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殘雪>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城堡的形象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城堡的形象

殘雪作品

  我們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它們的形態各異。詩人心中的城堡是什麼模樣呢?

  在那個冬日的晨熹之中,k與城堡初退,細細地打量了城堡的外觀。原來矗立在那山上的,既不是古老的騎士城堡,也不是新式的豪華建築,只不過是一個具有平民特se的建築群落,甚至相當寒酸,缺少變化,像一se普通村舍的小城鎮。就是這個一點也不起眼的城堡使k想起了家鄉的小鎮——他從前心中的城堡。細細一比較,家鄉教堂塔樓聳立于大片的矮屋之上,有著崇高的目標和明朗的意向;而此chu的這座塔呢,殘破,畏縮,毫無自信,甚至使人産生荒唐的印象,覺得它完全沒有必要存在于這世界上。這就是k對于城堡的第一印象,這印象飽含了他多年生活經驗的積累,毫無疑問是十分准確的。可以說,經曆了長途跋涉來到此地的k,在這一瞬間的確實實在在地看見了真理,接近了真理,ti驗了真理。這是平民的真理,有著最爲樸素的外形,最爲敏銳、最爲直接的穿透力;它因爲單純而顯得單調,因爲赤躶而顯得害羞、猶疑,那單純和猶疑中卻混合了最爲咄咄逼人的氣勢;它是k從前的理想的再現,k覺得它陌生而又似曾相識。近距離觀察城堡往往使得k心情yin暗,壓抑,沮喪;只是在遠方,當他與城堡隔著距離時,城堡才ti現出那種自由的風度,喚起他追尋的渴望。于是正的情緒就總在振奮與沮喪的交替之中。這,也是由城堡本身的xing質所決定的,因爲無論怎樣高超的城堡,也不可能建立在半空,它們都是我們凡人的産物,具有凡人的種種俗氣與缺陷,這缺陷使我們憂心忡忡,羞愧難當;與此同時,城堡又的確ti現了我們的自由意志,我們克服了千辛萬苦才來到它面前,卻沒法進入它,只能擡頭仰望它。城堡是不動聲se的,只有當你蓦然回首時,才會看見它那塔樓在陽光下發出刺目的反光;你會驚異于它的簡陋和幼稚,懷疑起一切來;但這不要緊,當自由的風吹來時,從遠方望去,那些建築是多麼的輕松愉快啊。有時候,在天將黑時,k因爲看不見城堡而痛苦。他睜大著眼凝視,想從白天城堡所在之chu看出生命的迹象。他的努力落空了。那地方一片死寂,他凝視得越久,可以辨出的東西就越少,終于一切都融入單純的混饨之中。像這種凝視是不可能堅持很久的,與虛無的對峙只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裏,然後目光就轉開了。它是什麼?也許它真是一個幻影?如果它真是一個幻影,它又怎能統治我們的日常生活?在k繁忙的生活的間歇裏,他總在朝那個方向看,有時看見普通的村舍,有時只看見一片混饨。到底哪一個是它的真實面貌呢?沒人能向他證實,沒人能消除他的痛苦與迷惑。

  從城堡裏來的官員克拉姆的形象同城堡的形象是一致的:不動聲se,沈默寡言,具有難以想象的威懾力與控製力;他像鷹一樣高報于人群之上,又像供呼吸的空氣一樣滲透每個人的ti內。這只是村民們心目中的克拉姆。k從門上小孔裏看到的克拉姆卻是一位很普通的、上了年紀的老紳士,不但沒有什麼高起之chu,從老板娘和弗麗達的敘述中k還得出結論,認爲他是俗不可耐的,與窮人沒什麼不同。克拉姆與城堡一樣,所擁有的是精神上的主宰的力量,這種無形的力量對于每個村民都是不言而喻的。在這種力量面前,人要想自己不毀滅就只有服從。醜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地與這種看不見的力量遭遇,以不斷的失敗來ti驗它的無往而不勝。可以肯定,即使通過了如此漫長的學習過程,k也還是永遠成不了正式的村民。正式的村民是什麼?他們全是些口吐寓言的真理的化身,一些模型,而不是人。k只能是k,哪怕整日面對城堡的權威,也只好一個接一個地犯錯誤,無可奈何地敷衍下去。身負克拉姆委派的重任的弗麗達和助手們,在同k一道演完了這出好戲之後,便回到了她(他)們原來的位置上,重新成爲冷冰冰的、拒人于千裏之外的人形木偶。而k,與他們分道揚镳之後,仍然是那個有血有肉的k;他又要産生新的幻覺,又要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重新犯錯誤。在這過程中,他還會不時地凝視城堡的所在,那地方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越來越遙遠了。而下一回,克拉姆會派誰來與k接頭呢?下一場戲又會有什麼樣的新內容呢?這一切全在克拉姆的腦子裏;他把什麼都預料到了,決不會有任何疏忽與錯誤。當然他對k設下的包圍圈是有缺口的,而就連這缺口,也是根據k的本xing設計好了的,所以工總是能夠突圍。要將這樣一個毫無特點的小老頭,一個總在同傭人調清的俗不可耐的家夥同城堡意志等同起來,委實是一件令人難堪的事。k長久不能習慣這種觀念,這也是他長期犯錯誤的根源。只不過村莊是一個同化力非常強的地方,此chu人人都把職務與生活混爲一談;在這種風俗的長期熏陶之下,誰能說k不會繼續變化?他不是一直在變嗎?這樣發展下去,總有那麼一天,他也會同村民一樣,將渾身流氓習氣的官員索蒂尼與理想的愛情對象劃等號的吧。區分只在于k這種認識只能是理xing上的,在本能和情緒方面他是冥頑不化的。這個精力過剩的外鄉人一方面使村民們頭疼,一方面又給他們那死板的生活注入活力。

  在城堡的形象上ti現著要使兩極相通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一切全是無法習慣的,令人憎惡的;就在這種憎惡中,人不知不覺在與現實妥協。k只要呆在村裏一天,憎惡的情緒就不會消失,只會越演越烈。城堡甚至也在不斷助長這種情緒,爲的是加強k的信念,同時又使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在活著。鄙俗與崇高在此chu緊緊結合在一起。在k的眼裏看來如此突兀、不可理解的事,在村民們眼裏則是理所當然。k的情感永遠執著手表面,村民們則執著于本質。什麼時候k才能從情感上轉過來,把天堂看作地獄,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克拉姆看作那個與女傭人調情的俗不可耐的家夥,把破敗的村舍群落看作心中神聖的城堡?什麼時候他才能感到,這一切都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也許他已接受了這種觀念,只不過他永遠無法控製自己的世俗情感。從k這方面來說,村民們意味著他的內在的本質部分,這個部分是堅不可摧的;k不斷地試圖忘掉它們,其結果是它們愈加顯露,導致k一步步加深了對自己的本質的認識。認識不等于徹底妥協或不再生活,村民們想看到的也不是這個。他們想看到的是k繼續掙紮,反抗,從而使認識更加深化。這個過程是無窮無盡的,雪地裏舍不斷留下新的腳印,像老板娘從心裏期待的那樣。在這個意義上,正是正與村民們共同構造了城堡的形象,他們雙方也是事物的兩極……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城堡的形象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城堡的形象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