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還珠樓主>青城十九俠>第95回 重返水村 同謀消浩劫 潛遊山寺 合力探妖蹤第2小節

《青城十九俠》第95回 重返水村 同謀消浩劫 潛遊山寺 合力探妖蹤

第2小節
還珠樓主作品

  [續青城十九俠第95回 重返水村 同謀消浩劫 潛遊山寺 合力探妖蹤上一小節]防衆心不附,仍假繼承爲名,並未詳說那天蠶妖女伏誅之事。衆山民又畏禍太甚,同類相見,尚不敢提說姓名,何況外人,大都談虎se變,矢口不吐只字。綠華原是富貴人家小jie,不知山人習xing,又嫌山民粗野,雖用法力兩次擒人诘問,山人看出是蠱神之仇,越發害怕。綠華見他們甯死不說,想起回山期近,只得暫時作罷。回到武當,又值師命另有要事,無暇及此。等師走時禀告,半邊老尼生平不喜山人,只說石玉珠常年在外,熟知山情,可等她回山一同商議,便自他去。

  林綠華說完以上經曆,聽石玉珠便說妖女天蠶娘早死,否則盤籠族已中蠱毒,妖徒必早尋去,縱不全數滅亡,也必同受苦難。現雖不至于死,但惡蠱附身,耗人精血,日久仍難保命。並且留下這麼多蠱種,玉花尚不知道,流毒無窮。此事易辦,只須尋找玉花,同往小白茅山,將衆山民附身惡蠱收去,稍爲施治,便可痊愈。

  三女因事情不難,可救數千生命,還兔未來的遺患,功德甚大,高興非常。略爲商議,便即同往玉花姊mei所居蠶神寨飛去。路程本來遙遠,石玉珠以此行事決順手,行前和張、林二女說,想在沿途順便訪一道友。

  林綠華道:“我自前年起,時常獨自下山行道。上次師父本命我去湖廣一帶行道濟世,因在嶽陽樓上憑欄看湖,遇一少年,欺我獨身女子,說話無理。我本想將他引往湖邊,在無人之chu將他殺卻。不知怎的,被他看出我的形迹,始而和兩同伴風言風語,忽然改據爲恭,代我會了茶錢。極口道歉,自認過失,說他有眼無珠,多多冒犯。稱我仙姑,力請去至他家稍坐,尚有要緊話說。此人說風話時臉未對著我,又未指明是誰,本可不認爲是爲我而發,他卻勇于任咎。細看面上神情和兩個同伴,也不像是市井好惡之徒。文人打扮,卻似會些武功,爲人如何,難以分辨。又疑心他誘我去到他家,不懷好意,意慾隨往看個究竟。如是好人便罷,否則,此人看去頗有財勢,又有一身武功,平日惡迹必不在少,此去正好爲當地除害。便答應了他。

  “約定之後,著他先行。滿擬他如存有壞心,必會防我滑tuo,不是強勸同行,便是暗中著人尾隨防備。他卻深信不疑,一口應諾,立和同伴走去。我等他走後向人打聽,才知此人不特是個義俠少年,並還是前明忠良之後。因秉先人遺命,不事功名,輕財仗義,愛武好友,品行極爲端正。至今年近三十,尚無妻室。日常只同朋友遊山習武,濟貧救危,有求必應。此次請我去往他家,必是看我孤身女子,yi飾單寒,慾問明來曆,加以周濟,乃是好意。他先和同伴說風話時,語聲甚低,別人原未聽出,所以我對別人所說也未深信。那少年姓楊,所居是在濱湖一個村莊以內,離嶽陽樓還有二十余裏,我沿途向人打聽,無論老少俱都知他爲人和家世,所答也和先前所聞差不多。如照我初見時心情,定要在殺好人,尚喜不曾冒失。

  “及到他家,少年名叫楊永,將我恭禮延至後園精室以內,互一談詢,果與人言相近。”林綠華說到這裏,略一停頓,又講了楊永的經曆。

  原來楊永上輩姓周,乃三湘名宦。起初家在長沙,當地只置有田業,歸一姓楊的母舅掌管,也是書香世族,明末流寇之亂,乃舅在外省做知府,全家盡喪,只逃得一人回來。老年無子,便以外甥承繼。不久,他祖父在甲申殉難,長沙兵災之余,物産蕩然,qin屬零落,更有仇家大豪淩迫,說周氏心存故guo,嘯聚鄉兵,慾圖不軌。尚幸乃舅爲人機智,家業竟能保存,周家本有田産寄存,爲了避禍,棄了長沙劫余的田業,往依母舅,並改姓楊。舅死以後,兩輩均絕意功名,耕讀傳家,喜行善事。楊永好武,喜歡結交英雄之士,慷慨好施,更勝乃父,因此義俠之名,遠播湖湘。但卻因此惹下一樁隱患。

  起因是由于去年夏天,偶同好友往遊洞庭湖君山,在山上遇一道士。楊永不知那是竹山教下妖道,互相談說了幾句,問知就在山後居住,也未明說地方。楊永只當是江湖異人,見道士詞se傲慢,目光如電,閃閃四射,漸覺不是良善有道之士,便存了一分心,未往自己家中延請,只把隨帶酒食分贈了一些。妖道也未回問,總算看在楊永執禮甚恭,說話兼和,一說要他隨帶酒食,立即分贈,並無吝啬,當時無事,便自別去。

  楊永隨向君山一漁人打聽,說道士來只兩月,隨行還有一個道童,似是女子,貌極美麗。平日除在山前望shui外,什人不理。這日忽來買魚,第一次給了十兩銀子,魚只拿走五條大的白鳝。可是下次再來拿,便一文不與,魚卻隨意自取。漁夫覺得當地魚蝦本賤,一船鮮魚蝦,也只賣得兩許銀子。又以道士詞se凶惡,第一次給錢時,漁人不敢要那麼多,剛說得一句“不用許多”,便吃厲聲喝罵了兩句,丟下銀子,取魚便走,覺他又奇怪又可怕。心想:“有這一次錢,便取一年的魚也值,何況不是天天來。”仍是笑臉奉承。道士始終不理,自揭魚簍,拿魚便走。第三次起,漁人漸看出道士取魚時好些怪chu。第一,所取的魚,總是五條白鳝魚。第二,魚簍甚多,外觀不知有無虛實,那五條白鳝魚無論放在何簍,一取必得,不用漁人指點,也不低頭查看,決無差錯。故意放向別chu,也是如此。內有一次,將魚分放五簍之中,道士只向一chu探取,出手仍是五條,直似會搬運法一般。最奇是那五條白鳝魚不特長短大小屢次如一,看去十分眼熟,並且到日只一舉網,准是五條在一起,與別的魚全不相混。日子一久,漁夫看熟之後,認下魚的暗記,下次打魚上來一看,果然又是道士取走之魚,一般無二。習以爲常,每次得這五條白鳝,總在未次收網時節,道士也必應時而至,永遠只隔半個時辰。漁人曾用種種方法試探,絕無分毫之差。別的魚,道士從來不要。

  那一帶居民漁戶本信神怪,道士又來得突然,心疑是神仙點化。這日道士又來取魚,漁人早預囑家人避開,等道士來時,迎前禮拜。方慾求告,道士忽厲聲喝罵道:“你已數次管我閑事,本當殺卻,念你豬狗一樣無知,姑且寬容。今對你說,魚錢我早給過,每次所取仍是那幾條,沒虧負你chu。我也許要取上一年,你自安本分還可無事,再如惹厭,休想活命。”漁人本就怕他,嚇得諾諾連聲。

  道士也別無異狀,只是每隔一日,必來取魚。起初漁人曾尾隨過,見他持魚去往後山,有時口中喃喃,自言自語,似是對魚說話,向魚喝問,也未見他放魚入shui。可是一到第三日黃昏收網之時,五條白鳝必定同時入網,怎麼也猜不透是何原故,漁人自受道士怒罵以後,不敢再作探詢之舉,一晃兩月,倒也相安。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青城十九俠》第95回 重返水村 同謀消浩劫 潛遊山寺 合力探妖蹤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96回 風雨深宵 漁人驚怪異 仙靈咫尺 水主示玄機”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青城十九俠》第96回 風雨深宵 漁人驚怪異 仙靈咫尺 水主示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