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郭晉麗>私密獨白>難道這樣就成熟了

《私密獨白》難道這樣就成熟了

郭晉麗作品

  從小到大受的教育都是要講真話,老老實實做人。可真的走入社會後,在現實生活、工作面前,我卻被碰得頭破血流……

開會時我講了自己的想法

  小時候父母qin教育我做人要說實話,後來上學從書本上、從老師那裏聽到看到的全是如何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真誠做人。但是,自從參加工作,真的走向社會之後,我發現那些說法就是說法,和現實生活不大一致。我在開會發言時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結果是領導不愛理我,同事們見了也躲開,好像我一下子變爲討厭鬼、惡魔,是個喜歡無事生非的小醜。

  我在學校學的是烹饪,女孩子學烹饪的不多,我們班級40個學生只有3個女生。學面點也就是“白案”的女孩子不少,可我就是喜歡煙熏火燎的煎炒烹炸,喜歡“紅案”的刀功,覺得好玩兒。我住的那個大雜院裏有一個老頭兒特別會做飯。聽別人說他爺爺在禦膳房做過廚師。老頭兒愛幹淨,吃東西也講究,一個簡單的肉絲拉皮經他手就變得非常可口。一般的做法只是下鋪拉皮,炒好肉絲一澆齊活。他卻要俏點兒韭菜,鮮嫩的韭菜湛青碧綠。香氣撲鼻,誘人食慾。每天晚上,老頭兒都要做幾個菜,然後一邊喝酒一邊和周圍的鄰居聊天。他總講,居家過日子不在有多少錢,夠花就得,但是要琢磨著過好了。小時候,我肯定沒少吃老頭兒做的菜,好像是上中學以後,知道不好意思,才不再往老頭兒的小飯桌跟前湊。

  現在想來,老頭兒的生活方式的確影響和感染了我。他說:“說起來廚子不好聽,勤行,伺候人的。可不管多大的官也得吃在廚子後頭,菜炒得了,嘗嘗威淡不犯忌吧?可您說他那是嘗呢還是真吃呢?再者說廚子都眼疾手快不怕燙,趁著顛勺的工夫就張嘴了……”他還說邊笑邊吃邊喝,特別開心。當時,我還ti會不出什麼,現在,我明白了老頭兒是一位把普通日子過出滋味的人。其實,北京的真正魅力就在那些小胡同裏,在那些普通老百姓中。

  畢業實習時,我去了好幾個四、五星級大飯店的中餐廳,發現所有菜系幾乎全部是套子活兒,就是那種約定俗成的炒法。那種即興的,像鄰居老頭兒那樣按人的口味所需的個xing化菜肴一概沒有。畢業後,很多同學都奔各大星級賓館飯店,越大越不怕大,可我卻覺得學“川魯”菜系的廚師進飯店幾乎沒有用武之地。飯店跟風跟得緊,社會上風行粵菜,飯店不惜花重金請香港廚;過些日子風行chao州萊,又從汕頭chao陽等地請。我在班主任的極力推薦下進了一個部級機關食堂。學了好幾年,進職工食堂,有點大材小用。可部級機關也不是撥拉一個腦袋就能進的,一是專業技術好,二是政治可靠,三要有關系。我沒想到以前沒當回事的團支部書記經曆,卻在分配時幫了自己的忙。機關雖然工資不高,但各方面福利不錯,而且沒有大飯店那種頻繁的流動,穩定壓倒一切。

  走進工作單位之後,我發現自己在這裏完全可以大顯身手。食堂的幾個紅案廚師沒有科班出身的,只不過是爲了考核晉級,經過簡單培訓,專業技術差得挺遠。我一來就更把他們給比下去了。我的技術等級雖說是特三級,但比特一級也差不了多少。考核那天,因爲顔se差一點兒把分拉下來。正好評委之一是我們學校的老師,他告訴我造成顔se深淺的原因是因爲醬油品牌不一樣。

  我一上班,單位領導就分配我負責做招待飯。結果,原來的那位師傅就很不高興。我不明白他爲什麼不高興?他完全可以看我怎麼cao作,可以把自己的技術提高一些,但他卻躲在一邊垂頭喪氣抽煙。我才懶得答理他呢!覺得悠閑真是把人給慣出毛病來了。說實在的,我們這代人成長在市場經濟中,感受到了就業競爭的壓力,在尋找工作單位時下了很大功夫,很多同學簡曆就印了上百份。過去參加工作的人們沒有這種ti驗,不同成長環境下造就出不同的思維方式。

  有一次,部長竟然走進cao作間,誇獎菜炒得好,還說以後招待外賓也不出去了,並且過來和我握手。當時,我心裏熱乎乎的,畢竟原來只能在電視上見面的人拉起了自己的手。也巧,那天下午開會。我想既然部長都表揚了,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就把發現的問題談了,並且不厭其煩地說油菜最好買小棵的,那樣的油菜最嫩。黃瓜也要頂花帶刺,嫩黃瓜做出的蓑yi黃瓜脆。其實,我在過去找食堂科長談過,也找食堂管理員談過,但那天是半年總結會,我就又說了一遍,並且建議食堂應該增加花se品種,賣一些主食等等。說完以後我忽然發現科長和食堂管理員的臉se都不好看,一扭臉看見部裏管後勤的chu長和局長坐在自己的身後。

爸爸說我白活了

  我回到家裏把自己在單位開會發表意見的事說了,還說了自己沒看見chu長和局長什麼時候進來參加會。mama聽完就說:“傻孩子,具有意見也不能在那種場合說呀,那不是讓小領導當著大領導的面下不來臺嘛!”爸爸把酒杯一墩就嚷起來:“缺心少肺,管那麼多幹什麼!瞎抖什麼機靈?少說一句不把你當啞巴!”我也嚷:“不說真話怎麼交流思想?怎麼把事情談清?有意見還不能提,誰怕誰呀!”“你懂不懂委婉?懂不懂迂回?你多大了?”“差5個月就21周歲了。”“白活了!……”我用手捂住耳朵,才懶得聽他們唠叨呢。

  說實在的,我對爸ma那套chu事方法特別看不順眼,總覺得他們的觀念有問題。窩窩囊囊忍氣吞聲也沒混好了。爸爸中學沒畢業就參加工作了,他們兄弟jiemei7個,爺爺養不過來。爸爸在1965年因家庭生活困難就進了區屬工廠。他上因此沒有上山下鄉。當和他一般大的同學紛紛返城的時候,我jiejie已經上中學了,我也上小學一年級了。我小時候經常去爸爸單位,又小又破的一個地方。有一回,爸爸拉貨回來把三輪車放在大門口去喝shui。他們單位負責人過來嚷著爸爸的名字讓把車推走。其實,他自己完全可以挪一下。爸爸滿頭大汗跑過來一邊挪車一邊說:“下次注意,下次注意,天太熱,我想先喝口shui再推進去。”我站在一邊爲爸爸臉紅。客氣和虛心可以,沒有必要點頭哈腰,更沒有必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攬過來,好像自己真錯了,多屈心呀!我成長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身上沒有那麼多陳規陋習,不懂看人臉se行事,也不懂什麼看人下菜碟。我們這代人如果還像上一代人那樣看著別人的臉se生活,多高的科技也沒有用,不信就去問一問20歲左右的年輕人是不是心裏有什麼嘴巴上就說什麼?我估計自己現在這樣可能是有一種逆反心理,不但不願意把意見憋在心裏,而且還故意把事情誇大。

……

私密獨白難道這樣就成熟了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難道這樣就成熟了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