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雄負責對馬立本凶殺一案的偵查工作。
幾天來,他們在馬立本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認真調查,走訪他的同鄉、熟人、同事、屬、朋友等有關知情人,幾乎跑遍了古船縣的山山
。根據走訪所獲的大量人證和罪犯的身高
重等特征,經過一番梳理,已初步確定嫌疑人爲原縣種子公司經理陳赤民。
陳赤民與馬立本結怨,不爲別的,只因他曾倒賣出售假谷種而受到了撤銷職務、開除籍、開除公職等嚴重
分。于是,他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並多次揚言,一定要對給過他嚴厲懲
的馬立本一點顔
瞧瞧。
陳赤民今年五十出頭,比馬立本小不了多少。他身高1.7左右,重140多斤,血型也爲o型,與罪犯特征甚爲吻合。並且,他老家就是本縣農村,最喜歡穿他老母
手工做的布鞋了,說是穿布鞋養腳,無氣味。
陳赤民現仍居縣城。開除公職後,先到深圳一個朋友那兒去幫忙,賺了一筆錢。然後回到古船縣城,注冊開辦了一家私人小公司。他做的生意種類多而雜,除了拐賣人口與賣婬販毒外,只要能賺錢,什麼生意都做。這些年,由于他鑽了不少政策的空子,又懂經營,賺了不少的錢。
目前要做的事主要有兩件:一、弄清陳赤民出售假谷種事件及他受到懲的事實真相,分析其是否構成陳赤民如此凶殘報複馬立本的條件;二、查清“11·26凶殺案”前後陳赤民的動向及活動範圍,看其是否具備作案的時間因素。
假谷種事件雖然發生在80年代中期,距今已十多年了,但由于此事在當時産生的影響非常之大,不少人仍記憶猶新。
當年,栽種假谷種的稻田,谷穗大多沒有灌漿,都是空空的癟殼。農民們憤怒了,他們紛紛湧向縣種子公司,砸毀了門市部的桌椅、櫃臺、門窗等物什,並繼續大鬧著不肯離去。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馬立本聞訊,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勸慰工作,直至作了給予一定賠償的許諾後,事態才得以平息。
事件發生後,陳赤民深感難辭其咎。他于一天晚上帶了禮品,偷偷地溜到了馬立本家。一見到他,馬立本不禁兩眼噴火,大聲吼道:“我信任你重用你,你卻幹了這樣的蠢事,還有臉來見我啊?”
陳赤民嗫嚅著說:“馬縣長,是我的不對……我以後一定改……我只希望上級領導這回放我一馬,減輕罰,給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你還想立功贖罪呀?沒抓你進監獄就是好的了,回家等著分吧!”
“馬縣長,只要不開除公職,給我什麼樣的分都行……”陳赤民哀哀地懇求道,突然雙膝跪在他的面前,“馬縣長,我就求求您了……”
馬立本非但沒有同情理睬,反而將他搡到門外,又將禮品一把塞入他的懷中,然後使勁一推。
陳赤民猝不及防,一個踉跄,就往樓梯下滾去……這一跤著實摔得不輕,不僅扭傷了右腳,還弄得個鼻青臉腫。回到家中,屈辱、打擊、悔恨、痛苦、仇恨等多重感情交織在一起,陳赤民一下子就病倒了,躺在上不吃不喝、昏昏沈沈地睡了三天三夜。
由此可見,陳赤民具備謀殺馬立本的充分動機。
而對他在11月26日前一段時間的調查卻又似乎推翻了其作案的可能。趙平雄了解到,10天之前,他已離開古船到江西、江蘇一帶出差出去了。
也許,正是這看似並不可能的因素後面潛藏著作案的最佳條件,就跟趙強一樣,表面虛晃一槍,其實卻躲在附近伺機行動。
兩天後,趙平雄得知陳赤民已從外地返回,正當他考慮怎樣著手接觸了解的時候,沒想到陳赤民竟主動找到專案小組,反映他個人的有關情況。
“我知道馬立本被殺後,心中湧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已成爲公安部門懷疑的頭號嫌疑對象。”一見面,陳赤民就談起了案子的事情,並掏出幾張收據遞給趙平雄,“只有這些住宿憑據,才能給我一個清白。如果你們不信的話,可按單據上的地址去進行查訪。”
爲了弄清事實真相,唯有派員前往江西、江蘇等地,按照住宿單上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幾天後,調查小組返回,陳赤民的行動得到了證實,在11月26日前後的幾天時間裏,他確曾在單據上所列的那幾家賓館投宿。
不存在作案的時間因素,陳赤民的犯罪嫌疑可基本排除。
正值“山重複疑無路”之際,突然傳來趙強化名曾凡兵在西安嫖娼被當場抓獲的消息。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章 尋訪知情人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1章 柳暗花明”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