出來的,或者幹脆就是爲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孩子謀求較好的生活的。
開始時是涓涓細流,但在美獨立戰爭和美利堅合衆
成立以後,細流慢慢變粗,到十九世紀就成了一
洪流。千百萬人不堪忍受苦難和暴政,被自由和富裕的生活所吸引,橫渡大西洋和太平洋來到了美
。
他們踏上美土時,並沒有發現黃金鋪的路;生活也不象從前想象的那麼好過,但他們確實獲得了自由,獲得了充分發揮他們才能的機會。靠著苦幹、精明、節儉和老天爺的保佑,大多數人實現了自己的希望和夢想,誘使他們的
戚朋友也來參加他們的奮鬥行列。
美的曆史是一部經濟奇迹和政治奇迹同時發生的曆史。之所以能夠發生奇迹,是因爲美
人把兩套思想付諸了實踐——說來也巧,這兩套思想都是在1776年公諸于世的。
一套思想現在《
富論》裏,這部偉大的傑作使蘇格蘭人亞當·斯密成了現代經濟學之父。該書分析了市場製度爲什麼能把追求各自目標的個人自由同經濟領域裏生産我們的
、食、住所必需的廣泛合作結合起來。亞當·斯密最重要的見解是:參加一項交易的雙方都能得到好
,而且,只要合作是嚴格自願的,交易雙方得不到好
,就不會有任何交易。在大家都能得到好
的情況下,不需要任何外力、強製和對自由的侵犯來促使人們合作。正如亞當·斯密所指出的,這就是爲什麼一個“只盤算他自己的得益”的個人“受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引,去達到一個同他的盤算不相幹的目的。對于社會來說,同他的盤算不相幹並不總是壞事。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時促進社會的利益,常常比他實在想促進時還更有效果。我沒聽說過,那些裝作是爲公衆的利益做交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第二套思想現在獨立宣言中,該宣言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表達了他的同胞的普遍情緒。它宣告了一個新
家的成立,這是曆史上按照人人有權追求自己的價值的原則建立的第一個
家:“我們認爲以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即所有的人天生平等,上帝賦予了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有生活、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
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用更爲偏激和絕對的話說:
“人類有理由爲之個別地或集地幹涉任何一部分人的行動自由的唯一目的是自我保護。……對文明社會的某一成員正當地強製行使權力的唯一目的是防止他對別人進行傷害。人類自己的長
,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不是足夠的理由。……任何人的行爲對社會負責的部分只是關系到別人的部分。就其僅僅關系他自己的那部分來說,他的獨立按道義說是絕對的。對他自己,對他自己的身心,個人就是主宰。”
美的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爲實現獨立宣言中的各項原則而奮鬥的曆史——開頭是反對奴隸製的鬥爭(最後通過一場流血的內戰而解決),後來是促進機會均等的鬥爭,最近則是力圖達到收入均等的鬥爭。
經濟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前提。如果人們在沒有高壓統治和中央指揮的情況下能夠相互合作,那麼這可以縮小運用政治權力的範圍。此外,自由市場通過分散權力,可以防止政治權力的任何集中。把經濟和政治權力集中在同一個人手裏,肯定會給人民帶來暴政。
十九世紀,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的結合,給英和美
帶來了黃金時代。美
甚至比英
更繁榮。它以清白的曆史開始:階級和等級的余毒較少;政府的限製較少;而土地則較爲肥沃,人們可以去努力開發,去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有一片尚未開發的大陸,等待著人們去征服。
自由的繁殖力在農業上表現得最爲顯著。在通過獨立宣言的時候,只有不到三百萬歐洲人和非洲血統的黑人(即不包括印第安土著)占據著沿東海岸的一塊狹長地帶。當時農業是主要的經濟活動。要用95%的勞力來養活全的人口和提供糧食剩余,以換取外
貨物。今天,只用不到5%的勞力就能養活二億二千萬居民並提供大量的糧食剩余,美
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
。
這一奇迹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顯然不是政府的中央指導,因爲俄及其衛星
、大陸中
、南斯拉夫和印度等
目前雖然依靠中央指導把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勞力用于農業,但仍然時常要依賴美
的農業來避免大規模的饑荒。在美
農業獲得迅速發展的大部分時期,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人們可以得到土地——但卻是些以前什麼也不出産的地。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美
建立了一些由政府贈與土地的農學院,它們依靠政府的資助傳播情報和技術。但是毫無疑問,美
農業革命的主要動力是在自由市場上發揮作用的個人積極
。這個自由市場是向所有人敞開的;當然,可恥的奴隸製下的奴隸是無法進入自由市場的。而最迅速的增長是在廢除了奴隸製以後。千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自由地爲自己而勞動,其中有些是獨立的農民或工商業者,有些則按照相互協議的條件爲別人工作。他們可以自由地試驗新技術——試驗失敗的風險由自己承擔,試驗成功的好
歸自己所有。他們得到政府的幫助極少。更重要的是,他們遭到政府的幹涉極少。
政府開始在農業中起主要作用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及其以後的時期。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限製産量,以保持人爲的高價。
農業生産率的增長是靠了在自由的刺激下同時發生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了使農業發生革命的新機器。反過來,工業革命又依賴農業革命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工業和農業手攜手地共同向前邁進。
斯密和傑斐遜都把政府權力的集中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巨大威脅;他們認爲,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保護公民免受政府的專製統治。這就是弗吉尼亞權利宣言(1776年)、美權利法案(1791年)以及美
憲法中規定的三權分立的目的;也是英
十三世紀頒布大憲章和十九世紀末改革法律機構的推動力。在斯密和傑斐遜看來,政府應該是仲裁者,而不應是當事人。傑斐遜的理想,正象他在1801年的首次就職演說中所說的那樣,是建立“[一個]開明而節儉的政府,它將製止人們互相傷害,但僅此而已,在其他一切方面將放手讓人們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和從事自己的事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成功,減少了它對後來的思想家……
自由選擇:個人聲明導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