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o九年底。格魯克·尼可拉斯·範·尼森與康絲坦彩·莫劄特結爲夫婦,移居哥本哈根。
就在同年七月,拿破侖下令逮捕長期與他對立的梵蒂岡教皇庇護七世,將他軟禁于楓丹白露。直到一八一四年一月才釋放出來。
一八一○年四月二日。拿破侖·波拿巴與瑪麗·路易絲在維也納舉行成婚大典。但拿破侖並末自出席,引起維也納市民的不安及反感。
一八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貝多芬發表了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第五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由約翰·史坦納擔任鋼琴獨奏,在萊比錫得基凡劇院演出,結果非常成功。
同樣的曲目,次年二月十五日在維也納的肯特納城門劇院演出。由徹爾尼擔任演奏,但卻末獲好評。
約翰·艾曼紐·席卡奈達雖然離開救濟院,卻末獲准回到維也納河畔劇院。他嘗試在約瑟夫城建立新的劇院。但是功敗垂成。一八一二年,他因壯志未酬,發狂而死。享年六十一歲。
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貝多芬在瑞多登廳舉行的慈善音樂會中,發表他以歌德的詩譜成的合唱曲《平靜的海與豐富的旅程》。女高音賽蓮·菲理斯也參與這場盛會。然而,貝多芬終其一生,始終沒有機會看到真正的海。
一八二○年,相關人士決定將約瑟夫·海頓移葬至艾森史塔特的貝爾格教會,在把他的遺骸從芬多詩多瑪公墓挖起時,發現他的頭蓋骨早已消失不見。
後來發現。艾斯特哈基伯爵家的書記羅森包姆,和典獄長彼得兩人,一直以避免遭人冒渎之名,保管著海頓的頭蓋骨。
該頭蓋骨一八九五年經維也納樂友協會博物館收藏,一九五四年歸葬于貝爾格教會,回歸遺骸本。
一八二三午。安東尼奧·薩利耶裏精神耗損日深,一度自殺未遂。被關入救濟院。據說他在院中口坦承自己殺了莫劄特,成爲傳遍全維也納的流言。
當時貝多芬幾乎與所有人談話都要靠筆談。在他的談話筆記本中,可以看到他會和許多訪客談起這伴事。
“薩利耶裏意圖切喉自盡,但並末成功。——兒童與愚味者不打狂語。薩利耶裏的良心告白絕對是真的。我願意賭一百比一。
——莫劄特的死狀就是薩利耶裏告白的最佳證據。”
一八二三年三月j·席克
“薩利耶裏的身狀況每下愈況。他真的瘋了,他不停的說莫劄特是他毒死的,他必須負全貢。他這洋說是在忏悔,所以事情應該不假。看來凡事都有報應。也是真實不僞的。”
一八二四年一月安東·辛德勒
“現在外面都在說,莫劄特是薩利耶裏殺死的。”
一八二五年三月卡爾·範·貝多芬
一八二五年五月七日,薩利耶裏在衆人的非難與同情中謝世,同月十日,葬于瑪斯來思多夫。享年七十四歲。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肯特納城門劇院首演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貝多芬指定在第三樂章中要以降e的法號來吹奏b大調。給法
號出了個大難題,不過。這時葛羅皙斯基是否在樂團中。後人不得而知。有關文獻均無法找到任何有關他的記載。
一八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尼森在哥本哈根急病而死,享年六十五歲。
一八二七年,就在春風亂舞的三月二十六日,貝多芬蒙主寵召,結束了他的一生。一直低估自己年齡的貝多芬。死亡時不知道自己的歲數。不過根據紀錄,他的年齡應該是五十六歲又三個月。
死後第二天,他的遺被解剖。頭蓋骨亦被割下。葬禮于二十九日,在亞瑟街的聖三一教堂中舉行。因爲維也納前來悼念的群衆滿坑滿谷,使安放他靈柩的四頭馬車。和尾隨其後的兩百輛馬車動彈不得。
貝多芬的遺被安葬于華林區公墓,不久便出現了想要偷他頭蓋骨的盜賊。
四月四曰,貝多芬的經紀人安東·辛德勒,寫信給倫敦的鋼琴家伊格納·範·莫希勒斯,他說。
“有一件事我必須通知您。貝多芬先生埋骨所在的華林區掘墓人昨天來到我家,說有人寫信給他,表示如果能將貝多芬的頭蓋骨藏放到某個地方,願意提供一幹奧幣爲報酬。他還把信拿給我看。警方得知此事,已展開調查。”
在貝多芬的葬禮上,舒伯特手持裝飾著白花與黑緞帶的火炬,跟在送葬隊伍的後面。翌年十二月十九日,他自己也死于貧困中。享年三十一歲。
他的遺,遵照他的遺言,葬在華林區公墓內的貝多芬墓旁。一八六三年十月和一八八八年六月,經過挖掘凋查。兩人的遺骨被改葬于中央公墓舒伯特謝世的一八二八年。康絲坦彩在萊比錫。將尼森寫的《莫劄特傳》付桎,但全書對莫劄特的暗殺及共濟會的事只字未提。
不過。該書卷尾以附錄的形式收錄了《莫劄特的搖籃曲》,使該曲流傳于世。莫劄特舊全集收錄了這首曲子、編號爲k350。多年以後。歌曲研究家馬克斯·佛理運特在漢堡圖書館中找到足夠的證據。證實該曲爲b·菲理斯所作。現已確定爲僞作。
一八四二年三月六日。康絲坦彩·尼森以七十九歲高齡。死于故鄉薩爾茲堡生前。她對前夫之子莫劄特二世抱持著極大的希望。小莫劄特雖然也很有音樂天分。但他的人主離世俗所i胃的成功相差甚遠。一八四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小莫劄特在捷克的卡爾斯巴德孤獨而死,享年五十三歲。
賽蓮·菲理斯後來嫁給銀行家哈曼·布蘭茲哈吉。遠渡美。一八五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在子孫環繞下死于波士頓,享年六十一歲。
被譽爲維也納首屈一指的鋼琴家卡爾·徹爾尼。
不但演奏受到歡迎,在作曲方面表現也很傑出,聲望淩駕舒伯特之上。早逝的天才舒伯特與音樂上的對手徹爾尼在刨作上的關聯,只能從徹爾尼有四首作品的靈感來自舒伯特的歌曲。窺見一斑。
徹爾尼在鋼琴教育上亦頗負盛名,李斯特、塔貝爾克等名家都出自他的門下。一八五七年六月十五日。他以六十六歲之齡去世,留給後世一幹多首作品,其中包括多本鋼琴教材。
一八九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解剖學者約瑟夫。希爾多魯將號稱莫劄特頭益骨的頭骨送給薩爾茲堡,一九○二年三月十一日。存放于莫劄特紀念館中。
然而,事後經齒模鑒定,證實該頭蓋骨爲赝品。一九五七年g·薩爾薩。一九六二年卡爾·貝爾,也分別提出證明,證實那不是莫劄特的頭蓋骨。
一八三○年,亞曆山大。薩爾蓋維其。普希金以暗殺爲主,寫下歌劇《莫劄特與薩利耶裏》,並于兩年後在莫斯科
家劇院上演。
之後,尼可拉·林斯基·考爾薩克夫于一八九七年將它改寫爲二幕歌劇。並于翌年在索羅多維尼考夫劇院首演。經此,莫劄特遭毒害之說幾乎已成定淪,廣泛流傳于大街小巷。
一八六一年,蓋奧克·佛利得利西。道瑪提出莫劄特是被共濟會死的論調。一九二八年。瑪提爾第·魯登多夫進一步提倡這個說法。後來納粹便利用這個說法,攻擊以猶太人爲中心的共濟會組織。
《莫紮特不唱搖籃曲》全本在線閱讀完畢..
如果喜歡本書或本作者,您可以:
▷ 下載莫紮特不唱搖籃曲TXT全本
▷ 浏覽長篇偵探小說其他書籍