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何申>多彩的鄉村>第12章

《多彩的鄉村》第12章

何申作品

  進了臘月,天上不下雪,地下不起風,真是邪了門啦,暖暖和和像個三月小陽春。青遠縣城的街上,無論是做生意的,還是采買年貨的,都比往年要多上好幾倍。幾乎所有的商店都把貨擺到陽光普照的街上,與個人的攤點展開了競爭,這裏是賠本大甩賣,那邊是春節大奉送,男女老少嘶啞著嗓子或舉著喇叭,開兵見陣似的大喊。商品呢?吃的用的都跟小山似的堆著,仿佛賣主手裏有聚寶盆,想要多少有多少。最熱鬧的是河套邊的鞭炮市,有消息說縣城也要學城市禁止放炮,縣城的居民說過大年不放炮還有啥意思,多買點先放個過瘾,過這村沒這店啦。從四下鄉村來買東西的農民,則自豪地說還是鄉下好吧,我們從大年三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誰也不管。

  身爲縣委書記的趙guo民很難得的出現在街上。這日子口,除了開會,趙guo民幾乎無chu可呆。家裏、招待所、賓館、飯店,到哪都有人等著他。沒有辦法,他到街上來,就說視察節日前的市場吧,人山人海的,興許誰也找不見呢。趙guo民在人群中走,忽然覺得怪好笑,這可真是“大隱隱于朝,小隱隱于市”呀,好不容易曆盡艱難當了一任縣太爺,沒想到滋味兒也不好受,不得已還得鑽到市場裏躲一躲,也算是小隱一回吧。不隱不行,眼下這個季節,老百姓是忙活了一年,該盤算咋舒舒服服過個年,再謀劃一下來年的日子。

  和老百姓一樣,當幹部的這個時候也都有時間想想然後跑跑自己的前程。在鄉鎮工作的,都想著調縣裏來,或謀一個有權掙錢又多的官做,或過上比較舒適的城裏生活。縣直的幹部忙了一年,也想借著大大小小的政績再“進步”一下。這沒啥不對,人往高chu走,shui往低chu流嘛,要是都不想提拔,都稀啦晃噹沒有一點壓力混日子,那這個地方的事業就少了很大一gu子推動力。問題是僧多粥少,位子有限,想提拔的,還提拔不上來,一些占著坑不拉屎的,你還沒法讓他挪挪窩,一挪就鬧地震,屁大的縣城,qin戚連著qin戚,傷一個就傷一大片,你還蒙在鼓裏不知咋回事。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趙guo民每到臘月和正月,能不跟幹部個別談話就不談,反正一談就是個人的事,順便還都要有所表示,這表示早已不是給幾瓶酒兩條煙的事,現在是給信封,牛皮紙信封,裏面裝錢,人家明講,單位年終獎金,有您一份,您不要也沒法退,都下賬了,列招待費裏了。是要還是不要,可真叫趙guo民爲難,他也曾在萬般無奈之下,收過一兩回,人家走後看看信封裏,嚇他一跳,最少的也是一千元,他心裏說不犯事則已,犯了就是受賄罪呀,趕緊懸崖勒馬吧。他跟黃小鳳商量了,這縣委書記也幹有好幾年了,再在這幹下去,凶多吉少,還是見好就收能走快走吧。黃小鳳很同意,並催guo民抓緊辦。于是,趙guo民在多次與梁書記談話時,提出自己年齡大了,想調到市裏的想法。同時,他又托了一些老朋友,包括市委組織部的副部長,幫自己運作一下。自然,運作也是需要一些錢物的,好在眼下跑項目都沒有空手去的,偌大一個縣,好幾十萬人,縣委書記說給誰送點啥,還是不成問題的……

  街上的人和車實在是太多了,車堵住了就鳴笛,于是耳朵裏就全是喇叭聲。趙guo民心裏說交警跑哪去了。拐過一個路口,他又看見鞭炮市場人快擠成一個蛋了,他不由地出了一頭冷汗,暗道這要是炸了可是要出人命的。

  朝身旁瞅瞅,秘書沒在身邊,他想起是自己沒讓秘書跟著。忽然,他摸摸口袋,硬東西是手機,他就走到牆根給交警隊和工商局打電話。那邊接電話的看來都很忙,電話裏能聽見互相喊分東西快去拿的聲音,接電話的張嘴就喊:“太忙,沒空兒!”咔哒就把電話放下了。

  趙guo民火冒三丈,打電話給縣委辦,張嘴就說:“我是趙guo民。”

  那邊說:“有啥事快說,我不管你是啥民。”

  趙guo民差點罵娘,他一字一句地說:“我是縣委書記趙guo民!”

  對方聽明白了:“是,是趙書記呀,我這來上訪的了,實在對不起,您有啥指示?”

  趙guo民知道他們不敢撒謊,這時候接待上訪可是夠撓頭的,怪不得他們著急。趙guo民說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去市裏省裏特別是北京,務必要消化了。然後,又讓他們通知交警隊和工商局。

  手機還沒關,蘇海feng和幾個老同志把趙guo民給圍上了。蘇海feng他們手裏都拿著門球棍子,一個個臉曬得通紅,運動員似的。蘇海feng已經退了,但仍愛摻和事,經常組織老幹部下去搞調研,回來就找趙guo民要錢,給下面辦事。按說應該支持,可縣財政日子不好過,連工資都不能按時發,再額外用錢,趙guo民是有那心沒那力,所以,現在趙guo民一見蘇海feng就頭疼。

  蘇海feng說:“趙書記你可真難找呀,一個人跑這自在來啦。”

  趙guo民說:“看看節日市場,您不是常說得多搞調研嘛,嘿嘿。”

  蘇海feng指著一旁的老同志說:“市場形勢大好,不調研也壞不了。你得多去點困難多的地方。他們的醫療費到現在還沒落實,你給發個話,讓財政給解決了吧。”

  趙guo民瞅瞅這些老同志,心裏也怪不好受的。人家都是建guo前就參加革命,在這小縣裏一幹就是一輩子,論職務最多是個局長(科級),退下來給個副縣級待遇,偏偏又趕上財政緊張,該有的那點待遇也落實不到位,他想想說:“倒是研究過了,財政上要拿點錢,回頭我再跟他們說說。”

  蘇海feng說:“有你這話,他們的心也就踏實了。”

  其他的老同志也都說讓你費心啦這一類客氣話。

  趙guo民心裏熱乎乎的,覺得人家挺給自己面子的,要是粗脖子紅臉給你幾句,你不是也得幹聽著嘛。于是,他又表態式的說大家放心,我一定抓緊落實。老幹部們愈發高興,邀請他哪天有空去看看門球賽,趙guo民點頭答應。

  衆人拎著球棍子往前走,蘇海feng突然轉身回來,小聲地問趙guo民:“guo民,聽說你想離開這?有這事嗎?”

  趙guo民一愣,反問道:“您聽著啥啦?”

  蘇海feng說:“瞧瞧,是我問你,你倒反問起我來。你沒把我放在眼裏呀,看我不行啦。可別忘了當初,是誰推薦的你。”

  趙guo民臉上發燒。他心裏明白,當初,原縣委書記調走之後,本來輪不到趙guo民頭上,趙guo民那時當上副書記了,可上面還有縣長呢。但縣長年輕,又是上面派來的某省領導的秘書,挺新chao的,又愛跳舞又愛打麻將,縣裏的本地幹部就有點想法,不大願意讓他當一把手。蘇海feng那時正走背字,沒提拔上去,又趕上五十六一刀切,把他切到顧問那個位子上了,這一來倒好了,他無所求了,也就不……

多彩的鄉村第12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2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