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夢的解析第四章 夢的改裝上一小節]于r先生卻是黑發黑胡的家夥,但當青春不再時,那黑發也會變灰,而黑胡子也一根根地由黑而紅棕而黃棕的,最後變成了灰
。r先生目前的胡
,也正是連我看了也傷心的這副蒼老顔
。在夢中,我仿佛見到r先生的臉,又見到叔叔的臉一般,就有如嘉爾頓的複合照相術——嘉爾頓擅長把幾張酷似的面孔重複地感光于同一底片上。由此看來,毫無疑問地我心中以爲r先生是個大呆子,就像我那叔叔一般。
至此,我仍爲自己這份解釋,看不出苗頭。我想其中一定還有某種動機,使我毫不保留地想揭發r先生。然而,事實上很明顯地,我叔叔是個犯人,但r先生可不是什麼犯人。喔!對了!他曾一次因爲騎自行車撞傷了一個學徒而被罰款。難道我也把這事算在心頭嗎?這種對比未免太荒謬了吧!這時,我又另外想起在幾天前,我與另一位同事n先生的對話。其實,談話內容亦不外乎升遷的事。我與n先生在街上邂逅,他也是被提名晉升教職,而且他也聽到我最近被推薦爲副教授的消息。他當場恭喜我,但我卻拒絕了他。我說:“你可不能再這樣揶揄我了,其實,你自己知道我只是受人提名而已,又有甚了不起。”于是,他稍帶勉強地回答:“你可不要這麼說,我是自己有問題,才升不上去的。你難道不知道那女人控告我的事嗎?我可以告訴你,那宗案子其實完全是一種卑鄙的勒索,而我只是因努力使那被告免于被判刑而招來麻煩,很可能這件事深深地印在部長的記憶中。而你呢?可完全清白的呀!”就這樣子,我又由夢的解釋與趨向中引出了一個罪犯人物,我的叔叔約瑟夫象征了我的兩位均被提名晉升教職的同事——一個是“大呆子”,一個是“罪犯”。現在,我也才明白了這夢之所以需要解釋的地方。果真教派的歧見確實是我朋友未能晉升的症結所在,那麼,我的晉升也是無望了。但如果我能找出這兩位同事之間,其他我所沒有的相同缺點,那麼我的晉升希望就不受影響。這就是我做夢的程序。夢使r先生成了大呆子,n先生成了罪犯,而我卻既非呆子,又非罪犯,于是我就大有希望問鼎晉升良機,而不必再擔心r先生告訴我的那壞消息。
走筆至此,總覺意猶未盡,對這份解釋的內容,也仍不太滿意,尤其是自己爲了晉升高職,竟在夢中如此委曲這兩位我素來敬仰的同事,更是內疚不已。還好,由于我自己深知由夢中所分析出的內容,並不是真正事實的道理,多少也可緩和一下對自己的不滿。事實上,我絕對不相信有人敢說r先生是個大呆子,我也決不相信n先生曾被牽涉在勒索事件內。當然,我也不相信伊瑪真的因爲奧圖給她打的那propyl針而病情轉劣。總之,如前所示地,夢所表現的總是一廂情願的實現,就願望達成的內容看來,我這第二個夢,似乎比第一個夢來得較不離譜,而且事實上,也可找出些蛛絲馬迹,勉強可以解釋這些可能是事實的毀謗,而發現這夢也確不是空穴來風呢。因爲,當時我的朋友r先生正受著他同系裏的某教授的反對,而我另一位朋友n先生,也曾私下坦白告訴過我,一些他的不可告人之事。然而,我仍慾重申我的看法,這個夢仍須再更深入地解析下去。
現在我想起來這夢還有一些剛才解夢時,未注意到的部分。當我在夢中發現r先生就是我叔叔時,我心中對他有種深厚的感情。但到底這份感情,事實上是對誰呢?當然,對我那約瑟夫叔叔,我可從無如此深厚的感情,而r先生雖是我長年之交的好友,但要是我當面對他道出我夢中對他所具有的那份深厚感情,無疑地,他一定會深感肉麻的。果真我這份感情是對他的話,就我理智的分析,純粹是糅合了他的才能、人格再摻雜入我對叔叔所産生的一種矛盾的感情的誇大,而這份誇大卻是朝著相反方向走的。現在,我終于有所發現,這份難以解釋的感情,並不屬于夢的隱意,或內含的念頭,而剛剛相反地,它卻是與夢的內容相反的,而在夢的分析過程中,巧妙地逃過了我的注意力,很可能地,這也許就是它的主要功能。我仍記得,當初我要作這夢的分析前,曾是如何地不情願,我一直地拖延時間,而一味地嗤之以鼻。如今,由我自己多年精神分析的經驗,我深知這種“拖延”、“嗤之以鼻”更表示出其中必有文章。事實上,這份感情對夢內容而言,並無任何關聯,但它至少代表了,我內心對這夢內容所産生的實在感受。如果小女不喜歡吃那蘋果,她常連嘗一口都不肯地,就說那蘋果苦得要死。如果我的病人采取如此行動,我也馬上可以惴忖到他必有所潛抑。同理,我的夢也是如此。我之所以遲遲不願意去解釋這夢,也不外是我對其中某些內容具有反感。而今,經過如此抽絲剝繭地探討,我才知道我所反對的是把至友r先生當作大呆子,而我在夢中對r先生那段不尋常的感情,其實並不是夢內容中真正的感情,而只是代表我內心對這釋夢工作不情願的強烈程度。如果當初,我的夢就在最先關頭,便被這份感情所困惑,而獲悉剛剛與現在相反的解釋時,那麼我夢中的那份感情便實現了它的目的。換句話說,在夢中,這感情是有目的的,希望能使我們對夢作了改裝。我夢中對r先生是惡意中傷的,而使我不會使相反的一面——一種的確是存在的溫厚友誼浮現到夢的意識來。
以上所發現的道理,是可以推廣到各方面均成立的。就像第三章 我們所提出的夢,有些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願望達成。而一旦願望之達成,有所“僞裝”或“難以認出”必表示夢者本身對此願望有所顧忌,而因此使這願望只得以另一種改裝的形式表達之。我將在實際的社交生活中,找出一些與此內心活動相類似的實例。在社交生活裏,我們不是有很多虛僞客套嗎?就兩個人在一起工作而言,如果其中一個具有某種特權,那麼另一位必定對他這份特權有所顧忌,于是他只好對他自己的內心想作的行爲有所改裝。換句話說,他就須戴上一副假面具。其實,每天我們待人所應用的禮節,說穿了也不過是這種虛僞。如果爲了讀者們,我要對我的夢作忠實的解釋的話,那我勢必要陷入這種自己撕破假面具的尴尬場面。甚至連詩人們也抱怨過這種虛僞的必要
,“對你所能知道最好的事,你都不可坦白告訴小孩們。”〔3〕政論作家也同樣地對那些執政者有所顧忌,而把許多令人不愉快的事實予以掩蓋。如果他敢坦率地道出,那麼政府無疑地必會予以製裁——口頭上已發表的,事後必被整肅警告,而出版于書面的,也必被禁印封鎖。因此作者們爲了檢查者的顧慮,他就不得不對其論調,作些……
夢的解析第四章 夢的改裝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