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致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謬誤>第八章 擴展秩序和人口增長

《致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謬誤》第八章 擴展秩序和人口增長

經濟類作品

  guo家繁榮最關鍵的因素是其居民數量的增長。

    ——亞當·斯密

  馬爾薩斯主義恐慌症:對人口過剩的擔憂

  我一直在試圖解釋,盡管有來自我們的本能的反對,盡管存在著對自發過程中所有不確定的事物的恐懼和對經濟的普遍無知,盡管在試圖用所謂理xing手段取得實際上是返祖目標的運動中,存在著所有這些陳腐的論調,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是如何演進的。我也堅持認爲,如果這些運動在取消市場上果然大獲成功,擴展秩序就會崩潰,許多人就會受苦受難甚至命歸黃泉。不管你是否喜歡,目前的世界人口已經存在。摧毀他們的物質基礎,以便取得社會主義者鼓吹的符合“道德”或本能的改進,無異于寬恕造成上億人死亡並讓其余的人陷入貧窮這種滔天大罪。(見我的1954/1967:208;和1983:25-29。)

  某些逐漸形成的行爲模式、製度和人類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好chu,同人口規模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算不上是什麼新發現。亞當·斯密最深刻的見解之一(1776/1976:31),就是“交換的力量爲勞動分工提供了契機,因此分工的程度必然總是受製于這種力量的規模,或者換句話說,受製于市場的規模”;還可以參見他的《法理學講義》(1978:582-586)中“關于勞動分工的兩個殘篇”。我們也已清楚地看到,那些采取了市場競爭做法的人,隨著其數量的增長,會取代那些遵守著另一些習慣的人。遵照約翰·洛克在第二篇論文(1690/1887)中的類似主張,美guo曆史學家詹姆士·沙利文早在1795年就提到美guo土著如何被歐洲殖民者取代,並且現在能讓500個有頭腦的人過上富足生活的地方,過去只能供一個原始人靠打獵在“饑餓中度日”(1795:139)。(那些繼續主要以狩獵爲生的美洲土著部落,也被來自另一個方向的人,即學會了農耕的部落所取代。)

  盡管一個群ti對另一個群ti、一套實踐對另一套實踐的取代常常伴著腥風血雨,卻不一定總是需要這樣。毫無疑問,地點不同,事情的過程也會有所不同,我們這裏不可能一一詳述,不過人們可以想像到事件的不同結果。可以說,在受到擴展秩序侵入的一些地方,那些采納了新的做法,因而能夠從已有土地上取得更多收獲的人,作爲對能夠利用其土地的回報而向另一些居住者提供的東西(無需這些居住者做任何事,也無須“入侵者”使用武力),往往同他們通過辛勤勞作所能獲得東西一樣多,有時甚至更多。另一方面,自身極高的居住密度,也使更先進的人民能夠抵禦那些將他們從一片在以原始方式利用土地的時代就一直爲他們所使用和必需的廣闊土地上趕走的企圖。許多這樣的過程都在完全和平的條件下發生,當然,商業上有組織的人所具有的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往往會加速這一過程。

  即使市場的擴展和人口的增長可以完全通過和平的方式取得,但是見識廣博和善于思考的人如今卻越來越不願意繼續接受人口增長和文明興盛之間的聯系。相反,當他們思考我們現在的人口密度,特別是過去300年間人口的增長速度時,他們變得高度警覺,視人口增長的前景爲噩夢般的災難。甚至像弗萊(1967:60)這樣一向明智的哲學家,也對朱利安·郝胥黎大加贊賞,因爲“在人們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遍認識到這一點之前”,他早就認識到了“人口增長是人類現在和未來幸福的首要威脅”。

  我一直主張社會主義是對人類現在和未來幸福的威脅,我的意思是,無論社會主義還是任何已知的市場秩序的替代物,都不能承受目前的世界人口。但是像剛才引用過的那種反對意見,往往是出自那些並不提倡社會主義的人,他們認爲,既是如此大量的人口的製造者,又是這大量人口之産物的市場秩序,也對人類的幸福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現在顯然必須來談談這個矛盾。

  人口增長會讓全球陷入貧困,這一近代觀念完全是錯誤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過于簡單化的馬爾薩斯人口論造成的;馬爾薩斯的理論在他那個時代,爲認識這一問題提供了合理的第一步,但是現代條件已使它變得毫無意義。馬爾薩斯假定人類勞動力幾乎可以被看做是同質的生産要素(即工資勞動者全有著相同的xing質,他們全都從事農業,有著相同的工具和機會),這在當時的經濟秩序下與事實相去不遠(理論上的兩要素經濟)。對回報減少原理的最早發現者之一的馬爾薩斯來說,這肯定說明了只要勞動者數量一增加,就會導致我們現在所稱的邊際生産率的下降,因此工人的收入也會隨之下降,在最好的土地被合理劃分成小塊土地時尤其如此(關于馬爾薩斯的兩條定理之間的關系,見麥克萊利,1953:111)。

  然而,在我們一直討論的變化了的條件下,情況便不再是這樣了,這時的勞動力不再是同質的,而是種類繁多各有所長。隨著交流的加強和通訊及運輸技術的改進,人口的增長和就業密度,使勞動分工具有了優勢,導致了迅速的多樣化、差異化和專業化,使人們有可能開發出新的生産要素並提高生産率(見第二章、第三章及下文)。不同的技能,無論是天生的或後天獲得的,都成了各具特se的難得的要素,常常在多方面互爲補充;這使工人們值得去掌握那些能夠得到不同市場價格的新技能。自願的專業化是預期回報上的差別造成的。所以勞動可以造成回報的增加而不是減少。更爲密集的人口也會采用一些在人口稀少的地方毫無用chu的工藝技術,如果別的地方已經開發出這些技術,它們也可以通過引進而被迅速采用(假如能夠得到所需資本的話)。與更多的人和平相chu經常交往,即使僅有這樣一個事實,也能夠使可獲得的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不再是同質的生産要素,因此馬爾薩斯的結論也就不再適用。相反,由于進一步的分化,人口的增加現在可以導致人口進一步增加,不僅會在一個無法確定的時期內自我加速,而且是提高物質文明和(由于個xing化)精神文明的前提。

  所以,帶來生産率提高的,不僅僅是更多的人,而且是更加不同的人。人們變得強大,是因爲他們變得如此不同:新的專業化的可能xing(不十分取決于個人智力的提高,而取決于個人越來越多的差異)爲更成功地利用地球資源提供了基礎。這反過來又要求由市場信號機製所保證的間接互惠服務網絡的擴展。由于市場揭示了出全新的專業化機會,兩要素模式,連同馬爾薩斯得出的結論,變得越來越不恰當。……

致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謬誤第八章 擴展秩序和人口增長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八章 擴展秩序和人口增長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